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渔父》作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渔父》作者

《渔父》作者

《渔父》作者的争论,主要在是否为屈原所作两方面。而引起争论的原因有四个:一、来自王逸《楚辞章句》。既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又云:“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否定者认为王逸是矛盾的,最后一句是说楚人因想念屈原就记录屈原与渔父问答的传说,将“辞”解为问答之词(陆侃如《屈原评传》);而肯定者则认为王逸之说并不矛盾,训“辞”为屈原创作的《渔父》篇,是讲楚人因想念屈原,就广泛传诵《渔父》之辞(汤漳平等《楚辞论析》)。二、来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因《史记》屈原本传收入了《渔父》篇,否定者提出:“《史记》抄《渔父》与抄淮南王《离骚传》同例,而与载《怀沙》异例,显然司马迁未认为屈原自己作的”(陆侃如《屈原评传》);而肯定者认为,司马迁审定史料时一定认为这是实录,认为这是屈原自己的记录(陈子展《楚辞直解》)。三、来自渔父形象的真实性问题。姜亮夫认为是确有其事,确有其人,渔父所咏之歌也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从而论定为屈原实录(《屈原与楚辞》);而胡念贻取洪迈、洪兴祖“假托”说,认为假托渔父与屈原的问答,表现屈原不肯同流合污的顽强精神,并定为和屈原同时或稍后的人所作(《楚辞选注及考证》)。值得注意的是,持“假托”说者,也有认为是屈原所作,如毛庆认为,渔父和屈原不过是同一屈原心理矛盾的外化。在那个社会里,这两种处世态度都是正确的,屈原只是形象化地表明自己接受不了这样一种处世观(《屈骚艺术新研》)。四、《渔父》作者的争鸣还源于作品有“屈原既放”这第三人称口吻;是一种问答体的散文诗,与其它楚辞作品不同。否定者认为这是非屈作的力证(游国恩《楚辞概论》、陆侃如《屈原与宋玉》);而肯定者认为,作者在自己作品中以他人语气称呼自己,是当时创作的风尚,如宋玉、庄子、公孙龙都在作品中直呼其名,并说一个伟大作家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而以问答体为主的散体韵文在屈宋时代颇为盛行(陈子展《楚辞直解》)。

☚ 《惜誓》作者   楚骚美学 ☛
000041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