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大司农”铜斛
东汉。通高22.4厘米,口径37厘米。容20400毫升。相传1815年河南睢州出土。上海博物馆藏。“斛”,量器名。此斛用铜制成,作圆桶状,圆口,直壁,平底,上口及底部略侈,腹壁中部有对称短圆柄,腰部围三道弦纹,近柄处有镶检封之用的小方框,上无铭文。口沿、底沿皆阴刻相同铭文一周:“大司农以戊寅诏书,秋分之日,同度量,均衡石,捔斗桶,正权概,特更为诸州作铜斗、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用齐七政,令海内都同。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大司农曹祾,丞淳于宫,右仓曹椽朱音,史韩鸿造。”共计89字;器壁阴刻“阳安”二字。“大司农”是掌管财政经济的官职。“阳安”东汉属豫州汝南郡。此量由大司农、丞、右仓曹等各级官吏监制,发至阳安县使用。“光和”为汉灵帝刘宏年号,“光和二年”即公元17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