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千零一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旧译《天方夜谭》。早期手抄本的流传,约在8至9世纪;在埃及的定型本,约产生于16世纪初。故事的来源,一般认为是在古波斯民间故事基础上,逐渐吸收印度、埃及等国的传说,不断丰富充实而成。叙述古代东方萨桑国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用连续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的兴趣,使国王终止了日娶一女,日杀一后的残酷行为。在这一千零一夜连续讲述的故事里,内容广泛,有历史的,有冒险的,有恋爱的,有神魔的;背景广阔,时在埃及,时在巴格达,时在法兰西,时在中国;人物多样,有天仙精怪,有国王大臣,有富商巨贾,有庶民百姓,有三教九流;艺术性强,想象奇妙瑰丽,穿插惊心动魄,描绘丰富多采,语言通俗晓畅。这些故事和人物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文化、历史、宗教、语言、艺术、民俗的珍贵资料。高尔基曾称誉它是全世界民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但也混杂了不少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思想价值。 《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古阿拉伯人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6世纪左右。《一千零一夜》在我国被称为《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书中的故事又都是夜晚讲述的,所以称为“夜谭(谈)”)它是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有的故事可以追溯到6世纪左右。究其来源,大体有3个部分:一是波斯故事集《赫左尔·艾夫萨乃》(意为“一千个故事”),这部分是本书的基础,来源于印度,本来是梵文,3世纪时译成古波斯文,数百年后译成阿拉伯文;二是来自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拔斯朝时期流行的故事,也称为“巴格达故事”;三是来自埃及麦马立克王朝流传的故事。直到16世纪,全书才逐步定型。这些故事并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收集、提炼、加工而成,它们是这个地区阿拉伯、波斯等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纳训翻译的《一千零一夜》,以及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李林编译的《一千零一夜》均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相传古代有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他平生喜欢打猎,当他外出打猎时,王后和宫女就背着他同奴仆们一起到花园里吃喝玩乐,唱歌跳舞,一直到太阳落山,才意犹未尽地回去。国王发现后,非常气愤,于是把这些人统统杀掉。从此,他开始讨厌妇女,并存心要报复她们,每天娶一个妻子过夜,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他的残暴行径引起了老百姓的极度恐慌,年轻女子不是被他杀死,就是随家流亡他乡,整个城市十室九空。担负着为国王搜寻年轻女子的宰相,经常为找不到女子而一筹莫展。一天,他正为没能找到青年女子,不能向国王交代而发愁时,他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女子,自愿嫁给国王。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女儿送进宫,山鲁佐德通过每夜讲很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国王,每当讲到最精彩的地方,也正是天亮的时候。白天,国王要忙着处理政事,只好不杀她,晚上再继续听她讲故事,山鲁佐德就这样夜复一夜地讲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赦免她及她全家,愿与之白头偕老。萨桑国从此国运亨通,老百姓又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 山鲁佐德的故事神奇美丽,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巧妙,扣人心弦。像《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而曲折的人神相恋的故事:银匠哈桑一心要学炼金术,被人所骗,把他遗弃在一座荒山上,为了求生,不得已从悬崖上跳下来,结果幸免于难。他看到一座漂亮的宅院就走进去,在这里,他认识了某一国王的7位公主,并与7公主结为兄妹。一天,公主们要外出,临行前告诉他千万不能进某一道门。公主们刚一走,哈桑由于好奇就打开了那道门,看见由10只飞鸟变成的10个仙女,哈桑看中了买娜伦·瑟诺玉,相思成疾。后来,在义妹七公主的帮助下,他偷走了买娜伦·瑟诺玉的羽毛衣服,使她不能飞翔,于是两人成亲。哈桑把仙女带回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妻子在3年中为他生了两个儿子。有一天,哈桑离家远行,瑟诺玉思乡心切,用计从婆母那里骗出羽毛衣,化作飞鸟,驮着两个儿子飞回瓦格岛去了。哈桑回来后,悲痛欲绝,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经过7道深谷、7个大海和7座高山,穿过稍不留神就致人死地的飞禽地带、走兽境界和鬼神地区,来到瓦格岛,见到了亲人。可是瑟诺玉的父亲神王及姐姐都反对她嫁给凡人,在仙人的帮助下,哈桑得到了仙杖和头巾,仙杖可驱使神鬼帝王,头巾可以隐身。哈桑凭着这两件宝物,救出了妻子和儿子,回到家乡巴格达,重新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一直白头到老。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贫穷的阿里巴巴以砍柴为生,一天,他在山中砍柴,正好碰到一伙打劫归来的强盗,发现了他们贮藏珍宝的山洞,他搬回了几袋金币。他的哥哥卡西木硬逼着阿里巴巴说出金币的来源和打开宝库的方法。卡西木带着10匹骡子到山洞去拉珍宝,装好金币正要回家时,突然忘记了开门的暗语,强盗回来后,把他剁成了肉酱。阿里巴巴到山洞把哥哥的尸体运回来了。强盗派人进城打听阿里巴巴的住处,聪明能干的女仆麦尔吉娜把周围住户都划上了相同的门牌号,强盗要追杀阿里巴巴的阴谋破产了。强盗头子化装成商人,把37个强盗装进油罐,运到阿里巴巴家中,准备相机行事,但他们没有逃过麦尔吉娜的眼睛。她镇定自若地烧沸了油,然后倾注到各个油罐中,将37个强盗全部烫死,强盗头子翻墙逃跑了。强盗头子不甘心失败,一心要报仇,又装做商人来到阿里巴巴家,准备利用吃饭的时候用匕首刺杀阿里巴巴。但又被麦尔吉娜识破,她在跳舞的时候,巧妙地把强盗头子杀死了。 知名篇章 下列文字选自《阿拉丁神灯》,作品运用浪漫主义幻想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神灯就是阿拉丁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工具。阿拉丁母子在借助神灯的魔力时,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勇敢、正直、善良和质朴的品德。 阿拉丁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照样让灯神帮他准备了进宫所需要的一切:名贵的金银财富,美丽的女仆,强壮的侍卫。当阿拉丁出现在大街上时,立刻引起了全城的轰动。阿拉丁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上穿着华丽的丝绸,显得十分高雅得体;女仆手里捧着闪闪发光的珠宝;侍卫们气宇轩昂。人们争相观看,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过来,赞叹不已。阿拉丁看到这种场面,命令侍卫们把金币撒向围观的人群,更是博得百姓轰然喝彩。瞬间阿拉丁便已名动全城。 皇帝也很快知道了这一切,他派文武大臣到皇宫门口迎接阿拉丁的到来。不一会儿,阿拉丁和他的队伍来到皇宫,皇帝一见阿拉丁是一位相貌堂堂的英俊青年,心里就有几分喜欢。经过交谈,皇帝发现阿拉丁机智、谈吐高雅、博学多才更是高兴。正当皇帝准备当众宣布他和公主的婚事时,宰相站出来说道: “陛下,微臣认为公主住在宫殿里才符合身份,请陛下让这位年轻人在三天内准备一座宫殿再来迎娶公主。”原来,宰相还没有死心,他还想阻挠阿拉丁和公主的婚事。阿拉丁立刻就明白了宰相的用意,不等皇帝有所表示,就对皇帝说:“我愿意用最短的时间造一座宫殿用以迎娶公主。”皇帝当然十分高兴,大摆酒宴,款待阿拉丁。 当晚,阿拉丁回到家中拿出神灯,擦拭了一下召来灯神。他对灯神说:“我命令你尽快在皇宫旁边造一座豪华的宫殿。”灯神领命而去了。第二天清晨阿拉丁刚睁开眼睛,就看见灯神站在旁边。灯神说:“尊敬的主人,宫殿已经造好了,请您过去看一下吧。”虽然阿拉丁已经见识过灯神的威力,可当他来到刚建好的宫殿前时,他还是吃了一惊,宫殿太壮观了。阿拉丁立刻去请皇帝来参观。当皇帝带着大臣们来到时,他们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夜之间造好如此巍峨壮观的一座宫殿,这样的事情,连听都没听说过啊。当他们走进宫殿时,更加赞不绝口了,宫殿里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用名贵的大理石建造的,地上铺着精美的波斯地毯,房间里是豪华家具,到处都是宝石做的装饰品。宫殿的后面是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园中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皇帝和大臣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皇帝高兴极了,他下令当天晚上就为阿拉丁和公主举行婚礼,全城庆祝。 于是,在新落成的豪华宫殿里,一对新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婚后,阿拉丁和公主互相恩爱,他们经常施舍穷苦百姓和孤儿寡母,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选自《一千零一夜》,李林编译,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勤劳刻苦的人富有,懒惰迟钝的人就贫穷。 世间的一切虚伪,正像过眼云烟,只有真理才是处世接物的根据。虚伪的黑暗,必为真理的光辉所消灭。 ……严守秘密是一个人的美德,同时也是保护自身的法宝。 阅读指导 《一千零一夜》是中世纪阿拉伯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作品中对渔夫、仆人、木匠、理发师、普通妇女一类的劳动群众进行了充分肯定。作品的语言民族化、通俗化、口语化,作品的色调具有阿拉伯市井生活的特征,这些都是鲜明人民性的体现。通过对劳动人民优良品质的歌颂,指出了人生所应有的生活理念和人生追求,以及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一千零一夜》以山鲁佐德讲故事为线索,通过这条线索全书形成了一个框架结构,再把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故事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框架结构,运用起来既灵活简便,又利于保存和补充新故事,是东方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创造。《一千零一夜》共有主要故事134个,但在这些故事中还有故事,如《驼背的故事》中既有驼背在裁缝家里吃饭被大鱼刺卡住喉管鲠死的故事,还有皇帝过问此事时基督教商人、总管、犹太医生和裁缝对皇帝所讲的故事。在裁缝所讲的故事中,有理发匠的、理发匠5个兄弟的故事,共有6个故事,这些故事形成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虽然内容庞杂,情节结构变化多端,但它不会使讲者和听者感到茫然无措,这主要得力于《一千零一夜》中故事线索的单一。这种源于《一千零一夜》的框架结构,后来为许多作家所采用。这种框架结构诚如叶绍钧所说:“虽然全集是一个大故事,但是我们若截头弃尾,单单取中间包蕴着的最小的一个故事来看,也觉得完整妙美,足以满意;这譬如一池澄净的水,酌取一勺,一样会尝到美甘的清味。” 阅读建议 《一千零一夜》的阅读,重点要掌握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故事的框架结构。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二是故事情节离奇突兀,变幻莫测,情节的传奇性是作品浪漫主义特色最突出的表现。框架结构即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方式。 《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或译《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故事集来源有三:古波斯文的《赫左尔·艾夫萨乃》(意为“一千个故事”);伊拉克的阿拔斯朝时流行的故事;埃及麦马立克朝时的故事。多数学者认为其故事约在8世纪中叶流传,到16世纪编辑成书。故事集名称源于此书引子: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痛限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以为对女性的报复。宰相之女山鲁佐德为救无辜,甘愿嫁给国王,以每夜讲故事留下悬念免遭杀戮。故事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悔悟并与山鲁佐德白首偕老。《一千零一夜》内容包罗万象:神话寓言、格言谚语、宫廷趣闻,爱情故事无奇不有,人物三教九流:天仙精怪、国王政客、农夫乞丐各具形态。《渔夫和魔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歌颂了善良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等描述了海上冒险的离奇浪漫,《洗染匠和理发师》则反映了古代阿拉伯经济活动。书中许多故事嘲讽昏庸无道的统治者,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奇妙大胆的想象。大故事套小故事曲折生动的形式,使此书在阿拉伯乃至全世界广泛流传。迄今发现最早此书抄本,为1949年美国学者在埃及古代书籍里发现的两页古抄本残篇,被认为是9世纪的抄本。18世纪初法国人加朗把此书译成法文出版,而后欧洲出现了各种文字译本。我国最早的选译本为1903年出版的《海上述奇》和1904年刊行的《侠女奴》,影响较大的为1957年后出版的纳训选译包括86个故事的三卷本。此书对世界各国文学响深远,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名著在风格、取材、创作手法上都或多或少受到《一千零一夜》的影响。高尔基在此书俄译本序言中评价这部民间故事集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一千零一夜》 古代阿拉伯著名短篇小说集。中国古书中称麦加为“天方”,后来,“天方”泛指阿拉伯,故《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谭”即“谈”)。这部书以波斯童话为蓝本,不断增添阿拉伯、印度、希腊、埃及以及其他东方民间故事而成。本书初稿成于10世纪,到16世纪最后定型。故事虽然多数带有神话色彩,但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有的反映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有的描写航海历险,有的还提到中国。该书语言生动,想象力丰富,流行于全世界。 《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阿拉伯著名故事集。按书中所述是萨桑国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姐妹向残暴的国王讲述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这是出于全书结构的需要而虚构的楔子,实际上它是古代阿拉伯地区人民口头相传、经过千余年的不断加工润色而成的民间故事集。包括大小260余个故事。 故事集内容丰富。通过曲折变幻的故事情节,神秘莫测的东方色彩,广泛而生动地展现了古代阿拉伯的社会生活画面。从各个不同角度表现阿拉伯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愿望和阿拉伯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有反映当时的黑暗现实,抨击黑暗势力的故事,如《戴黎兰和载玉乃白母女俩的故事》、《努伦丁和艾尼西的故事》;有表现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聪明才智和美好理想的故事,如《朱尔德和他两个哥哥的故事》、《女人和五个追求者的故事》;有描叙恋爱婚姻、妇女的坚贞及其不幸的故事,如《尔辽温丁·艾彼·沙蒙特的故事》、《艾奈斯和王丽都的故事》;有描写航海经商的冒险故事,如《航海家辛伯达的故事》;有解释宗教教义、宣扬宿命论的故事,如《隐者的故事》、《铜城的故事》。书中主要是民间故事,此外还有许多格言、谚语、童话、寓言、神话,还穿插了一些优美的抒情诗、尖锐的讽刺诗。书中人物上自帝王贵人,下至乞丐奴仆,还有仙魔精灵,应有尽有,组成一个五光十色的万千世界。 书中的故事大都寄现实于浪漫的想象之中。或将现实高度夸张,或者把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显现出来。飞毯在空中自由飞翔,七根白猫毛治愈公主的疯病,使男人变成女性的女人泉,伸手能探取食物的鞍袋等的描写都体现了这一点。把夸张与想象、幻想与理想糅合在对现实的具体描绘中,故事神奇而不显得怪诞,既有吸引读者的魅力,又能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故事集采用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节外生枝,枝外生枝,把许多故事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故事体系。故事演进中经常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人物刻划的对比,仙界魔境的对比,甚至故事标题都以对比醒目。故事的语言通俗流畅,富于表现力。高尔基赞它为民间文学“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