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痣”和“肝掌”
“蜘蛛痣”是一个红色的痣,其上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许多辐射状细发形的小支,长约0.5~2厘米,形状似蜘蛛。痣的结构是一个小动脉及其细枝,大者可见到搏动,用细棒压迫其中心点可使整个痣消失,解除压迫又可复现。常见于面部、颈、上胸、肩和上、下臂。“肝掌”是手掌发红,或手掌两侧和手指末端的指腹部呈红斑状,加压后则退色。“蜘蛛痣”和“肝掌”产生的原因某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增高和肝功能减退有关系。当肝脏功能减退时,消除雌激素的能力减弱,致使血液中的雌激素增加,导致周围的小血管扩张,从而产生“蜘蛛痣”和“肝掌”。
“蜘蛛痣”和“肝掌”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损伤患者。患急性肝炎时也可暂时出现,以后随着肝功能的改善而消失。“蜘蛛痣”也可见于正常人和孕妇,或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维生素B族缺乏患者。“肝掌”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及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因此,不能说凡有“蜘蛛痣”或“肝掌”者,都是肝病患者,也不能据此来判断疾病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