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季节包工〉一文按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季节包工〉一文按语 《〈季节包工〉一文按语》这是毛泽东1955年12月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的《季节包工》一文写的按语。《季节包工》原题为《镇宁县马鞍山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推行季节包工的》,原载1955年4月4日《贵州工作》第70期。作者为中共贵州省镇宁县委工作组,写于1955年3月10日。毛泽东将题目改为《季节包工》。文章介绍说,贵州省镇宁县马鞍山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扩社后由于缺乏经营管理大社的经验,曾一度出现混乱现象,实行临时小包工以后,生产逐步转入了正常。县里开了合作社主任的联席会议以后,该社在临时小包工的基础上进行了季节包工的工作。他们在实行季节包工过程中认识到临时小包工有优越性,但也存在缺点:(1)合作社大,户数多,临时包工时间短,活路少,跟不上,往往出现脱节的现象。(2)田地数量多,而且分散,包一次工很困难。(3)临时包工使干部忙碌,抽不出时间去做其他工作,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4)会议多,天天评分、包工、记帐,耽误了社员的睡眠,影响了社的生产。这些问题,只有实行季节包工,才能逐步地得到解决。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季节包工的具体做法是:(1)经过民主讨论,确定今年第一次包工时间为1月到5月。(2)在制订全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计划以后,根据措施计划,评出各种活路所需要的工数和工分。(3)各队的耕作区,经过社管理委员会的讨论,除了个别因为劳动力、技术和所耕种的田地不能适应,作了适当调整以外,基本上仍然是按原来的固定了下来。实行季节包工以后,出现新气象,表现在:(1)发挥了生产队长的积极性,克服了队长的依赖思想,转变了社管理委员会的包办作风。(2)社管理委员会把整个季节的计划包给队以后,生产队根据计划和队内的劳动力情况,安排了短期生产,这样工作就主动了。(3)通过季节包工的推行,提高了社员的政治觉悟,促进社员树立了集体主义的思想,提高了社员的生产情绪。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的按语中,强调了县一级领导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重要性。同时,对镇宁县马鞍山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临时包工的基础上实行了季节包工制的做法,表示了肯定。看来,包工、包产等问题,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就提出来了,许多地方也实行了包工、包产的责任制。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一些文章的按语中,肯定了包工包产的经验,除本篇文章提到的以外,他在《〈安广县四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固定生产队和实行包工包产的经验〉一文按语》等文章中,也认为包工包产是可行的。后来在一些地方实行包产到户,以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看来都是实行责任制的形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责任制形式,是与目前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农民的思想觉悟水平相适应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八中全会,肯定了继续保存与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完全正确的决策。按语全文共240字,载《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下册。 ☚ 〈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一文按语 〈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一文按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