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制”珐琅彩芙蓉雉鸡图玉壶春瓷瓶
清。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珐琅彩又名“瓷胎画珐琅”,是由清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坊的画师设计制作。采用自炼或西洋的珐琅料,按指定样稿在烧成的白瓷上作画,然后入窑烘烤而成。始烧于清康熙时景德镇窑,雍正、乾隆时技艺更进一步,所制成品专供宫廷使用。此瓶线条柔和,造型富于雍容华贵之气。瓶颈以蓝彩饰蕉叶纹两层,空隙处填绿彩。瓶腹为主题纹饰,以钩斫法画出巨大的坡石(先钩出山石的轮廊谓之钩,用形如斧斫的皴笔画出山石的纹路谓之斫)。山石的明暗凹凸明显,充满立体感。以花鸟画的细腻笔法画两只彩色雉鸡,设色鲜艳,姿态生动,将雉鸡身上细小绒毛的质感也表露无遗。雉鸡旁衬有一株芙蓉,色调柔和清新,一展其旺盛期的娇姿美容。此图画面生动,充满生机,似为晴朗之晨的花园景色。近处的花、鸟、石清晰可辨,稍远处的花草似蒙上一层轻纱般的薄雾,红花绿叶仅隐约可见。瓶体的一侧有墨书“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引首章为<春和>,后钤<翠铺>、<霞映>两印。底有“乾隆年制”款。这类图画的珐琅彩器多见于碗,用于玉壶春瓶的极为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