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yakubja羯若鞠阇,或称卡瑙季(Kanoj),即曲女城,7 世纪戒日王建立的都城,7世纪玄奘取经曾来此地。《大唐西域记》卷五曾有说明,该书谓,往时都城称拘苏摩补罗(Kusumapura,华宫),王名梵授,生有千子、百女。时有一仙人,称大树仙人,居恒河侧。见王女来河滨游玩,遂起染着心,乃诣华宫,欲乞得一女。然王女等不愿嫁此一貌如枯木之仙人。时,王恐累及其国,乃送一稚女。唯仙人见稚女不妍而怀怒,乃以恶咒使其余之九十九女一时伛偻曲腰,因此而有“曲女城”之名。亦作羯若鞠阇(Kanyakubja),《佛国记》作罽饶夷城(Kanauj)。
Kanyakubja曲女城女子;等于Kananuja 坎努珈,婆罗门次种姓。 Kanyakubja曲女城。 知识链接 (1) 一般信息: 曲女城在恒河边, 在《往世书》里就有名。和现在的卡恼季为同一个地方。众友仙人就是曲女城国王迦迪的儿子。 (2) 曲女城的起源:从前有个大仙人叫库萨,和妻子维达尔必生了苦桑巴、库萨纳巴、阿苏塔拉迦萨和婆苏四个儿子。库萨派他们每人统治一个国家,因此他们每人建了自己的城市。苦桑巴建的城市叫侨赏弥,库萨纳巴建的城市叫玛厚达叶城,阿苏塔拉迦萨建的城市叫达摩兰尼亚,婆苏建的城市叫吉里卧拉贾。其中库萨纳巴建的玛厚达叶城以后被称为曲女城(瓦尔米基的《罗摩衍那·童年篇》)。 (3) 从玛厚达叶城到曲女城:库萨纳巴生了100个天女科里陀吉。有一次,这些美丽的天女正在森林里玩耍,风神伐由一下子爱上了她们。但天女们拒绝了风神的爱,风神一气之下诅咒她们驼背。这些姑娘们当场全部变成了驼背,从此此地就叫曲女城。当变成驼背的天女们回到皇宫时,库萨纳巴异常伤心。姑娘们哭着告诉了库萨纳巴她们的遭遇。当时有个叫卒力的仙人正在附近的森林里修炼,女甘达婆尤里弥腊的女儿索玛达嫁给了卒力,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梵授。梵授娶了这一百个姑娘,梵授往她们身上一点,她们马上恢复了往昔的美丽。库萨纳巴把女儿嫁出去后,便举行求子祭祀。梵天亲自出现在祭祀现场,保佑库萨纳巴生个儿子。儿子名叫迦迪,迦迪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众友,女儿就是贞信。后来女儿许配给了热西卡。迦迪和众友当了曲女城的统治者(见瓦尔米基的《罗摩衍那·童年篇》,第32—34章)。 (4) 那罗陀和曲女城:曲女城里有一个很大的湖。就在这里毗湿奴大神给那罗陀显身。参见词条Narada。 (5) 众友和因陀罗一起饮酒:众友和因陀罗在曲女城一起饮酒(《摩诃婆罗多·森林篇》,第87章,第17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