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歌》

《国际歌》

鲍狄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

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政府在压迫,法律在欺诈,

捐税将民脂民膏搜刮;

富豪们没有任何义务,

穷人的权利是句空话。

受监视的 “平等”呻吟已久,

它需要别的法律,它说:

“讲平等,有权利就有义务,

有了义务就是权利。”



这些矿山和铁路的大王,

威风凛凛遮不住丑恶,

除了搜刮别人的劳动,

他们还做了些什么?

在这帮人的保险柜里,

放的是劳动成果。

人民定要他们缴出来,

这不过是讨还宿债。



国王花言巧语骗我们,

我们携起手来打暴君!

我们应该罢战停火,

举起枪托离开队伍!

如果这些顽固的凶手们,

逼得我们都成英雄,

他们就会知道这些子弹,

是为对付自己的将军。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

就一定要实现!



【注释】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e (意为“国际”)的音译, 在这里是指国际共产主义理想。

【赏析】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28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鲍狄埃当选为公社委员,参与制订了公社的一切措施,并拿起武器,同公社社员一起战斗。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1871年6月初,鲍狄埃就写下了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雄壮有力的诗句,如同战斗的号角,激励着受压迫的奴隶,激励着全世界受苦的人,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自己的解放而斗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是巴黎公社血的教训,也是工人阶级从长期斗争实践中获得的真理。

接着,《国际歌》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实质:“政府在压迫,法律在欺诈,捐税将民脂民膏搜刮”; “这些矿山和铁路的大王,威风凛凛遮不住丑恶”;“国王花言巧语骗我们”,面对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剥削者和寄生虫,无产阶级所能选择的,只有 “夺回劳动果实”,“携起手来打暴君”,“把他们消灭干净”。

最后,《国际歌》展示了无产阶级夺取斗争胜利后的美好前景:“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歌曲自始至终,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的战斗豪情:“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结构完整,节奏鲜明,语言形象生动,有力地表达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选了其中一、二、六段,并把开头和结尾两个相同的重唱段放在每段后面作为副歌。一个世纪以来,《国际歌》传遍了全球,鼓舞着世界各国劳苦大众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斗争。

《国际歌》 - 外国文学名著 - 可可诗词网

《国际歌》

《国际歌》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诗人欧仁·鲍狄埃(1816—1887)的代表诗作。此诗原名《国际工人联盟》,是诗人面对被残酷屠杀的巴黎公社社员的血泊,怀着沸腾的热血写成的。此诗出版后第二年,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应里尔市工人合唱团之托,为此诗谱曲。1896年法国共产党在里尔召开第14次代表大会,工人们为反击国家主义者的破坏而高唱这首歌,并将题目改为《国际歌》。自此,《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心声。全诗由六段主诗和一段副歌组成。在第一段中,作者将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们看作一个整体,号召他们勇敢地为真理而斗争;第二段鼓励奴隶们砸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旧世界,由“一无所有”的“奴隶”变成当家做主的主人;第三段用无产阶级的革命观点,阐明了劳动人民要获得自由幸福,唯一的途径是靠自己的斗争,而不能寄希望于“救世主”和一切“神仙皇帝”,号召劳动者冲破传统观念的约束,正确地阐明了人类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劳动人民理所当然地应该获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道理;第四段提醒无产阶级要不断地进行革命斗争,只有不失时机,前仆后继地战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第五段再次强调指出劳动人民是人类世界的创造者,因此一切应归劳动者所有,决不能容忍一切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第六段以革命的浪漫主义抒情手法,展望“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的美好图景;最后,在副歌中,诗人高呼:“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是马克思起草的第一国际《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的形象化的阐述,是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和教训的艺术总结,是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心声的艺术外现。列宁在为纪念鲍狄埃逝世25周年而作的《欧仁·鲍狄埃》一文中写道:“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国际歌》用分节歌形式写成,副歌中反复咏唱“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情绪激昂,号召力很强,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形成了全诗的高潮。《国际歌》是无产阶级战斗的诗篇,激越的进行曲,展示美好未来的绚丽的图画。诗、曲、画浑然一体,构成了《国际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