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刚”环把玉杯
明。通盖高10.5厘米,口径6.8厘米。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土。北京首都博物馆藏。青玉琢制,上有黄色浸痕。杯呈圆筒状,上附大于杯径的盖,下承以三个兽首足。器盖中央有一蘑菇形纽,沿边缘各等距1/3处琢出一蹲狮,其间为隐起的兽面纹。盖沿以云纹为边饰。器身卧蚕纹为地,上隐起夔凤和螭虎纹。杯腹靠上部做一环形耳,其上有凸雕的象形纽为饰。环形耳下有阳文篆书〈子刚〉两字,此玉杯造型厚重端庄,集各个时代古玉的流行纹饰为一体,风格古朴。尤其难得:它是一件带“子刚”款的玉器,这在明清墓葬出土物中是不多见的,为传世文物中“子刚”款玉器的鉴定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依据。陆子刚见“‘子刚’戏婴纹玉方壶”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