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情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情诗》《情诗》
诗篇名。一题《杂诗》。三国魏曹植作。明张凤翼《文选纂注》卷十二说:“此诗有不忘汉宫室之意。”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说:“凡情诗皆借闺房儿女之私,以写臣不得于君之思。子建此诗,旧注为忠君忧国之情,甚至以为不忘汉室,何其迂也。大抵子建平生,只为不得于文帝,常有忧生之嗟,因借遥役思归之情,以喻其忧谗畏讥,进退维谷之意。”此诗当是一首征人思归之作。写得情真意切,意象生动。特别是其语言精美,描写工细,如“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等句,对偶工整,形象鲜明。诗中运用《黍离》、《式微》等典故也贴切自然,耐人寻味。 《情诗》 诗歌。张华作。《情诗》共五首,都是夫妻赠答之词,“游目四野外”是第五首,为男送女之诗,表现了丈夫对妻子的思念。诗中描述了兰蕙花繁,却无人可赠的心情。作者还以巢居穴处的鸟虫能预知风雨来反喻未曾离别的人不可能体会到自己的思慕心理。心理描写极为细致,抒情真实动人。 《情诗》情诗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冷冷。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踟蹰云屋下,啸歌倚华楹。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 这首情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怀念。黄昏时分,微风乍起,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也随之潜入女子心中。诗中并没有正面写这位女子所思所想,没有爱情的表白,没有别离的叹息,没有重逢的期待,诗的全部几乎都是在重复地述说着独守空房的寂寞无奈。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冷冷。”起句先布置出环境,高殿、广厦的雄伟壮观,现在却染上了凄清的色彩。 “微风起闺闼, 落日照阶庭。”阳光落在庭阶上,仿佛就要退回它自己的居所休憩。薄暮中微风阵阵吹过,撩起心底的情思。人在大自然归于静谧的时刻却不能平静下来。 “踟蹰云屋下,啸歌倚华楹。”女子徘徊着独自吟唱,为了排遣排遣不去的孤独忧伤,可以听到在寂寞庭院的黄昏中,回答她的只有寂寞。 夜晚将临,人们在等待亲人归来。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这显然是从《诗经·伯兮》中“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一著名的心理描写中借用的技巧。等待的人不能回家,她也就无需整妆敛容了。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已经许久不治妆,炉薰断了香烟,梳妆盒上蒙了灰尘,漂亮的衣服失去艳丽的色彩,金的翠的首饰也黯无光泽。 “嘉肴既忘御, 旨酒亦常停。”不仅不再梳妆打扮,连吃饭也了无兴致。因为爱人远去他方,生活的意义情致便失去许多,她也就无心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只沉浸在无边的寂寞之中。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环望四周,空无人影,静无人声,只有无忧无虑的燕雀在鸣叫。燕雀的叫声不但不给人带来安慰,反而更显出四周围的凄清空寂,使人愈加意识到自己的孤独来。最后“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酲”,写在这种接连不断的忧愁、孤寂的焦虑状况下,如同酒醉醒来,身心疲惫不堪的感觉。 这首诗除“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和“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酲”两句写到人物的心理、主观感觉之外,其余全是借周围环境和人物行动来体现人物心情的。这位女子居住的高殿广厦,对于独自一人,只会产生广大空间的压抑感;夕阳斜映,爱人不归,这样的黑夜必定是漫长难熬的。四周静悄悄,偏有燕雀在叫,静中偏不静,不静倒显出静来,越发将孤独提醒给人。这些环境描写,围绕着独守空房,思念征人的女子,便是寂寞心情的烘染衬托。在这个环境里,此般心情下,她既不治妆,也懒设宴,女性的日用物件被抛置一旁,女性独有的魅力也黯然色减。日常生活发生的变化,反映出她丧失往日生活情趣和寂寞中的绝望。这首情诗以寂寞无聊的生活描写,表现出人物感情,别离给女子带来的痛苦和她对于重逢的期待。爱人的远别离,不仅带走了爱情,也带走了她的全部生活,使她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和欢乐。从这一点,也可以了解到她曾经享有过怎样的爱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