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房》 - 明·顾炎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子房》 - 明·顾炎武

[明]顾炎武

天道有盈虚,智者乘时作。

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

曾经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这首《子房》诗中提出了人不管德才如何,还要“乘时作”的观点,很有见地,颇合规律。

诗题“子房”,为被子植物雌蕊藏有胚珠的部分,此诗中实则指果实。而诗旨不是咏果实,而是借采果实的时机以说明要“乘时”的问题。“天道有盈虚”,自然界和社会上一切都在消长盈亏,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天道的盈虚,是客观存在着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而人在这客观环境中该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呢?“智者乘时作”,明智的人必须审时度势,因时而动,依势而作,这才能使自己的才德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也会有能不见用,有德不见收。“乘时”,把握住最佳时机,选取最合盈虚的条件,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要“乘时”,必须视客观条件最成熟之时。“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果子还在半青不黄的时候,又酸又涩,只有待其自落之时,才是熟透了。凡事急于求成,那便是强扭的瓜不甜,强摘的花不香,也就称不上“智者”了。

这首诗对人才的发挥作用,提出了客观环境的问题,这是比较辩证的。虎不在林,龙不在天,纵有本领也无法施展,甚至还会出现虎落平阳遭犬欺、龙搁浅滩受虾戏的局面。

一般写这类小诗,往往先叙具体事物,然后上升到理性,而本诗先以理语出之,复以具象缀之,犹如先提出论点,再辅之以例证,这就使诗的理性味更为浓足,更显得峭拔警策。


哲理寓言诗词鉴赏《子房》 - 明·顾炎武 - 可可诗词网

《子房》 - 明·顾炎武

[明]顾炎武

天道有盈虚,智者乘时作。

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

曾经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这首《子房》诗中提出了人不管德才如何,还要“乘时作”的观点,很有见地,颇合规律。

诗题“子房”,为被子植物雌蕊藏有胚珠的部分,此诗中实则指果实。而诗旨不是咏果实,而是借采果实的时机以说明要“乘时”的问题。“天道有盈虚”,自然界和社会上一切都在消长盈亏,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天道的盈虚,是客观存在着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而人在这客观环境中该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呢?“智者乘时作”,明智的人必须审时度势,因时而动,依势而作,这才能使自己的才德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也会有能不见用,有德不见收。“乘时”,把握住最佳时机,选取最合盈虚的条件,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要“乘时”,必须视客观条件最成熟之时。“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果子还在半青不黄的时候,又酸又涩,只有待其自落之时,才是熟透了。凡事急于求成,那便是强扭的瓜不甜,强摘的花不香,也就称不上“智者”了。

这首诗对人才的发挥作用,提出了客观环境的问题,这是比较辩证的。虎不在林,龙不在天,纵有本领也无法施展,甚至还会出现虎落平阳遭犬欺、龙搁浅滩受虾戏的局面。

一般写这类小诗,往往先叙具体事物,然后上升到理性,而本诗先以理语出之,复以具象缀之,犹如先提出论点,再辅之以例证,这就使诗的理性味更为浓足,更显得峭拔警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