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韵文:汉六朝赋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韵文:汉六朝赋选》

《中国韵文:汉六朝赋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伯顿·沃森译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于1971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中国译丛代表作之一。
译注者选编了自战国宋玉到南周庾信等13位辞赋家的13篇代表作品。依次为宋玉的《风赋》、贾谊的《鹏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向秀《思旧赋》、潘岳《闲居赋》、木华《海赋》、孙绰《游天台山赋》、谢惠连《雪赋》、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以及庾信《小园赋》。
为把中国赋介绍给西方读者,沃森教授首先以通俗语言解释了赋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介绍了赋产生、发展、兴盛、衰落的全过程,并探讨了赋同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特点的异同处。为更好地理解赋,沃森将上述代表各不相同风格的各个时期的作品译成英文,并加了简明扼要题解和注释。
译注者指出,赋是中国文学中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是以诗的格式而成的“韵文”。司马相如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这样一位赋作大家,其风格不同于在他之前的作家,是汉赋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子虚赋》里已有大量的景和物的描写。从各方面看他事实上都是一个创新者。在他的汉赋中,题材涉及到诸如狩猎、宫廷、京城盛典、山、水、鸟、兽、花、木、美女、乐器、旅行、思旧等各个方面。后代诗人都可从中任借一景物作为自己一首诗中的主题的。因此他深受包括武帝在内的同代及后代人的赞赏。贾谊《鹏鸟赋》略早于《子虚赋》,也是早期赋中的重要者。虽然他有竭力阐明总的哲学原则的趋向,但其出发点还是个人经历和困境的写照。汉代大哲学家杨雄把司马相如当作自己的榜样,用他的手法描写皇室狩猎的盛大场面。公元二世纪的张衡虽然承袭了斑固等前辈的传统,但对两都的描写眼界更开阔,气势更磅礴,有一定的现实性。
本书中选编的赋多属于汉代或汉以后的作品。王粲的《登楼赋》作于远离京都的长江上游地区,抒发一位孤独游客悲伤与挫折的悲愤。曹植的《洛神赋》却与上述的现实主义潮流背道而驰,但在超自然的非凡想象力和形象化中又含有真实的成份。向秀的《思旧赋》和潘岳的《闲居赋》正如赋名所示,涉及个人生活及作者对往事的缅怀。孙绰的《游天台山赋》遵循早期游览作品的风格,但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即虽然赋中的游览情况在现实世界中也有,但很容易辨别出这是作者想像中的东西。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中采取记游形式,将山水同仙佛的宗教哲学思想合二为一了。
木华的《海赋》是不同于上述赋的汉以后的作品,无论从描写手法及被描写对象来说都比司马相如时代的辞赋家大大进步了。谢惠连的《雪赋》也属于典型汉末六朝作品,设置了一个新奇的富有诗意的虚构背景,从结构上与宋玉的《风赋》使用的铺陈与丰富的想象手法类似宋之后的虚构手法,这说明对后世作家的影响程度。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是两篇情调更为低沉的作品。前篇写对失去人间荣耀的思索,这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常见题材。后一篇也是六朝后期常见的离别主题,是一幅反映包括情侣、武士、兵丁以及官吏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士离别时的令人压抑的自然环境和忧郁心情。庾信的《小园赋》是本书中选择的最后一篇作品,又一次把赋恢复到先前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个人情感的媒介作用阶段。
赋是一种难以处理好的文学体裁,作者必须判定是否需要在赋前加序或序文应占的篇幅以及主题、结构等问题。然而这种文学体裁却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并丰富了这个文学遗产。

☚ 汉魏晋南北朝诗选   六朝诗论 ☛
000020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