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m·弗里德曼的货币增加提高利率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M·弗里德曼的货币增加提高利率论

M·弗里德曼的货币增加提高利率论

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认为,仅从短期来分析货币数量增长与利率的变动是不够的,须从长期分析来作深一层的探讨。从长期分析来看,货币数量变动与利率的关系是由三种效应来展示的:一是流动性效应,二是收入或价格效应,三是价格预期效应。在这三个效应中,第一个效应有压低利率的作用,但第二个和第三个效应则有提高利率的作用。如果要了解货币变动对利率所产生的效果,上述三种效应均需加以考虑。
流动性效应最简单形式乃是一般教科书所说的货币数量与利率的关系,即货币数量愈多,利率愈低。这个效应称为货币数量变动对利率的第一效应。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压低利率的流动性效应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该流动性效应分析中隐含有一个假设,“即物价并不受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弗里德曼《影响利率的因素》载林昌义译《货币供需及总体经济模型》第186页台湾版)。二是由于假定了价格不波动。在现实经济中,货币数量增加必然会影响价格水平的波动,欲寻求货币数量变动的效应,应从名目货币数量变动追溯到实际货币数量的影响,现在把价格因素介入货币数量与利率关系之中,利率将如何变动?货币数量对利率的第二效应——收入或收入价格效应将回答此问题。收入价格效应系指,在流动效应作用下利率下跌,刺激投资繁荣,从而造成资金需求的增加,促使利率逐渐上涨的效应。依弗里德曼之意,货币需求增加抬高利率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收入的增加。由于利率下降的刺激,投资量的扩大,经过乘数作用成倍增加收入。二是价格上涨。利率下跌刺激投资扩大相应地增加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一方面增加生产资料销售者的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另一方面价格上涨也增加了商品交易需求的货币量。如果物价上涨的幅度和货币增长的速度并驾齐驱,则实际货币数量保持固定不变而仅名义货币量增加,若物价上升较货币增长快,那么实际货币量反而会减少。总之,在收入和价格的作用下,通过增加货币需求会使利率逐步上升。收入和物价变动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后,就会出现利率与货币增加同步进行增长的局面。
弗里德曼把货币数量对利率的第三个效应叫价格预期效应。它最初由费雪提出。费雪把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两种,他令名义利率为RB(B为债券),实际利率为RE(E为资产)、t年预期物价上涨的百分比为

换言之,市场的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预期的物价上涨率。倘若RE不变,预期的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名目利率也将跟着上升。当然,要准确预期价格上涨是不容易的,因为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存在一个时间滞后。而利率又追踪预期的物价上涨率,如果价格的变化是完全能够预知的,那么利率就会立即随价格上涨而提高,随价格下降而低落;如果价格的变化不能被人们充分预知,那么利率要迟后物价变动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变化,此时物价水平提高利率并不随之提高。
☚ A·H·汉森的IS—LM模型   M·弗里德曼关于“自然失业率”的思想 ☛
000023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