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刻舟求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刻舟求剑》

[原 文]

楚①人有涉②江③者,其剑自④舟中坠于⑤水,遽⑥契⑦其⑧舟,曰:“是⑨吾剑之⑩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11)。舟已行矣,而(12)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3)?

[注 释]

①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②涉:蹚水过河,也泛指渡水。③江:古代专指长江。④自:从。⑤于:到。⑥遽(jù):立即。⑦契(qiè):通“锲”,刻。⑧其:那。⑨是:代词,这。⑩之:的。(11)之:它,指楚人的剑。(12)而:可是。(13)不亦惑乎:“不亦……乎”,古代常用的表示反问的句式,相当于“岂不是……吗”,不能译为“不也……吗”。惑,糊涂。

[译 文]

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佩剑从船上掉到了水里,(他)赶紧在那船帮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那人便从他刻有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一段路程),可是剑却不能(跟着)走,这样找剑,岂不是胡涂吗?

[鉴 赏] 这个小故事记述了楚人渡江坠剑、求剑的经过,文字很简洁,道理却很深刻。它本来是在《察今》中作为一个例子来批判不与时俱进、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的。在议论文中运用例证,一要文字精练,二要切中要害。这段文字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字数:533

[作者及作品简介]
这则寓言是《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个小故事。《吕氏春秋》也叫《吕览》,是战国时秦国的相国吕不韦(?—前235)让门客集诸子百家的学说编写的一部杂家的著作。全书分为26卷(八览、六论、十二纪),共160篇,20余万言。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涉及名、法、墨、农、阴阳诸家言论。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论性散文专集。成书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

《吕氏春秋》

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刻舟求剑》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刻,刻画,做记号。求,寻找。

②〔涉〕渡。

③〔遽契(jùqì)〕迅速刻上记号。遽,立刻,迅速。契,通“锲”,用刀刻。

④〔是〕这里。

⑤〔止〕停止。

⑥〔行〕行驶,移动。

⑦〔若〕像。

⑧〔惑〕糊涂。

【译文】楚国有一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中,他马上在船沿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落的地方。”船停止后,他从所刻的记号处入水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很远了,然而剑却不会随船移动,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过糊涂了吗?

字数:342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55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