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j·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利率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J·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利率论

J·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利率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说:“利率乃是一种‘价格’,使得公众愿意用现金形式(货币形式)来持有的财富,恰等于现有现金量。”“假使这种解释是对的,则货币数量与灵活偏好二者,乃在特定情况下,决定实际利率的两大因素”。所谓灵活偏好是指利率与公众愿意持有的货币量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若用r代表利率,M代表货币量,L代表灵活偏好函数,则货币量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M=L(r)。这种函数关系表示,在设其他情况不变时,增加货币数量固可减低利率,但如果公众的灵活偏好比货币数量增加得更快,则利率不会减低。可见,利率是由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二者所决定的。
凯恩斯认为引起灵活偏好的动机有三个,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在这三个动机中,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吸收的货币,对利率反应不太灵敏。为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需求,只依赖于收入的多少,收入愈多,此动机所需的货币愈多。所以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是收入的递增函数。令L1表示这二种动机的灵活偏好函数,Y表示收入水平,则有L1=L1(Y)。相反,投机动机所吸收的货币,对收入水平的高低反应迟钝,但对利率却有较高的弹性,此动机随利率高低而变化,利率愈低,投机动机所需的货币需求愈多,利率愈高,投机动机所需的货币就愈少,故为利率的减函数。令L2表示投机动机的灵活偏好函数,r表示利率,则有L2=L2(r)。将这三种动机的灵活偏好函数综合起来,可得总的灵活偏好函数L为:
L=L1(Y) +L2(r) (1)
按凯恩斯之意,总的灵活偏好函数L就是社会的货币需求总量。与此相应,凯恩斯又令M1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需货币L1的货币供给量,M2代表为满足投机动机所需货币L1的货币供给量,则社会总的货币供给量M为:
M=M1+M2 (2)
由于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相等于货币供给之点,那么由公式(1)和(2)所得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便可得决定利率的公式(3)
M=M1+M2=L1(Y) +L2(r) (3)
上式(3)为广义的利率决定公式。依据凯恩斯投机动机的货币量才决定利率的观点,还可得狭义的利率决定公式:M=L2(r)。当然,广义上的利率决定还用图12—3来表示。在图中横轴表示货币供求,纵轴表示利率,货币需求曲线即流动性偏好曲线L=L1(Y)+L2(r)是一种从左向右下倾斜的曲线。货币供给线M为一条垂直线,它表示由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给完全无弹性。利率就由货币需求曲线L与货币供给直线M相交点所决定。

图12—3


1936年凯恩斯关于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的观点刚一发表,立刻遭到罗伯逊、霍曲莱和俄林等人的反对,出现了一场利率史上的大争论。反对派集中攻击凯恩斯忽视实物因素(如储蓄与投资),认为从资本方面看,实物因素对利率还是起主要的决定作用,1937年凯恩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利率理论的修正》和《“先前”的利率理论》两篇文章来回答反对派的批评。在这两篇文章中,凯恩斯提出了引起流动性偏好的第四个动机,叫金融动机。凯恩斯对金融动机的内容和作用解释比较含混,其主要内涵大致为:如果利率下跌,企业家将为未来计划的投资活动大量借款筹集资金。同时,消费者也将为预期的个人消费而进行消费贷款。这种由利率下降引起的额外投资和消费所增加的货币需求就称为金融动机。凯恩斯认为金融动机具有利率弹性,它同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一起构成灵活偏好函数,但在利率形成时,主要是具有利率弹性的投机动机和金融动机起决定作用。不少人认为凯恩斯提出金融动机,宣称金融动机所需货币的增加将影响投资和储蓄,是对他的对手的让步。这表明均衡利率还是要受实物因素影响。
☚ J·凯恩斯的储蓄投资恒等论   J·凯恩斯的余额说货币数量论 ☛
000022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