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龙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龙县

延安地区辖县。南以魏长城为界,同白水、合阳、澄城、韩城接壤,东北与宜川毗连,西靠洛川。县人民政府驻地石堡镇距延安市242公里,距西安市230公里。面积275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98万亩,草地78万亩,耕地14.6万亩。全县地域形似芭蕉扇。地势由黄龙山脉主脊向东西两侧倾斜,北部缓坡,山顶浑圆;南缘陡峻,岩石裸露;西部黄土梁塬,地形破碎;中部凸起,山峦叠嶂。海拔最高1783米,最低643米,县城海拔1100米。境内黄龙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形成天然分水岭,西侧水流注入洛河,东侧水流皆入黄河。沮水河、仕望河、石堡村及仙姑河是境内4条主要河流,均发源于黄龙山。其中石堡河最大,境内流程79.3公里,流域面积243.6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0.76亿立方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高气温36.9℃,极端最低气温—25.1℃。年日照2383小时。年降水量606.2毫米,54%集中在7至9月份。无霜期158天。主要自然灾害有:霜冻、冰雹、干旱、暴雨等。辖石堡、白马滩2个镇,界头庙、三岔、崾岘、小寺庄、瓦子街、砖庙梁、圪台、柏峪、红石岩、曹店、范家卓子11个乡,110个行政村,人口45664人,其中农业人口35599人。有汉、回、壮、苗、蒙古、土家族等9个民族,来自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黄龙山脉绵亘境内,县以山取名。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1975年在县城东窑门河水库库区出土的头骨化石,距今5万年左右,属晚期智人过渡类型,被中国科学院编号PA842,定名“黄龙人”。古为林区,明时徙民垦荒,清时分属临县所辖,无县制。到二十世纪30年代各地难民流落黄龙,垦田谋生。1937年11月6日,国民党政府农林部将甘泉、富县、洛川、白水、澄城、合阳、韩城、宜川8个相邻的边远山地收并成立“黄龙山垦区筹备处”,1938年1月1日改称“黄龙山垦区办事处”,1939年5月成立“国营黄龙山垦区管理局”,1941年2月又改为“陕西省黄龙设治局”。1947年10月2日解放,始设“黄龙县”。1947年至1950年归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辖,1950年划归陕北行署。1956年将观亭、刘庄、开府、岔口4乡划入宜川,洪福梁乡划入洛川。1958年11月撤销县制,辖区分别划入洛川、宜川、韩城等县,1960年9月15日恢复黄龙县制,隶属延安地区行署至今。县境北部的瓦子街,是解放战争中瓦子街战役的主战场。1948年2月28日,西北人民解放军在这里歼灭胡宗南主力近3万人,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胜利的基础。1982年在此修筑纪念碑,王震同志题写了“瓦子街战役烈士纪念碑”碑名。该县森林茂密,覆盖率62.7%,为全国平均数的6倍,居陕北之首,是全国8大防护林区之一。木材蓄积量700万立方米,主要有油松、侧柏、白桦、山杨、栎类等。草场载畜量为55万个单位,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林中有各种植物760多种,号称“天然植物园”。有黄芩、党参、茯苓、柴胡等中药材300多种,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400万元。有环颈雉、野猪、野羊、金钱豹等野生动物30多种。有野生和人工改造沙棘林15万亩,年产量700万公斤,其果汁维生素含量居水果之冠,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2.5%的脂肪酸。沙棘饮料,清香馥郁,酸甜爽口,经常饮用,可祛病补身,益寿延年。有野生和人工改造山楂林60万亩,年产量450万公斤。山地宽广、肥沃,宜农、宜林、宜牧,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好。北部为灰褐土,中部为褐土性土,南部为典型褐土和黑垆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是谷子、豆类;经济作物以烤烟、洋芋为主,油菜、葵花次之。1990年粮食总产20435吨;养牛13821头,养羊33099只;农业总产值4648万元。干果生产发展很快,尤以核桃、板栗、花椒闻名遐迩,曾远销日本。全县有核桃2.7万亩,年产量710吨,产值161万元;板栗5000亩,年产量110吨,产值30万元;花椒1.2万亩,年产量20吨,产值38万元。全县有工交企业17个,职工665人,工业产值530万元;乡镇企业554个,从业人员1244人,产值230万元。境内交通便利,公路通车里程101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33公里。全县13个乡镇,109个行政村通汽车。现有载货汽车80辆,年货运量5.2万吨,周转量481万吨/公里。全县有10个邮电局、所,邮程410公里,电话装机340门,县城已开通自动程控电话,电话线路长度287对公里。年报刊发行量200万份,邮电业务总量60多万元。全县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753个,从业人员178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47万元。有集市贸易市场9个,成交额400万元。黄龙山区原是地方病患区,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3大地方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1949年以后,3大地方病已基本控制。全县已建成人畜饮水工程263处,解决3.5万人、7500头大家畜的饮水问题。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0个,医务人员195名、病床117张。学校218所,教职工846人,学生由1700人增加到7793人。县城有影剧院、体育场、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体育设施。全县有招待所、饭店、旅社25个,床位625个,年接待宾客2.5万人次。199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976万元,国民生产总值5216万元,国民收入3966万元,财政收入40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26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811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