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upanishad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Upanishad

奥义书,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音译“邬波尼煞陀”。原意为“近坐”,引申为“师生对坐所传的秘密教义”;亦称“吠檀多”(Vedanta),意即“吠陀的终结”。奥义书是婆罗门教的古哲学经典之一,吠陀经典的最后一部分,约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成书。其中心内容“梵我同一”和“轮回解脱”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共同哲学基础。是附在森林书之后解释吠陀奥义的一类书籍。最早的奥义书约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5世纪之间。奥义书是印度最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现在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 种之多,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后来印度哲学的基础。在哲学方面,奥义书特别注意实在的性质。关于独一至高存在本体的概念逐渐形成,以知识为求得与之融合为一的途径。《奥义书》(Upanishad) 是印度古代哲学典籍,《吠陀》的最后一部分,数量约有200 多种。这里不能不先说一下《吠陀》(Veda)。《吠陀》是印度上古时期的文献总集,是印度宗教、哲学、文学、文明的基石,历来被认为是印度教最古的经典。作品产生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前,最晚约在公元前6世纪。“吠陀”本义是“知”“知识”。有广、狭二义:狭义指最古的4部集;广义指4部本集及附加文献。其附加文献主要包括由散文写成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吠陀》包含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史迹和文学创作,为研究人类文明进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印度被尊为圣典。据说佛教的思想亦是缘于《奥义书》,而佛陀是应用了他的大智慧将《奥义书》的哲学义理升华与精减了。从巴利文献看来,许多佛陀的对话都是一种“隐藏的哲学”——仅扼要地勾出佛陀思想的大概,烘云托月,言有尽而意无穷。比较起来,奥义书显得更有组织、更系统。但是佛教各学派从原始佛典所得的启示却较奥义书所产生的学派从奥义书所得为多,从思想的传承看来,佛教并不是一个单一思想的系统,而是许多思想系统的母体。佛教不会因为思想基础的不同而排斥那些合理、正确的思想。我们应该对印度哲学之发展有一正确而丰硕的认识,不应该忽视佛教与奥义书的差异,甚至于佛教本身内在思想的流变亦应重视。如果我们回顾检视奥义书与佛教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过程,则不难发现上述的看法应是正确的。《奥义书》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 世纪左右,较晚产生于公元后。较早的《奥义书》有《广林奥义书》《歌者奥义书》《他氏奥义书》《由谁奥义书》等。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颇受印度几百年间许多思想家的喜爱和广泛流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