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壮语音译。壮族女巫称谓。亦称“都雅”。意为“巫婆”、“鬼婆”。流行于广西。其年轻时常被推选为“囊海”(扮月姑),到中老年后就自称能通鬼神,附近民妇遂带着米、钱、鸡等来向其问卜,久之便成为职业或半职业的女巫。作法时,焚香请师,头盖头巾,口中呐呐作语,自称鬼神附身,然后开口问来者所卜何事,边问边探索来者的意图,再判断所卜之事如病人触犯何方鬼神,需要杀多少牲畜,以求神解脱等。说完,其家人用柚子嫩枝蘸入其事先准备好的一碗水,洒在雅身上,并呼唤她的名字,雅便苏醒还原为常人。此俗全属迷信活动,来源已无从考察,可能与古代“越巫鸡卜”有关。 苏与勒苏(壮文版)民间长诗。流传于广西来宾、柳江等县。韦文俊、韦以强搜集整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2年6月出版。“”是壮语meh的音译,“母亲”之意。“勒”是壮语lwg的音译,儿子之意。“苏”是壮语suh的音译,儿子乳名。长诗叙述来宾县有个寡妇,只有个儿子勒苏,她辛辛苦苦把勒苏抚养成人,讨了媳妇,后来反被儿媳百般虐待,受尽苦难。她伤心至极,哭瞎了眼。她躺在床上边哭边唱,一直唱到气绝而死。这首长诗就是她所唱的唱词,原为五言勒脚体。它揭露和抨击了做儿子的不孝,反映了封建社会在私有制度下传统伦理道德的沦丧。 ☚ 板拢和板栗 唱秀英 ☛ 00003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