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殷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殷武》奋伐荆楚②。大军奋勇攻荆楚。 罙入其阻③,深入敌境克险阻, 裒荆之旅④。荆楚全军尽俘虏。 有截其所⑤,神威所到齐平服, 汤孙之绪⑥。汤王武功子孙续。 维女荆楚⑦,你们荆楚一小邦, 居国南乡⑧。偏居中国在南方。 昔有成汤⑨,昔我远祖商汤王, 自彼氐羌⑩,即使边远的氐羌, 莫敢不来享(11),无人敢不献宝藏, 莫敢不来王(12),无人敢不朝殿堂, 曰商是常(13)。都说情愿服从商。 天命多辟(14),天子大封诸侯国, 设都于禹之绩(15)。各建国都在禹域。 岁事来辟(16),年年来朝礼不缺, 勿予祸適(17),不予罪责君臣悦, 稼穑匪解(18)。农田务须勤耕作 天命降监(19),天子派员察民情, 下民有严(20)。民奉王威须恭敬。 不僭不滥(21),不敢妄为守法令, 不敢怠遑(22)。不敢怠惰废光阴。 命于下国,王命下降万国遵, 封建厥福(23)。各守封疆受福荫。 商邑翼翼(24),商都整齐又繁盛, 四方之极(25)。它是万国好标准。 赫赫厥声(26),声名赫赫天下闻, 濯濯厥灵(27)。光华灿灿有威灵。 寿考且宁,享年长久又康宁, 以保我后生(28)。后代子孙获庇荫。 陟彼景山(29),登上高高景山巅, 松柏丸丸(30)。山上松柏挺又圆。 是断是迁(31),锯断树木又搬迁, 方斫是虔(32),砍削成材宜营建, 松桷有梴(33),根根修长松木椽, 旅楹有闲(34),无数大柱粗又坚, 寝成孔安(35)。寝殿筑成享万年。 [注释] ①挞:行动迅疾的样子。殷武:殷商的武力。②荆楚:楚国。《说文》:“荆,楚木也。”《左传·孔疏》:“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犹“殷商”可分言,可亦合言(俞樾《释殷商》)。③罙:“深”的本字。段玉裁认为应作“粲”,意谓“大道”(《诗经小学》),那么此句应解释为“由大道进入险阻”,亦可通。阻:险要之道,关隘。④裒(pou):俘获。旅:众,军队⑤有截:整齐划一,一齐平服的意思。其所:指楚地。⑥绪:王业的统绪。⑦女:汝。⑧国:中国。古代称中原曰中国,是华夏民族的中心地带⑨成汤:商汤王,殷商开国君主。⑩氐羌:氐族和羌族;古代边疆部族,分布在今甘肃、青海等地。(11)享:奉献。(12)来王:前来朝见。(13)常:通“尚”,服从。(14)天命:天子旨意。多辞:诸侯。(15)禹之绩:绩是“迹”的假借字。禹之迹意为大禹治水所经过的九州,亦即“禹域”,泛指中国大地。(16)事:从事,谨守。来辟:来朝。(17)祸適:惩罚。(18)稼穑:农业生产。解:通“懈”。(19)监:考察;监督。(20)严:畏敬。(21)僭:越分,无礼。滥:过差。(22)怠:懒惰。遑:闲暇,不做事。(23)封建:分封立国。厥:其。或作语助词解,亦通。(24)翼翼:整齐繁盛的样子。(25)极:榜样。(26)赫赫:显著的样子。(27)濯濯:光明。灵:神灵,指祖宗神灵佑护。(28)后生:后代子孙。(29)景山:商朝故都西亳(今河南偃师)附近有景山,春秋宋国都城北亳(今河南商丘)附近也有景山。究指何处的景山,亦系古今文学者争论的焦点之 一。又景有“大”义,故亦有人释景山为大山。(30)丸丸:光滑挺直的样子。(31)断:砍伐。迁:运输。(32)斫:斫削。虔:“榩”的假借字。将木材斫削成美质的意思(据陈乔枞《毛诗郑笺改字说》)。(33)桷:方形椽子。梴(chan):木材长长的样子。(34)旅楹:许多柱子。旅,众;楹,柱。有闲:“闲闲 ,大的样子。(35)寝:寝庙。意为祖先灵寝之地 [赏析] 这首颂诗的创作时代和称颂对象,历来解释极为分歧。《诗序》说是祭祀商高宗武丁的颂歌,则此诗当作于公元前十三世纪左右,应是《诗经》中最早的诗篇之一;但今文学派根据三家诗的解释,说是春秋时宋襄公伐楚时赞美其父宋桓公的乐歌;宋是商王朝的后裔,故列于《商颂》。据后说,此诗当作于前六世纪。两派学者各有理由,互相驳难,至今难以定论;但不论哪一说,诗意都是称颂先王的武功,而且都 一直追叙到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从歌颂的对象讲,如果是对商朝的中兴之主武丁,还不算夸大其词;如系对宋桓公,则历史上没有征伐楚国得胜的记载,这种称颂就是虚美。但古代宗庙的颂诗,夸大祖先功德,经不起与史实对照的,也是常事。 诗的第一章宣扬伐楚的武功;第二章是对楚人的告诫;第三、四两章铺叙天子分封诸侯和臣民在其治理下的秩序;第五章夸国都的繁荣昌盛;第六章以建立宗庙祭祀作结。朱熹曾指出结尾一章的内容和《鲁颂·閟宫》相似(《诗集传》),而微露诧异之色。其实,这类宗庙祭祀乐诗虽不一定相互摹仿乃至抄袭,但内容、情调和格式大致相同,如同一规格,彼此相似是不足为怪的。比起汉魏以降的郊庙乐歌来,究竟生动得多。 《殷武》捷彼殷武,(一) 勇武的殷王队伍, 奋伐荆楚。(二) 奋威讨伐荆楚。 罙入其阻,(三) 深入冲破那险阻, 裒荆之旅。(四) 掳得很多荆人作俘虏。 有截其所,(五) 王师到处多服贴, 汤孙之绪。成就汤孙的功业。 维女荆楚,吓!你这个荆楚, 居国南乡。(六) 在我国家南方。 昔有成汤,从前成汤时光, 自彼氐羌,(七) 自那边的氐羌, 莫敢不来享,没谁敢不来进贡, 莫敢不来王,没谁敢不来朝王, 曰商是常。(八) 称道殷商是君长。 天命多辟,(九) 上天命令众诸侯, 设都于禹之绩。(十) 建都在禹王开辟的地方。 岁事来辟,(十一) 岁时记着来朝拜, 勿予祸適,(十二) 我不把你们来责备, 稼穑匪解。(十三) 农事更不要懈怠。 天命降监,(十四) 上天时常向下望, 下民有严。(十五) 下面人民多端庄。 不僭不滥,(十六) 不过分、不嚣张, 不敢怠遑。(十七) 不敢怠惰和废荒。 命于下国,(十八) 教令颁布到下面的国家, 封建厥福。(十九) 把大大的福气来降下。 商邑翼翼,(二十) 商朝京都堂皇, 四方之极。在四方的中央。 赫赫厥声,(二十一) 赫赫的那声名, 濯濯厥灵。明明的象神灵。 寿考且宁,商王长寿又安宁, 以保我后生。(二十二) 保佑我们这些后生。 陟彼景山,登临那边的景山, 松柏丸丸。(二十三) 松树柏树直而滑。 是断是迁,(二十四) 伐了它、搬了它, 方斵是虔。(二十五) 砍了它、截了它。 松桷有梃,(二十六) 松木的桷儿长又长, 旅楹有闲,(二十七) 楣呀、楹呀大又大, 寝成孔安。(二十八) 寝庙筑成多安宁。 注 释 (一)毛亨:“挞,疾意也。” 马瑞辰:“按挞,盖勇武之貌。《尔雅·释言》:‘疾,壮也。’《广雅·释诂》:‘壮,健也。’疾与壮健义近。《传》训疾者,亦壮武之意。” 朱熹:“殷武,殷王之武也。” (二)赵悳《诗辨说》:“愚按《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至重黎,为高辛火正,谓之祝融,其后有陆终,生六子,其长曰昆吾。……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今考殷之所伐荆楚,即昆吾是也。前诗言韦顾既伐,昆吾夏桀,盖可证矣。” (三)马瑞辰:“按《毛诗》作罙者,既《说文》䍘之渻。《传》、《笺》义虽异而字则同。䍘与弥通。《广雅·释诂》:‘弥,深也。’此正与毛《传》训罙为深同义。” (四)郑玄:“俘虏其士众。” 陈奂:“裒即捊字。……旅,众也。” 马瑞辰:“而读捊为俘,则以《笺》为允。” (五)何楷:“曹氏云:王师所在,截然无敢犯之者。……汤孙,朱子云:谓高宗。……言此非好大喜功,乃为汤孙者事业当然。必如此而后无媿于为汤之孙也。” (六)毛亨:“乡,所也。” 郑玄:“氐、羌,夷狄国在西方者也。享,献也。世见曰王。维女楚国,近在荆州之域,居中国之南方,而背叛乎?成汤之时,乃氐、羌远夷之国,来献来见,曰商王是吾常长也。” (七)陈奂《毛诗后笺》:“羌在古雍州西北,氐在雍州西南。”启华按:“羌在今甘肃省东北,氐在今陕西省西南。” (八)马瑞辰:“常、长,声相近。《广雅·释诂》:‘长,常也。’此诗是常,犹云是长耳。” (九)毛亨:“辟,君。” (十)马瑞辰:“按《说文》:迹,步处也。或作蹟。古经传多假蹟为績。……此诗又假绩为迹。九州皆经禹治,因称禹迹。……正谓设都于禹所治之地。” (十一)郑玄:“来辟,犹来王也。……以岁时来朝觐于我殷王者。” (十二)王引之:“予,犹施也。祸读为过。《广雅》:‘谪、过,责也。’谪与适通。勿予过谪,言不施谴责也。” (十三)郑玄:“勑以劝民稼穑,非可解倦。” (十四)郑玄:“降,下。” 朱熹:“监,视也。” (十五)陈奂:“严读为俨。《尔雅》:‘俨,敬也。’《荀子·儒效篇》:‘严严乎其能敬己也。’杨倞注:严或作俨。” (十六)马瑞辰:“按《说文》:僭,儗也。僭之本义为以下儗上,引伸之为过差。滥者,之假借。《说文》:‘,过差也。’……此承上文下民有严,谓民之畏法,故不敢僭滥,非谓上之刑赏也。” (十七)朱熹:“遑,暇。” (十八)马瑞辰:“按命,谓教令也。谓施其教令于下国也。” (十九)郑玄:“大立其福。” (二十)陈奂:“《传》谓商邑,犹周之京师。……李贤《后汉书》注,引《韩》诗文云:翼翼然盛也。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翼翼,亦盛大之义。极,中。中,土中也。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言成汤都亳,宅四方之中,以箸声灵之盛大也。” (二十一)孔颖达:“赫赫乎显盛者,其出政教之美声也。濯濯乎光明者,其见尊敬如神灵也。故商王得寿考且又安宁。” (二十二)朱熹:“我后生,谓后嗣子孙也。” (二十三)毛亨:“丸丸,易直也。” 马瑞辰:“段玉裁曰:易直,谓滑易而调直。” (二十四)陈奂:“迁训徙。是断是迁,言断景山松柏,迁徙以供材用。” (二十五)马瑞辰:“斵与虔二字平列。方,犹是也。或言方,或言是,互文以见参错。虔当读如虔刘之虔。《方言》:‘虔,杀也。’《广雅》虔、伐、刈并训杀。是虔,犹伐也、刈也。……是断是迁,是斩伐木于在山之时。方斵是虔,是削伐木于作室之际。” (二十六)毛亨:“梴,长貌。” 孔颖达:“以松为屋之榱桷,有梴然而长。” (二十七)俞樾:“旅当读为相。《说文·木部》:‘梠,楣也。’楣与楹相接,故与梠楹并言。松桷有梴,梠楹有闲。桷言松,而梠、楹不言其木者,盖即蒙松字为文。桷也、梠也、楹也,皆以松为之也。……《皇矣》篇:以按徂旅。《孟子·梁惠王》篇作以遏徂莒。旅之为梠,犹旅之为莒也。《释名·释宫室》曰:梠,旅也。是相、旅声近义通矣。” (二十八)毛亨:“寝,路寝也。” 陈奂:“孔,甚也。言路寝既成而甚安也。” 注 音 挞ta沓 罙shen深 裒pou掊 截jie结 女ru汝 氐di抵 辟bi璧 適di嫡 斵zhuo斫 虔qian乾 桷jue觉 梴chan搀 《殷武》《殷武》
《诗经·商颂》篇名。《毛诗序》说:“《殷武》,祀高宗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小序》谓‘祀高宗’。按鬼方在荆州之地,即今贵州。《易》称‘高宗伐鬼方’,固自无疑。此盖后世特为高宗立不迁之庙,袝而祭之之诗也。”方玉润《诗经原始》:“然则此固高宗百世不迁之庙耳。庙既落成,故袝其主而祭之,与《玄鸟》又异也。”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殷武》,殷人立庙以祀高宗之乐歌。《序》言祀不言庙。”高亨《诗经今注》:“这是宋君祭祀宋武公的乐歌。宋为殷后,故称殷武。宋武公立于周宣王六年,在春秋前。正考父辅佐过宋武公。”陈说,是。此诗末章写实自然,生动形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