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子夜歌》(吴声歌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子夜歌》(吴声歌曲)揽裙未结带,约眉出前窗。 罗裳易飘飏,小开骂春风。 春风该骂! 看看你招惹的这位少女吧,她对春天是何等的多情,春睡才醒,她就来到窗前,要和窗外的明媚春光说说知情话。你呢,自称是春天的使者,却去惹她生气,该骂! 你看这少女有多少痴情。去会会近在咫尺的春光,还先要把双眉细描,好似去赴情郎小河边的幽会;女孩子家这份细心周到里,不轻漾着一腔痴情吗?你呢,自称懂得女孩子的心眼儿,却见了她的痴情不识,真正该骂! 你看这少女有多少天真。醒来连裙带也忘了系上,揽过长裙往纤腰上匆匆一套,就忙忙地妆饰起了蛾眉;女孩子家这份顾前忘后里,不轻透出一派天真吗?你呢,自称是女孩子的保护神,却乘了她的天真不备,该骂! 你这不识风情的家伙,自以为风力嫋嫋、温情脉脉,好去她左右大献其殷勤,好和她罗裙比试那柔软。你却不曾想到,罗纱那质地是何等轻薄,织成了衣裳最容易飘飏。你自以为小心翼翼,却还是闯了大祸,微微掀开了她的罗裳一角,隐隐露出了她的肌肤一片。可别说只是一开一露,看看少女刚才还满面春情喜色,转瞬已是又气又羞、又恼又恨、又颦又嗔、一副面红耳赤模样,你还不觉得自己确实该骂、单骂还不够么? 或许你要为自己辩解,说你已经够当心了,无奈那罗裳实在没份量;或许你要说自己太委屈,你全是为了多让她感受春意,才去她膝下轻轻匍匐。可是,这么一位纯情少女生你气,总是你的不是,辩解也是无用,委屈也得咽下,谁叫你冲撞的是她,光凭这你就该骂! 不过,春风老兄,也不必抬不起头来,朋友们也有谢你的地方。若不是你的鲁莽,那春天少女轻嗔薄怒、娇羞怯怜的模样,叫朋友们哪辈子才有福看到?当然,这只是咱们私下讲讲,可不能给她听到。 《子夜歌》(吴声歌曲)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 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 这是一首写男女偷情的小诗,短短四句内,却有喜有悲,其感情变化,颇可玩味。 “揽枕北窗卧”,这个举动非常有趣,“揽枕”说明其原休息处不在北窗下,按一般人家的习惯,房子座北朝南,北窗即后窗。后窗大多僻静,这自然就成为偷情男女联系之处。逾墙跳窗,是封建礼教下偷情男女的惯用手段,本诗中的主人公亦不例外。“北窗卧”,说明女主人公做好了内应的准备。 “郎来就侬嬉”,果然,情郎如期而至,和我相依偎在一处。两人皆大欢喜,自然迅速沉浸在爱河之中。“嬉”即“戏”。相爱的嬉戏,可谓其乐无涯。 “小喜多唐突”,兴奋中,他们不免相互戏谑过甚,“多唐突”说明这位小伙子憨厚、爽直,还有点得意忘形,得寸进尺。另外,用“唐突”形容嬉闹,既反映了女主人公佯怒实喜且带娇嗔的复杂心理,又为下文情感变化作了伏笔。因此,“唐突”一词,很有表现力,是承上启下、又具转折作用的妙笔。 “相怜能几时?”这种暗中相爱能持续多长时间呢?强烈的疑问顿使全诗从欢快堕入悲哀。那“唐突”自是少男少女欢喜的事,但一经“唐突”,他们的欢情就到了高潮顶点,按理说,下一步就该议论终身大事了吧?然而,他们却是在“北窗”下成就的高潮,又哪来的“下一步”呢?于是,正是寻常相爱男女要高高兴兴盘算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这一对恋人却不但乐极生悲、而且前途茫然了!小诗就到此为止了,没有答案。但是,读者若要知道那个时代的自由相恋有什么结局,从这里却能找到答案了吧! 此诗开首写“北窗”,若不经意,读者或许也不会想到窗之南北有何异样。直待到最后一句得知这番欢情全是私下偷作的,于是乎“北窗”的阴影,始令人生沉重之感,于是读者也恍然了:原来全诗的基调并不欢快,它早就笼罩在阴影里了!一首小诗有如此可回味的意趣,不谓之佳作可乎? 《子夜歌》(吴声歌曲)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少女今天可真要恼了,人正在心烦意乱,这该死的织机却不早不迟,偏生在这时节跟她捣乱! 往日它转得可多么顺畅呀,那正是她和他初相识的时候。夜晚幽会,她伏在他耳边悄问:天长地久,两心永远如一,是么?他呢,也细语相答:这个自然,两情相爱,直到百年!这甜腻腻的回答,叫她白天身儿坐在织机面前,魂灵儿却还在他的身边。眼前就算是洁白的生“丝”,也给她念成了柔柔的情“思”,手里才捧起织好的一匹丝帛,心中就想象起和他匹配的将来…… 如今这些都不必提了,那薄情人儿走了,就算想着也是白搭。只有这机子最最可恨,瞧着它像是没心眼,可怎么也会和他一样使坏?他甜言蜜语那会儿,它跟着转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这会儿他变了心,它也不知什么时候得了病,任她怎么理齐了丝儿喂它,任她怎么操纵费劲,这可憎可恼的破机子就是织不成匹段,只顾大口大口吐出团团乱丝! 少女的双颊累得粉红,可这机子为何这么不驯服,她却实在搞不明白;少女的心思烦得像乱丝,一场好梦到底为何吹散得无影无踪,她更是百思而不得其解。 《子夜歌》(吴声歌曲)今日已欢别,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诗越短小,越不易写好。如果没有波澜曲折,便显得平庸了。这首《子夜》,起句就不同凡庸。“今日已欢别”,以“欢”代悲表现分别,独出心裁,打破了以痛苦表现分别的情感模式。欢然道别,是企图冲淡分手时的痛苦感伤。然而,别时的短暂兴奋,终究不能掩住内心的真正忧伤。“合会在何时?”的疑问,便将相会时的依恋和对于重逢何日的迷惘,一起和盘托出了。一个“欢”字,却能使读者体验到了分别的“悲”,的确是精于遣词。然而,这两句比起下两句表现悲哀的巧妙,则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又进一步将时间推向分别之后,对痛苦进行深化。空局,指空的围棋盘。悠然,久长之意。期,这里指重逢的约期。围棋是双人对弈之物,此刻人已离去、棋已收起,诗中的少女独对空棋盘,这情景,已叫人情何以堪了;再想到刚才弈棋互赌、胜家浅斟、输家低唱,何等欢爱,但重温旧梦,还遥遥无期,这心头苦甜交杂的滋味,更令她黯然神伤了。这二句,以空局衬托孤影,构想固已不凡,比起上二句,精巧更上一层。然而,其妙处还不止于此。“悠然”,谐“油燃”;期,谐“棋”之音:恰好与上文“明灯”、“空局”两两相对。三、四二句,字面上看,似乎意义不相连属。待点破谐音这一层,读者大概更要叫绝了吧?这种巧妙的双关,又在冷寂的情感氛围中加进了一丝俏皮味、机灵味,使全诗虽悲而不凄。这也与全诗的基调相合:到底这种离别之苦,只是一种含着甜意的痛苦罢了。那么,妙处说尽了吧?否,否。请再想,围棋古称“手谈”,是心灵交流的媒介之一,人的秉性、气质,无不能在棋上流露,犹如“琴为心声”一般。惟奏琴只能道一人心意,弈棋则犹如二人晤言。然而此刻,空落落的棋盘,昭示着少女空落落的心灵:欢郎已去、知音断绝,千种风情、欲诉何人?万般无奈,谁能慰我?再看明灯之下,局上纵横十九道历然在目,预示着来日生活就像棋盘格一样单调无聊,静寂之中饱蕴着难以排遣的沉闷和空虚。——小小棋盘,而具如此的象征意义,诗的取物譬喻,不也是很巧妙的吗? 小诗不易写好,但写得好了,其滋味更耐人咀嚼。这首《子夜》,即是如此。 《子夜歌》(吴声歌曲)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 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民间情歌喜欢以赌咒发愿来表明坚贞不渝的爱情,并用丰富多采的自然物形象作比喻:或以冰雪、松柏比心地之皎洁、忠贞;或以蒲苇、磐石比意志之坚韧不移;或以冬雷、夏霜,山烂、河枯反证离异之不可能。至于“白日”,向来被用作指天立誓的对象,“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诗》)。“知君用心若白日”,原是颂其光明磊落之词。而此诗却以“白日心”来喻男子的多变,可谓别出心裁。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提出:“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喻体因其用法歧异而可义含褒贬,因其性能多样而可止截一端。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便是以“江楼月”兼作正反两方面比喻,既恨夫君“不似”楼上月之徘徊随人,又恨夫君“却似”楼上月之难圆易缺,分借两种相思的恨怨,总传一种深沉的眷爱,此之谓善创新意。 这首《子夜歌》为南朝吴歌,属“清商曲辞”。歌的作者以“白日心”比喻情人的薄倖易变,情调内蕴愤激不平,语气中寓揭露指控。以理推之,这对男女在相好时定有山盟海誓,而所“欢”在她面前曾以心如皎日明志,及尔偕老,愿同尘灰,期许过生死不相背负一类诺言,这才引起女主人公对“白日心”的特别反感,倒不是有意去作翻案文章。事实上,过度的热烈,异常的殷勤,确能炫惑人于一时;然而“花红易衰似郎意”,虚情假态断乎经不住时间考验。曾几何时,这位所“欢”果有他心,遽负初衷。因此女子满怀中道遭弃捐的悲恚,就其原誓之言,反用本意之喻,对“欢”深加呵斥:“你的‘行’径真如矢口亲诺的‘白日心’啊!可惜你并非像那白日形象的光亮高洁,而是像那白日运行的变位无常,早上刚升起东方,黄昏又立刻落向西方。”这个“行”字点扣得妙。 反之,作者以自己恪遵誓盟置于诗的开端,这就先树一个正面形象,起了高度强调和鲜明对照作用:“我可不像你那样反复善变,我‘作’为天顶的北辰星,千年也不会稍稍转换位置的。”通过这一反衬,添增了谴责分量,而使批判的艺术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更深刻。 这首小诗以其独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出奇的想象,特别是多方面的对照,耐人寻味。这对照总的是男女双方爱情,着重是变和不变的关系。日、星皆取象于天文,时间:一昼出一夜现,暗寓阳阴男女;一永久一短暂,千年之于朝暮,相差悬绝。方位:一游移于东西,一恒定在天中,自成妙对。而言辞质朴,语调决绝,从中透露出不可遏抑的孤愤,也充分显示出女主人公未肯任人摆布的倔强性格。 《子夜歌》(吴声歌曲)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 婉伸郎膝下,何处不可怜。 这首民歌描绘的是一对深深相爱的情人刚刚相会时的情感及情形,而不是单纯表现女性的“慵散柔媚”,这可以从前两首作品中看出来。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宿昔”,即旦夕;“被”通“披”。这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惓慵之态。一般说,女性喜欢在情人面前打扮自己以显示自己容颜的美丽,加深彼此的感情。但当“悦己者”不在身边时,也会给女性带来情感上的巨大失落和忧伤,以至倦于梳妆,连一般的生活秩序也难于维持。历代诗人多以此种情态来表现思妇的心境。这首民歌却反其道而用之,以女主人公迎来情郎之后的披头散发、不事梳妆和娇懒之态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女性的心态;即大胆而泼辣地表现女子热烈的自我欣赏、自我得意的情爱心理,这种心理又标志着一种情性的骚动。这种骚动给人一种激荡的动态美。 “婉伸郎膝下,何处不可怜”,“婉伸”即委婉曲伸;“可怜”即可爱。这两句展示的又是另外一种情态和过程。女主人公依偎情郎膝下,一边与情郎喁喁私语,一边抚弄着自己柔美飘逸的头发。瀑布般的发丝犹如爱的神经,环绕在情郎膝上,交流着彼此的相爱之情,相思之苦。顷刻间,满头乌发升华成了爱与美的象征。女性的柔润与娇美,芳馨与甜蜜弥漫了整幅画面,在读者心中激起了千般爱怜、万般柔情。这是宁静的美,和谐的美,圣洁的美。诗歌就在这爱的圣歌中徐徐拉上了帷幕,而爱的氤氲已经笼罩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这首诗的画面构成也是极富表现力的。“不梳头”、“披两肩”一反古典美学中以对称、整饰为美的观念,展示了一种不规则的美,对女主人公不平静心态做了很好的表现。全诗以发丝为主要意象,尤其是“婉伸郎膝上”,将发丝委婉缠绕这种典型的蛇形线形状表现得清晰、丰富。英国美学家威廉·荷加兹认为“蛇形线赋于美以最大的魅力”,它“生动灵活”,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这才是民歌作者的成功之处。 《子夜歌》(吴声歌曲)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这是一首吴声歌曲。相传《子夜歌》的曲调是晋代一个叫子夜的女子所创。《乐府诗集》录有《子夜歌》四十二首,其内容多是女子吟唱其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 这首《子夜歌》是女子在痴念情人时吟唱的,感情热烈而缠绵。女子怀人的情态有千百种,这首诗选择了一个富于表现力的角度,紧紧抓住女子痴想入迷的一瞬间来加以刻画,格外新颖别致。 诗歌的开头两句“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漫漫长夜里,一个女子凝视着高悬中天的明月。诗歌没有直接抒写她如何思念远方的亲人,而通过女子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以及凝望那深邃的夜空和皎洁的明月等一系列动作,点染出她内心的愁苦和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情。“夜长不得眠”,犹如一声发自内心的呻吟,吐露出无限的寂寞;“明月何灼灼”的“何”字,则在惊叹中透出几分怅惘,如此明月照临着孤独的人儿,这番凄凉滋味只有深夜不眠者才能体味。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进一步刻画女子痴想的情态。她望着那轮明月,思念情人,恍惚中,她仿佛听到静谧的夜空中传来情人断断续续的呼唤声,声音是那么温柔,那么甜蜜,刹时间,她完全忘却了自己身在何处,情不自禁地答应了一声。这是极为传神的一个细节。“想闻”,“虚应”的失常举动,把这位沉溺在相思之中的女子如痴如醉的神态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这首诗没有采用民歌常用的夸张手法来表现肝肠寸断的相思痛苦。它通过月夜不眠的情景,逗出淡淡的愁思;进而描写她的幻觉。在她“想闻”情人呼唤,“虚应空中诺”的这一刻,脑海中肯定泛起了对温馨往事的回忆。然而,当她清醒过来,头顶上仍然是万籁俱寂的夜空,陪伴她的仍然是那轮冷寂的明月,她的心将会多么失望,多么痛苦啊。这是不言而喻的了。 《子夜歌》(吴声歌曲)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这是一首南朝乐府民歌,选自《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一》。《子夜歌》据说是晋代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最先唱出来的,这未必可信,对于我们理解这首诗也无关紧要。我们只须知道:这首诗是一位纯情的南方姑娘用《子夜歌》的曲调唱出的幽怨的爱情之歌。像当时每一个恋爱着的南方少女一样,她称自己的恋人为“欢”——犹如现在所说的“亲爱的”。她是那么真诚、专一地爱着他,态度明朗(“的的”即明朗、显著之意,读作dì),皎若星月,对天可表,甚至可以把心儿都掏来让他验证。可他(“子”)呢?他犹豫(即“由豫”),动摇,态度暧昧,说不定还在挑三拣四,搞着“三角关系”呢!不少南朝乐府民歌在结构上都有这样的特点:开头两句直接抒情言事,底下两句或用比喻、或用描写来进一步发挥、渲染、加强这种情事。这首诗也是如此。“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就是运用比喻之法,来形容男方的“由豫情”的。你看,一层轻纱般的薄雾遮掩了水中的芙蓉,显得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多么像他那暧昧不明的态度呀!这个比喻本身就已经够奇妙了,而奇之又奇的是比喻之中又运用了谐音双关之法:“芙蓉”暗指“夫容”,“莲”暗指“怜”(即“爱”),字异而音同。直白地说来,就是:你的面孔好像遮了一层雾霭,从那里看不清爽你的爱情。这样,这位南国女儿既热烈、纯真,又有点儿羞羞怯怯的娇憨可爱的形象,就活脱脱地整个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首诗令我们想起一首曾经广为流传的外国民歌:“深深的海洋,你为何不平静?不平静就像我爱人,那一颗动摇的心。”这位中国古代南方女郎的心,就像那莲荷底下潺湲的流水,自然也是不能平静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