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kabir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Kabir卡比尔(1440—1518),生母是属于婆罗门种姓的印度教徒,养父是穆斯林。印度教虔诚派大师,宗教改革家,诗人,织工出身,生于瓦拉纳西伊斯兰教家庭。他幼年时拜当时的印度教大师罗摩南达为师。他吸取了印度教吠檀多派哲学和伊斯兰教苏非派教义,强调一神信仰,反对偶像崇拜和种姓制度,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他反对虚伪的宗教仪式,反对职业僧侣,认为念珠不过是木头做的,神像不过是泥塑木雕,罗摩和黑天不过是死去的人,吠陀、古兰经不过是空话,剃头匠、洗衣妇、木匠比僧侣更容易接近神。他追求真理,认为真理只有一个。因此,“神是唯一的,不管你把它当作罗摩和安拉都可以”。卡比尔宣称:“能升入天堂,不是靠斋戒和反复诵读祷词与教义;如若真理已被领悟,麦加寺庙的内室就在人的心里。把精神当作圣堂,把身体当作它周围的庙宇,把良心当作它启蒙的教师;抛却愤怒、疑惑与恶毒之心,让忍耐来表达‘五祷’(指伊斯兰教的拜功) 的真意,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有共同的上帝。”他的教义是一种泛神论,反对传统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以及迷信活动。他和伊斯兰教苏菲派圣人一样宣传平等、博爱思想,使虔诚运动有更为民主的特点,更有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双方群众的特点,因而遭到顽固的婆罗门的反对。卡比尔的折中主义观点旨在消除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对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