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段太尉逸事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2),王子晞为尚书(3),领行营节度使(4),寓军邠州(5),纵士卒无赖(6)。邠人偷嗜暴恶者(7),率以货窜名军伍中(8) ,则肆志,吏不得问(9)。日群行丐取于市(10),不嗛(11),辄奋击折人手足(1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13),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14),戚不敢言(15)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16),愿计事(17)。至则曰: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18),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19),且大乱,若何?”孝德曰: “愿奉教(20)。”太尉曰: “某为泾州,甚适(21),少事;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22),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23),能为公已乱(24),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 “幸甚(25)! ”如太尉请(26)

既署一月(27),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28),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29),皆断头注槊上(30),植市门外(31)。晞一营大譟(32),尽甲(33),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将奈何? ” 太尉曰: “无伤也(34),请辞于军(35)。”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36),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37),曰: “杀一老卒(38),何甲也(39)?吾戴吾头来矣(40)。”甲者愕。因谕曰(41): “尚书固负若属耶(42)?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43)?为白尚书(44),出听我言(45)。”晞出见太尉,太尉曰: “副元帅勋塞天地(46),当务始终(47)。今尚书恣卒为暴(48),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49)?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50)?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 尚书依副元帅(51),不戢士(52)。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53)?”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54),恩甚大,愿奉军以从(55)。”顾叱左右曰: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56),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57),请假设草具(58)。”既食,曰: “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59)。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60)。旦,俱至孝德所(61),谢不能(62),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63),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64),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65),自占数十顷,给与农(66),曰: “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 “我知入数而已(67),不知旱也。”督责益急(68)。且饥死(69) ,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70)。辞甚巽(71),使人求谕谌(72) 。谌盛怒,召农者曰: “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 ”取判铺背上(73),以大杖击二十,垂死(74),舆来庭中(75)。太尉大泣曰: “乃我困汝(76)!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77),手注善药(78),旦夕自哺农者(79) ,然后食。取骑马卖(80),市谷代偿(81),使勿知(82)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83),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 泾州野如赭(84),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85),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86),汝又取不耻(87)。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88),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89),汝将何以视天地(90)? 尚不愧奴隶耶(91)?”谌虽暴抗(92),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 “吾终不可以见段公! ”一夕,自恨死(93)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94),戒其族(95): “过岐(96),朱泚幸致货币(97),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98)。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99)。至都(100),太尉怒曰: “果不用吾言! ”晤谢曰: “处贱(101),无以拒也。”太尉曰: “然终不以在吾第 (102)。”以如司农治事堂(103),栖之梁木上(104)。泚反(105),太尉终(106)。吏以告泚(107),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108)

太尉逸事如右(109)。元和九年月日(110),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111)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112),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113)。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114),过真定(115),北上马岭(116),历亭鄣堡戍(117) ,窃好问老校退卒(118),能言其事: 太尉为人姁姁(119),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120),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121),必达其志(122),决非偶然者(123)。会州刺史崔公来(124),言信行直(125),备得太尉遗事(126),复校无疑(127)。或恐尚逸坠(128),未集太史氏(129),敢以状私于执事(130)。谨状(131)

〔注释〕(1)太尉: 官职名,是段秀实死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追赠给他的。泾州: 地名,唐代属关内道,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一带。刺史:州郡地方长官。代宗广德二年(764),段秀实出任泾州刺史。(2)汾阳王: 郭子仪的封爵。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肃宗上元三年(762),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广德二年,又任关内副元帅兼河东副元帅及河中节度使,出镇河中(即河中府,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一带)。蒲: 蒲州。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当时为河中府府治。(3)王子晞(xi): 汾阳王子郭晞。子仪第三子。善骑射,随父征战有功。《通鉴考异》: “据《实录》,时晞官为左常侍,宗元云尚书,误也。” (4)领: 代理。行营:出征时的军营,也指军事长官的办公处,这里就指郭子仪的行营。行营节度使: 郭子仪行营的统领。当时郭子仪自行营入朝,所以让他的儿子代理军务。(5)寓军: 在本辖区之外驻军。邠(bin)州: 唐时属关内道。在今陕西省邠县。广德二年,吐蕃进逼邠州,郭子仪命郭晞率军万人前往救援。(6)无赖: 这里指横暴不守法纪。(7)偷嗜暴恶者: 懒惰、贪婪、凶残、邪恶的人们。(8)率: 大都。以货: 凭借财物(行贿)。窜名军伍中: 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窜: 厕列,掺入。军伍: 军队。(9)肆志: 任意胡为。不得问: 不能干涉。(10)丐取于市:在市场上勒索。丐: 索求。(11)嗛(qie): 通“慊” ,心满意足。(12)辄: 便,就。(13)椎(chui): 通“槌” ,这里用作动词,打碎的意思。釜(fu): 锅。鬲(li): 鼎形烹饪器。盎: 腹大口小的容器。盈:满。(14)白孝德: 安西(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人,李光弼部将。广德二年为邠宁(宁州,在今甘肃省宁县)节度使,后封昌化郡王。以王故: 因汾阳王的缘故。当时白孝德归郭子仪节制,因而有所顾忌。(15)戚: 忧虑。(16)州: 指泾州。状: 下级对上级陈述某种事实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白: 禀告。府: 指邠宁节度使的衙门。(17)计事: 商议公事。(18)生人: 生民,百姓。付公理: 交给您治理。(19)因:仍旧。恬(tian)然: 坦然,安适的样子。(20)愿奉教: 希望听您指教。奉:恭敬地接受。(21)适: 安闲。(22)寇:这里指外敌或盗匪。暴: 损害、侵犯。(23)都虞候: 古代军队中的执法官。某: 我,古人自称为“某”有自谦的意思。(24)已: 制止。(25)幸甚: 好得很。(26)如:按照。(27)署: 代理、暂任或试做某一官都叫署。这里指暂任(都虞候)。(28)酒翁: 酿酒的技工。翁:通“工” 。(29)列卒; 布置士兵。列: 布置,安排。(30)注: 附着。这里指插着。槊(shuo): 丈八长矛。(31)植: 竖。(32)大譟(zao): 大肆喧哗。(33)甲: 这里用作动词,披甲。(34)无伤: 不碍事,不要紧。(35)辞: 这里指去解释。下面“尽辞去” 的“辞” ,是辞退的意思。(36)老躄(bi)者: 年老而腿脚有毛病的。躄,两腿瘸:持: 拉。(37)且:并且,边……边……。(38)老卒:段秀实自称。(39)甲: 这里用作动词。(40)戴: 顶着,(41)因: 于是。谕: 告诉,开导。(42)固负若属耶: 难道亏待了你们吗?固: 作“难道”解。(43)败郭氏: 败坏郭家的声誉。(44)为白: 为(我去)禀告。(45)出: (请他)出来。(46)塞:充塞。(47)务: 努力做某一件事。(48)恣: 放纵。暴: 凶暴不法的事。(49)欲谁归罪: 即“欲归罪谁” 。(50)几日: 意思是还能有几天。(51)依: 依仗。(52)戢(ji):管束。(53)其与存者几何,将还能保存多少呢?与: 助词。(54)公幸教晞以道: 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道: 正确的道理。(55)奉军以从: 让全军来听从你的教导。(56)火伍: 队伍。唐代兵制: 五人编为一伍,十人编为一火。(57)晡(bu)食: 晚饭。晡:申时,就是下午三时至五时。古人一日两餐,早餐在上午,称“朝(zhao)食”; 晚餐在下午,这段时间称“晡时”,晚饭也就称晡食。(58)假: 借。设: 备办。草具: 粗糙的食具。这里借指粗劣的食物。(59)旦日:明天。(60)戒:告戒。候卒:负责警卫的士卒。柝(tuo): 巡夜打更时敲打的木 梆子。(61)俱: 指郭晞和段秀实一起。(62)谢不能: 谢罪,说自己无能。不能: 无能。(63)先是: 就是“先于是” ,在此之前。(64)营田官: 官名,就是营田副使。唐代兵制,诸军万人以上设营田副使一人,负责垦田。详见《新唐书·食货志三》。(65)焦令谌: 当时是泾州刺史马璘手下的将领。人田: 民田。(66)给与农: 租给农民。(67)入数: 应交纳的数目。(68)督责: 催促交纳。责:索取。(69)且:快要。(70)判: 判决。状: 状纸。(71)巽(xun): 通“逊” ,这里是委婉温和的意思。(72)求谕谌: 请求焦令谌宽免,并把实际情况告诉他。(73)判: 指经段秀实评阅过的状纸。铺背上: 铺在(农民的)脊背上。(74)垂: 临近。(75)舆:通“舁(yu)” ,抬的意思。庭:指段秀实的衙门的庭院。(76)困:这里用作使动词。使……困的意思。(77)衣(yi): 这里用作动词,“包扎” 。(78)手: 亲手。注: 附着,这里是涂抹的意思。(79)哺(bu):喂饭。(80)骑马:自己骑的马。(81)市谷: 买谷子。(82)使勿知:不让(那个受伤的农民)知道。(83)淮西寓军帅尹少荣: 从淮西调驻泾州的将领尹少荣。淮西: 即淮南西道,在今河南省东南部,辖有蔡(在今河南省汝南县)、申(在今河南省信阳县)、光(在今河南省横川县)三州。(84)赭: 红土。(85)仁信: 仁爱、信义。大人:长者,有道德的人。(86)市谷入汝:买来谷子交纳给你。(87)取: 收下来。不耻: 不以为羞耻。(88)傲: 这里是“无视” 的意思。(89)主人: 指段秀实。尹少荣是客军将领,段秀实是泾州地方官,所以这么称呼。(90)视天地:抬头看天,低头看地,即活在人间。(91)不愧奴隶耶: 面对奴隶不有愧吗? (92)暴抗: 凶暴无礼。(93)自恨死: 恼恨而死。《通鉴考异》:“按《段公别传》,大历八年(773)焦令谌犹存。盖宗元得于传闻,其实令谌不死也。”(94)司农: 即司农卿,掌管钱粮的朝官。(95)族: 指家里的人。(96)岐: 即岐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97)朱泚(ci): 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县)人,时任凤翔县尹,原曾任卢龙节度使,后叛唐称帝,国号“大秦” ,失败后为部将所杀。幸致货币: 幸或送来礼物。(98)固致: 坚决送给。大绫: 一种丝织品。匹: 四十尺(四丈)。(99)不得命: 没得到(朱泚的)允许,即推辞不掉。(100)都: 首都(长安)。(101)处贱: 处在低下的地位。(102)第: 住宅。(103)以如: 把(大绫)送到。如:这里用作动词,往、到的意思。治堂事: 办公事的大堂。(104)栖: 安放。(105)泚反: 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军队在首都长安哗变,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省乾县),朱泚(当时任太尉)被拥立为大秦皇帝,不久又改国号为汉。朱泚召段秀实来议事,段秀实唾朱泚面大骂,“狂贼,吾恨不能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邪! ”又突然夺取象笏击朱泚额,溅血洒地。朱泚匍匐逃脱,段秀实被杀。(《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四》)(106)终: 死。(107)以告: 把( “栖之梁木上” 这件事)告诉。(108)封: 指包装。识: 题志,指包装好以后题写在上面的字迹。(109)如右: 象右面所写的那样。竖写时自右向左直行书写,先写的在右边。(110)元和九年: 即公元814年。元和: 唐宪宗年号。(111)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这是柳宗元当时的官职地位。谨上: 恭恭敬敬地呈上。史馆: 指国家编写历史的机关。(112)出入: 这里指的是有出入,有差错的意思。(113)所立: 指赖以立身显名的事情。(114)出入: 这里是“往来”的意思。岐: 即岐州。周:指周朝的周原,在岐山下(在今陕西省岐山县)。邠: 指邠州。斄(tai): 通“邰” ,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115)真定: 当作“真宁”,在今甘肃省东部正宁县。(116)马岭: 即马岭山,在今甘肃省东部庆阳县西北。(117)亭: 指边防哨所。鄣: 通“障” ,在边塞险要处所修筑的防御工事。堡: 堡垒。戍: 指保卫边疆的士兵的驻地。(118)校:下级军官。退卒: 退役的战上。(119)姁(xu)姁:和悦的样子。(120)色:脸色,这里是严厉的脸色。物: 这里指人。(121)不可: 指不合理、不应做的事。(122)必达其志: 必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123)决非偶然者: 这是针对上文“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 而言。(124)会:恰逢。州刺史: 指本州(永州)刺史。崔公: 名能,字子才。崔能在元和九年(814),由御史中丞任上出任永州刺史。(125)言信行直: 语言信实,行为正直。(126)备: 完备。得:这里指“了解” 。(127)复:又、再。校: 核对。(128)或: 有的(事实)。逸坠: 散失遗漏。(129)太史氏:指史官。集: 采集。(130)敢:表示谦敬的副词。状: 这篇行状。私: 这里用作动词,私下送交的意思。执事: 对于对方的恭敬称呼。此指韩愈。(131)状: 这里用作动词,呈上这篇行状。

〔鉴赏〕古代为大臣立传是史官专职,别的人只有把原始材料送呈史馆,供史官参考采用。这种送去的有关个人生平的材料就叫 “行状” 。柳宗元这篇不是写段秀实生平大节,而是写不为人知的“逸事” ,不同于一般行状,所以取名 “逸事状” 。这时韩愈在史馆供职,这篇逸事状就是送给韩愈的。《柳河东集》卷三十一有一篇《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可参阅。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柳宗元叙事写人的代表作,千百年后,使读者感到段秀实的音容笑貌仍然鲜明生动。

全文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三件逸事,这是主体,最后是给史官的呈文。

第一大部分叙述的详略区别很大。第一件写段秀实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晞军队的横暴,表现出稀有的胆识。这一件最详,采用衬托、对比和正面描述,细节烘托的方式,写得段太尉栩栩如生。第一节写郭晞军队的横暴,无法无天。而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威权,不敢过问。这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了浓厚的气氛。而白孝德的怯懦无能,郭晞的骄横无知(纵士卒无赖)和下文叙述段秀实的勇于任事,正成鲜明的对照。这一节的写法是纯用叙述。

第二节纯用对话写段胸有成竹,志在救民,而勇于任事。“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两句写出太尉已有成算,引起下文。犹如戏剧,上一节是背景介绍,这一节开场,精采戏在后面,但这个主要人物一出场就使人精神一振。这样难对付的军队和主帅,别人逃避唯恐不及,段却主动提出请求来整顿军纪。这种勇敢的精神和超人的见识就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线。

第三节是这件事的主体部分,也是写得最为有声有色的部分。先写郭晞军士十七人的横暴,这和第一节呼应,不足为奇。次写太尉的果断,“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象是有意向郭晞军队挑战。次写两方面的反映,“晞一营大譟,尽甲” ,“孝德震恐” ,可谓紧急万分。再详写太尉的早有成算,“无伤也,请辞于军” ,上面何等紧张,这两句又何等从容! 接着是去郭晞营时的一连串细节: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郭晞的军队如临大敌,而段太尉却行若无事: “太尉笑且入,曰: ‘杀一老卒,何甲也? 吾戴吾头来矣。’ ”我们仿佛见到段的行动,听到他的声音。下面一段对话处处为对方着想,教训郭晞,而没有一点乞求的口气。两方对垒,郭晞俯首听命:“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矛盾已经解决,太尉可以回去复命了,他却又节外生枝,要在虎口里吃饭,饭后又托词生病,在郭晞军中过宿。“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这才是最圆满的解决,自然地回应收束一二两节。这一段主要通过细节表现段的胆识。

四、五两节写段为泾州营田官的逸事,也表现他的爱民精神。四节先写焦令谌的蛮横,然后写段的忍让。五节却从尹少荣的口中赞扬段的为人,这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来表现段公。写法和上面一件事有变化。但有一点共同的,就是段的爱民之心,所谓仁者必有勇。

第六节写太尉的识见和廉洁。段秀实的大节就是在朱泚反叛时当场以笏击朱泚,文天祥把这件事写进《正气歌》: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这一节先写预戒族人不受朱泚的馈赠。次写韦晤坚拒不获,受绫三百匹。这里见到段的先见之明。再写太尉的廉洁,“终不以在吾第。”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这段结尾,尤其简练含蓄。“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至此戛然而止,不着一句赞叹。以这件事殿末,自然使读者想到他的大节。

三件逸事虽然各不相联,因作者的精心安排,却构成一个整体。从事情发生的先后说,先是营田官,第二是泾州刺史,第三是征为司农卿。但作者却采取中间开花,把任泾州刺史时的事写在前面。因为这件事最能表现段的胆识。读了第一件事,人们已为他的勇气所折服,再读焦令谌的事,知道段不是懦弱怕事,而是仁厚忍让。这样的次序,就能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第三件事联系到朱泚,遂把逸事和大节自然联系起来而不再另费笔墨。三件事的起句也是颇费思考的: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及太尉在泾州以司农征”。这样三种起句,也表明以“泾州刺史时”事为中心,一用倒叙,一用跳跃,文章也增加了波澜。

“太尉逸事如右” ,这是总述上文,也是公文程式。第二部分如果仅是公文程式,只要列个官衔下面用 “谨状”两字就可结束了。但柳宗元写第二部分却不落俗套。他先用 “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表明段秀实的奋勇击贼,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平时人格的自然表现。这句话也等于说明自己写这篇逸事状的动机。然后用自己的经历、采访,证实上句话的用意,“决非偶然者” 。而写老校退卒叙述太尉平时的形象和第二个逸事自然联系起来。这些采访也向韩愈讲明材料的来源,再用崔能证实材料的可靠,“复校无疑” 。因为这些逸事和段的大节密不可分,不能让它散佚,所以要写这篇状。也就是说明事迹的确切可信和自 己要写这篇状的原因,供对方采纳。

韩愈曾经评论柳宗元的文章: “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 实际是说柳有修史的才能。可惜柳宗元没有得到这样的职位来表现良史之才。这篇逸事状从某种意义说,弥补了这个缺陷。后来《新唐书》把它采入《段秀实传》,成为该传主要内容。

字数:8094
周本淳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799-808页.

《段太尉逸事状》注释和全文翻译 - 可可诗词网

《段太尉逸事状》

唐·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11),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12)(13)(14)(15)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16)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17)(18)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19)付公理(20),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21)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晞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 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22)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 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23)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24),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25)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26)。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27),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28)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29),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30),戒其族:“过岐(31),朱泚(32)幸致货币(33),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34)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35)

元和九年(36)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37)。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38)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间(39),过真定(40),北上马岭(41),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42)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43),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44)待物(45);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46)。谨状。

【注释】①“太尉”句: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的推荐,段秀实任泾州(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北)刺史。这里以段秀实死后追赠的官名称呼他,以示尊敬。

②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于肃宗宝应元年(762)晋封汾阳王。代宗广德二年正月,郭子仪兼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出镇河中。

③蒲:州名,唐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④“王子晞”句:郭晞,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随父征伐,屡建战功。代宗广德二年(764),吐蕃侵边,郭晞奉命率朔方军支援邠州,时任御史中丞、转御史大夫,后于大历中追赠兵部尚书。

⑤领:兼任。

⑥节度使:主要掌军事,唐代开元间设置。安史之乱后,愈设愈滥。

⑦寓军:在辖区之外驻军。

⑧邠(bīn)州:治所在今陕西彬县。

⑨无赖:横行。

⑩货:财物,这里指贿赂。

(11)嗛(qiè):通“慊”,满足。

(12)釜:锅。

(13)鬲(lì):三脚烹饪器。

(14)瓮(wèng):盛水酒的陶器。

(15)盎:腹大口小的瓦盆。

(16)白孝德:安西(治所在今新疆库车)人,李广弼部将,广德二年任邠宁节度使。

(17)状:一种陈述事实的文书。

(18)白:禀告。

(19)生人:生民,百姓。唐代为避李世民讳而改。

(20)理:治。唐代为避李治讳而改。

(21)都虞候:军队中的执法官。

(22)躄(bì):单脚瘸叫跛,两脚瘸叫躄。

(23)戢(jí):管束。

(24)晡(bū)食:晚餐。晡,申时,下午三至五时。

(25)柝(tuò):古代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26)“太尉”句:白孝德初任邠宁节度使时,以段秀实署置营田副使。唐制,诸军万人以上置营田副使一人,掌管军队屯垦。

(27)巽(xùn):通“逊”,委婉,谦恭。

(28)淮西:今河南许昌、信阳一带。

(29)赭(zhě):赤褐色。

(30)“及太尉”句:德宗建中元年(780)二月,段秀实自泾原节度使被召为司农卿。司农卿,为司农寺长官,掌国家储粮用粮之事。

(31)岐:州名,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南。

(32)朱泚(cǐ):昌平(今北京昌平)人。时为凤翔府尹。

(33)货币:物品和钱币。

(34)识(zhì):标记。

(35)“太尉”句:这是表示正文结束的话。

(36)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元和是唐宪宗李纯年号(806—820)。

(37)“永州”句:当时柳宗元任永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司马,这里是他官职地位的全称。史馆,国家修史机构。

(38)出入:大抵,不外乎。

(39)“宗元”句:柳宗元于贞元十年(794)曾游历邠州一带。周,在岐山下,今陕西眉县一带。(tái),同“邰”,在今陕西武功西。

(40)真定:不可考,或是“真宁”之误。真宁即今甘肃正宁。

(41)马岭:山名,在今甘肃庆阳西北。

(42)校:中下级军官。

(43)姁(xǔ)姁:和好的样子。

(44)色:脸色。

(45)物:此指人。

(46)执事:指专管某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史官韩愈。

【译文】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儿子郭晞担任尚书之职,代理行营节度使,以客军名义驻于邠州,放纵士兵横行不法。邠州人中那些惯偷及狡黠贪婪、强暴凶恶的家伙,纷纷用贿赂手段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于是为所欲为,官吏都不敢去过问。他们天天成群结伙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一不顺心,就用武力打断他人的手脚,用棍棒把各种瓦器砸得满街都是,然后裸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还撞死怀孕的妇女。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的缘故,心中忧伤却不敢明说。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报告节度使府,表示愿意商量此事。到了白孝德府中,他就说:“天子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大乱将要发生,您怎么办?”白孝德说:“我愿意听您的指教。”段太尉说:“我担任泾州刺史,很空闲,事务不多;现在不忍心百姓没有外敌却惨遭杀害,来扰乱天子的边防。你假如真的任命我为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白孝德说:“太好了!”就答应了段太尉的要求。

段太尉代理都虞候职务一个月后,郭晞部下十七人进街市拿酒,又用兵器刺卖酒老头,砸坏酒器,酒流进沟中。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获这十七人,全都砍头,把头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郭晞全军营都骚动起来,纷纷披上了盔甲。白孝德惊慌失措,把段太尉叫来问道:“怎么办呢?”段太尉说:“没有关系! 让我到郭晞军营中去说理。”白孝德派几十名士兵跟随太尉,太尉全都辞掉了。他解下佩刀,挑选了一个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来到郭晞门下。全副武装的士兵涌了出来,段太尉边笑边走进营门,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呢?我顶着我的头颅来啦!”士兵们大惊。段太尉乘机劝说道:“郭尚书难道对不起你们吗?副元帅难道对不起你们吗?为什么要用暴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告诉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说话。”

郭晞出来会见太尉。段太尉说:“副元帅的功勋充塞于天地之间,应该力求全始全终。现在您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这样将造成变乱,扰乱天子边地,应该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身上。现在邠州那些坏家伙用贿赂在军队名册上挂上个名字,杀害百姓,像这样再不制止,还能有多少天不发生大乱?大乱从您这儿发生,人们都会说您是倚仗了副元帅的势力,不管束部下。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有说完,郭晞拜了两拜道:“承蒙您用大道理开导我,恩情真大,我愿意率领部下听从您。”回头呵斥手下士兵说:“全都卸去武装,解散回到自己的队伍里去,谁敢闹事,格杀勿论!”段太尉说:“我还未吃晚饭,请为我代办点简单的食物。”吃完后,又说:“我的毛病又犯了,想留宿在您营中。”命令牵马的人回去,次日清早再来。于是就睡在营中。郭晞连衣服也不脱,命警卫敲打着梆子保卫段太尉。第二天一早,郭晞和段太尉一起来到白孝德那儿,道歉说自己实在无能,请求允许改正错误。邠州从此没有了祸乱。

在此以前,段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副使。泾州大将焦令谌掠夺他人土地,自己强占了几十顷,租给农民,说:“到谷子成熟时,一半归我。”这年大旱,田野寸草不生,农民将灾情报告焦令谌。焦令谌说:“我只知道收入的数量,不知道旱不旱。”催逼更急,农民自己将要饿死,没有谷子偿还,只得去求告段太尉。

段太尉写了份判决书,口气十分温和,派人求见并通知焦令谌。焦令谌大怒,叫来农民,说:“我怕姓段的吗?你怎敢去说我的坏话!”他把判决书铺在农民背上,用粗棍子重打二十下,打得奄奄一息,扛到太尉府上。太尉大哭道:“是我害苦了你!”马上自己动手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迹,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亲自为他敷上良药,早晚自己先喂农民,然后自己再吃饭。并把自己骑的马卖掉,换来谷子代农民偿还,还叫农民不要让焦令谌知道。

驻扎在邠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他来求见焦令谌,大骂道:“你还是人吗?泾州赤地千里,百姓将要饿死;而你却一定要得到谷子,又用粗棍子重打无罪的人。段公是位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你却不知敬重。现在段公只有一匹马,贱卖以后换成谷子交给你,你居然收下不知羞耻。大凡一个人不顾天灾、冒犯长者、重打无罪的人,又收下仁者的谷子,使主人出门没有马,你将怎样上对天、下对地,难道不为作为奴仆的而感到羞愧吗?”焦令谌虽然强横,但听了这番话后,却大为惭愧乃至流汗,不能进食,说:“我这一生再无脸见段公了!”于是一天晚上,自恨而死。

等到段太尉从泾州任上被征召为司农卿,临行前他告诫后去的家人:“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会赠送钱物,千万不要收下。”经过时,朱泚执意要赠送三百匹大绫。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收,朱泚还是不同意。到了京城,段太尉发怒说:“竟然不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我地位卑贱,无法拒绝呀。”太尉说:“但终究不能把大绫放在我家里。”就把它送往司农的办公处,安放在屋梁上。朱泚谋反,段太尉遇害,官吏将这事报告了朱泚,朱泚取下一看,原来封存的标记还在。

段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某月某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恭敬地献给史馆。现在称赞段太尉大节的人,大抵认为是武夫一时冲动而不怕死,从而取名于天下,不了解太尉立身处世就像上述的那样。我曾来往于岐、周、邠、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游历了亭筑、障设、堡垒和戍所等各种军事建筑,喜欢访问年老和退伍将士,他们都能介绍段太尉的事迹。太尉为人谦和,常常低着头、拱着手走路,说话的声息低微,从来不用坏脸色待人;别人看他,完全是一个儒者。遇到不能赞同的事,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事迹决不是偶然的。适逢永州刺史崔能前来,他言而有信、行为正直,详细搜罗段太尉遗事,核对无误。我恐怕有的被遗逸,未能为史官采录,故斗胆将这篇逸事状私下呈送于您。谨为此状。

字数:5516

李支舜 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60-467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