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una舍。
Karuna《科鲁娜》,泰戈尔1877年写的中篇小说。 序曲:富豪奥鲁普的独生女科鲁娜与父亲朋友临死前委托抚养的儿子诺伦德罗自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诺伦德罗进城上学后酗酒,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寻欢作乐,但他在家乡却倍受崇敬。奥鲁普死后,科鲁娜嫁给了诺伦德罗。 诺伦德罗不顾科鲁娜的竭力阻拦,去了加尔各答。他和社会活动家戈达多尔、作家绍鲁普等高谈阔论,扬言要把妇女从内室解放出来,从寡妇莫希妮开始。莫亨德罗与包办的不漂亮的罗焦妮结婚后就不上大学了。他冷落媳妇,对漂亮寡妇莫希妮情有独钟。莫亨德罗总在莫希妮打水的地方等她。但莫希妮不理他,使他很苦恼。但实际上莫希妮也喜欢他,就是害羞而已。莫希妮很愿意见到莫亨德罗,但出于羞怯不理他。他对家里人发火出气。 学者先生、小学教师萨尔博鲍姆的凶悍的夫人死后另娶,他不修边幅,在婚礼上大出洋相。莫亨德罗和戈达多尔暴风雨之夜摸到莫希妮的屋子,因碰翻瓦罐而泄露行踪,逃跑时丢了一只鞋,众人怀疑莫希妮。而戈达则在梦中演讲被莫家人打。众人知道了莫亨德罗的丑闻,都鄙弃他。只有罗焦妮关照他。他抱怨自己婚姻不如意,出走了。 学者先生与新婚妻子卡泰约尼沉浸在蜜月幸福中。新娘口若悬河,还说三道四,也对丈夫不忠。 诺伦德罗长期不归家,科鲁娜着急。诺伦德罗什么毛病都有,大家只瞒着科鲁娜一个人。他在加尔各答负债累累,为躲债才回来。科鲁娜病了,诺伦德罗却跑到加尔各答去了。因债台高筑又回来,喝酒,不吃科鲁娜挣扎做的饭菜,反而把她踢出屋门。诺伦德罗因负债入狱,科鲁娜卖剩余的首饰把他赎出。他出狱后依然花天酒地,还借绍鲁普和戈达多尔的钱。这两人看见学者和卡泰约尼的年龄差距太大,便打起了“解脱卡泰约尼”的主意。 科鲁娜生了个儿子,全靠奶妈博比照料这个家。诺伦德罗却把她踢出门。科鲁娜失去了为她干活和可以倾诉冤屈的人。 诗人绍鲁普喜欢上了科鲁娜,寝食难安,并把她写进诗里。迪尼从绍鲁普扔的纸片上、从科鲁娜的神色上嗅出了二人有好感的蛛丝马迹,他打算把此事透露给诺伦德罗。孩子病了,医生因科鲁娜欠费叫不来,学者和迪尼凑钱,医生才来,但孩子病重而死。诺伦德罗竟然打了学者。科鲁娜悲痛欲绝,迪尼却乘机向诺伦德罗说所谓她与诗人的关系。迪尼引诱诗人,一边带诺伦德罗去抓二人所谓约会。而科鲁娜完全是无辜的。诺伦德罗毒打科鲁娜,博比无法保护。科鲁娜被赶出家门。 学者的妻子卡泰约尼把首饰细软席卷一空和情人私奔。挑唆是非的迪尼带他找见卡泰约尼和她的情人,但遭到羞辱。他卖掉房子去迦尸苦度残年。 莫亨德罗出走,公婆和小姑子把责任全推到罗焦尼身上,说她气走了莫亨德罗。罗焦尼找到莫希尼,要她帮忙写一封信,她要去姐姐家住。 科鲁娜疲惫地、漫无目的地走,不料遇到诗人绍鲁普,如见毒蛇。绍鲁普大献殷勤,科鲁娜不感兴趣,但无可奈何地同意和他去西部。科鲁娜跟绍鲁普到了迦尸。她对绍鲁普异常冷淡,绍鲁普觉得白花了冤枉钱。他又劝她一同去阿拉哈巴德。不料在车站碰到学者,由于迪尼的挑唆,他扔下苦苦哀求的科鲁娜走了。科鲁娜走投无路。
Karuna慈悲,悲悯,慈爱,悲悯味。
Karuna悲悯味,产生于常情悲(Soka),它通过诅咒的折磨、灾厄、与心爱之人分离、失去财富、杀害、囚禁、逃跑、打击和落难等情由产生。 Karuna卡鲁纳,详见Dhananjaya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