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刚峰宦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刚峰宦囊》
明·周晖2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3,同乡宦南京者4,惟户部苏民怀一人5,苏检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6,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 王司寇凤州评之云7:“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8。”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9,能加于此评乎? 1刚峰:海瑞,号刚峰,明朝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宦囊:做官积蓄。2周晖(生卒年不详):明朝人,字吉甫,有《金陵琐事》等。3都御史:御史台的长官,负责监察百官。4宦:做官。5惟:只。户部:官署名,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6葛(ge)布:葛草织成的布。端:两丈。7王司寇凤州:即王世贞,司寇,古代掌刑狱之官,后世成为刑部尚书或侍郎的别称。凤州,王世贞,号凤州,官至南京刑部尚书。8不立党:不结党营私。9谀:赞美。 【析点】 海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居官期间严惩贪污,平反冤狱,至今,民间还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红袍”等传说。他的故事,也一再被搬上舞台,至久不衰。 《刚峰宦囊》则从一微小的角度表现了海瑞的清正廉明。海瑞“卒于官舍”,身后之物仅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仅此三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海瑞两袖清风的崇高形象已历历如绘。继此精炼的叙事之后,作者顺势对海瑞正面展开了评赞:“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出语亲切、平易,崇敬之意,如飞泉喷涌。但作者仍觉其意未尽,于是转述了王凤州的九字评语,清廉之外,更赞其全人。此九字,有史实为依据,决非侈言耸听:海瑞曾上疏尖锐地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几乎招致杀身之祸;也曾受人排挤,革职闲居十六年。但他并不“悔过”,复官后仍旧刚正清白,铁面无私。“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九个字的确“断尽海公生平”,超过“千万言”的颂谀之辞。他自号“刚峰”也毫不为过。在我国,古来即有“盖棺论定”之说。本文若作为对刚峰海公“盖棺”后的“论定”,恐怕比皇帝赐予他的谥号“忠介”,更具体,更感人吧。 《刚峰宦囊》都御史刚峰海公②,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③、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④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金陵琐事》) 注释①宦囊——做官的积蓄。②都御史刚峰海公——海瑞,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嘉靖举人,曾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右佥都御史,任职期间直言敢谏,力主严惩贪污。③葛布一端——葛麻布一块。④凤洲——王世贞,号凤洲,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故以司寇称之。司寇乃古刑狱之官,后以之为刑部尚书或侍郎之别称。 赏析这篇短文首先映入读者眼底的有如一个特写镜头:海瑞死了,一个同乡来为他检点遗物;遗物——竹笼一个,内装俸金八两、葛麻布一块、旧衣几件。 场面是如此之冷清,甚至凄凉。 遗物是如此之少!宦囊是如此之微薄! 真可谓为官一生,身无余财,两袖清风! 标题云“刚峰宦囊”。这宦囊,正是作者精心选择的表现人物的角度,也是全文“神光所聚”的“文眼”。因为,这宦囊就是铁的事实,无声的证据。据此,就可以为海瑞盖棺论定了:他是一个廉洁自守的清官!“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 作者赞扬海瑞,用事实说话,也用同代人的评论作证。王风洲对他的九字评语正好和他遗物的微薄相吻合,这就进一步证明他的行为无伪饰。说他“不怕死”,说明他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升降,连生死都可置之度外;说他“不爱钱”,说明他不会巧取豪夺、收受贿赂、徇私舞弊;说他“不立党”,说明他不拉帮结派、培植亲信,以文过饰非、排挤打击陷害正直之士。王公这“三不”之评真“断尽海公生平”,是为海瑞画了一幅廉洁无私的画像,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足为官鉴。今日为“官”诸公倒可至此镜前照一照,自身面目如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