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个口号”的论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两个口号”的论争 “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发生在1936年上半年的“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这是革命文艺界内部关于文艺为抗日战争服务问题的争论。1935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促进了抗日高潮的到来。1936年初,周扬等人为了克服“左联”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号召各阶层、各派别的作家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创作抗日救亡的文艺作品。茅盾、郭沫若等许多作家曾撰文支持这一口号。但在“国防文学”的宣传中,也存在着以题材画线,非“国防文学”即“汉奸文学”,以及否定统一战线中存在着斗争等缺陷。鲁迅注意到这些情况,与胡风、冯雪峰等于6月初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作为对左翼作家的要求和对其他作家的希望。鲁迅指出革命文学“决非放弃它的阶级的领导责任”,并批评了把写作国防主题的作品作为联合的条件的论调。鲁迅的这些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统一起来的主张,既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又维护了统一战线中的原则立场,对推动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运动非常必要。当时革命文艺界曾围绕这两个口号展开了一场广泛的论争,但双方的某些文章也夹杂着无原则的意气之争和小团体倾向。不久,两个口号之争逐渐缓和,终告结束。1936年10月,文艺界各方面代表人物共同签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文言复兴运动 诗歌朗诵运动 ☛ “两个口号”的论争 “两个口号”的论争lianggekouhao de lunzheng发生在1936年的“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之间的论争。它是抗日战争前夕,左翼进步作家内部就如何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展开的一场论争。 ☚ 苏区文艺运动 抗战文艺运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