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讽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讽刺;讥讽;挖苦fěnɡcì jīfěnɡ wā·ku【同】 都是动词;都可以表示用刺激的话来笑话对方。 讽刺fěngcì讥讽;嘲笑 讽刺fěngcì〈动〉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揭露、批评、嘲笑人或事:讽刺别人│尖锐地讽刺。 讽刺fěngcì【释义】 讽刺指用夸张、比喻、反语、双关等方法,对不良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批评揭露或讥笑嘲弄。如:“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用反语“伟绩”“武功”,尖锐地讽刺了中外反动军队枪口对向妇女儿童和学生的残暴行为。 讽刺fěng cì动词。对落后、消极等不良现象予以揭露和嘲笑,多用于贬义。 讽刺(同)嘲笑 讥讽 嘲讽 挖苦 讽刺fěng cì用傍敲侧击的方法或开玩笑的口吻指摘别人缺点或错误: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二十·437)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天才,只是~世人太毒了些。(三八·882) 讽刺fěng cì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说明道理进行规劝:宝钗知是宝玉一时必不能舍,也不相劝,只用~的话说他。(九八·1267) 讽刺 讽刺以热烈的情绪、冷静的笔调揭示客观事物的各种矛盾,用含蓄的语言对敌或对落后的事物进行讥刺,以达暴露、贬斥目的的一种写作技法。讽刺原指以微言讥剌,《颜氏家训·教子》:“诗有讽刺之词,礼有嫌疑之诫。”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剌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作为一种写作技法被广泛应用于小说、戏剧和散文之中。鲁迅《什么是“讽刺”——答文学社问》:“一个作者,用了精练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讽刺多借助于适当的夸张变形突出事物的矛盾性,达到讽刺的效果。亦有不用夸张变形,可以借助语调口吻的改变,或给事物设置特定的环境,来表达讽刺的意思。如《儒林外史》写范举人守孝,连象牙筷子也不肯用,吃饭时却“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圆子送在嘴里。”运用讽刺法针砭时弊,寓尖锐辛辣的讥刺于委婉含蓄、不露声色的陈述之中,使读者在机智和幽默的艺术表达中获得深刻的启迪和美的感受。 ☚ 反话正说 影射 ☛ 嘲讽、嘲弄、嘲诮、嘲笑、嗤笑、耻笑、讽刺、讥嘲、讥刺、讥讽、讥诮、讥笑、讥弹、笑话;称赏、称颂、称许、称扬、称誉、称赞、赞美、赞佩、赞赏、赞颂、赞叹、赞许、赞扬、赞誉○嘲讽cháo fěng(动)嘲笑讽刺:惯于~的笔|他狠狠地~这个自高自大的人。 ○嘲弄cháo nòng(动)嘲笑戏弄:~丑恶的灵魂|年青人~他的愚昧落后。 ○嘲诮cháo qiào(动)讥诮:他的话充满了~的口吻。 ○嘲笑cháo xiào(动)用言辞笑话对方:~敌人的愚蠢|受人当面~|~的对象。 ○嗤笑chī xiào(动)讥笑:她~别人无知|~他异想天开|令人~的小丑。 ○耻笑chǐ xiào(动)因鄙视而嘲笑:~对手无能|爱~人|受人~。 ○讽刺fěng cì(动)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于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批评:~性|~诗|~小说|趁机~他几句|~的口吻|话中带有~|这是对他的一个很大的~。 ○讥嘲jī cháo(动)讽刺嘲笑:恶意地~她|喜用~的笔调|不要~别人的缺点。 ○讥刺jī cì(动)讥笑讽刺:~的话|这算是~我。 ○讥讽jī fěng(动)用尖刻的话指责或嘲笑人家:冷冷地~他|用轻蔑的语气~他|爱说一些~的话。 ○讥诮jī qiào(动)用冷言冷语指责或嘲笑人:他当众人面~我|他面无表情地从~他的人群中穿过。 ○讥笑jī xiào(动)讥讽嘲笑:爱~别人|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应当~|露出一副~的神情。 ○讥弹jī tán(动)讥讽,抨击:大肆~他的所作所为|受到舆论的~。 ○笑话xiào huà(动)耻笑:叫人~|别~人家|不要只~别人,看不到自己的毛病|他怕别人~自己。 ●称赏chēng shǎng(动)称赞赏识:每一读之,击节~|人们不禁啧啧~。 ●称颂chēng sòng(动)称赞颂扬:以诗~文治武功|人们用诗文、歌曲~美好的五月 |~他的丰功伟绩。 ●称许chēng xǔ(动)赞许:~他的做法|女友并不~他那套西服|他极为~这部小说。 ●称扬chēng yáng(动)称赞;赞扬:~他的果决|那部小说是~商家的|~生活中的真善美。 ●称誉chēng yù(动)称赞:交口~|世人常~悉尼歌剧院独特的建筑风格|人们~他是民主运动的先驱。 ●称赞chēng zàn(动)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士兵的勇敢|得到首长的~|~侦察员的机智|~他是人民的好艺术家。 ●赞美zàn měi(动)称赞:~祖国|~这位艺术巨人|~光明前途|热烈地~着。 ●赞佩zàn pèi(动)称赞佩服:~戏里的英雄人物|他的工作精神着实令人~|他对这位勇敢的小伙子表达了自己的~。 ●赞赏zàn shǎng(动)赞美赏识:人们~她的歌唱|大家~他的眼力|谁都~他的工作热情。 ●赞颂zàn sòng(动)称赞颂扬:学生常用诗文~老师甘做人梯|~祖国的美好明天。 ●赞叹zàn tàn(动)称赞:令人~不已|连声~|~他是人民的好公仆|~她的演技|~大桥的雄伟。 ●赞许zàn xǔ(动)以为好而加以称赞:~他的诗好,学问也好|~的神情|~的微笑|~地点点头|他的提议得到普遍的~|对这些新建议,经理尤为~。 ●赞扬zàn yáng称赞表扬:受到~|~好人好事|热烈~|~先进工作者的成就|~群众的警惕性高|博得普遍的~。 ●赞誉zàn yù(动)称赞:热情洋溢地~那本小说|听到了一片~之词|对这本书,她极口~。 讽刺←→奉承fēng cì ← → fèng cheng讽刺:以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 恭维←→挖苦 讽刺 奚落gōng wéi ← → wā ku fěng cì xī luò恭维:为讨好而称赞。 讽刺/讥讽/讥刺/讥诮 ☚ 批判 讽刺 ☛ 讽刺 讽刺刺(怨刺) 砌 诮姗 风刺 另见:讥笑 嘲笑 揭露 批评 讥刺的话 ︱赞美 ☚ 讽刺 讥讽 ☛ 讽刺fěng cì讽谏,讥刺。《文心雕龙·书记》:“诗人~~。”本作“风刺”《诗·周南·关雎序》:“上以风化下,下以~~上。” 讽刺 讽刺fengci用讥刺和嘲讽的手法暴露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达到否定贬斥的效果。讽刺是漫画式的艺术形态和严肃的生活哲理的巧妙结合,时常由婉刺进而为笑骂和嘲弄,用逻辑的“归谬法”,即把荒谬的论点予以推论、放大、凸现,收到讽刺的效果。 ☚ 夸张 幽默 ☛ 讽刺 讽刺fengci是以真实、简练而夸张的表达手段,把丑的东西揭示出来,引发人们去否定丑,并从中得到某种启发和精神愉悦,借以针砭社会的弊端,促使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漫画是运用夸张手段进行讽刺最为明显有效的一种艺术形式。华君武为了讽刺那些缺乏毅力的戒烟者, 画了一幅由三个连续画面组成的漫画:一是戒烟者举手表决心并把烟斗从窗口摔出去;二是急奔下楼; 三是赶到楼下接住了烟斗。讽刺的运用,既可用于对付敌人,也可以用于批评内部的弊端。 ☚ 笑 幽默 ☛ 讽刺 讽刺fengci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特点在于从一定的立场和审美观出发,用讥刺和嘲讽的笔法描绘社会生活中丑恶的事物或落后的事物,有时采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塑造喜剧性形象,达到否定和贬斥的目的。其基础在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有喜剧色彩的矛盾。它的生命是真实。真实有据,这是其不同于诬蔑谩骂之处。它在相声、喜剧、杂文、讽刺诗中最为常见。由于对象不同,讽刺的态度和方式亦有不同,需掌握好分寸。它可分为用之于敌人和用之于人民内部两种情况。用之于敌人时,力求稳、狠、准,通过无情的讽刺,揭露鞭挞反动腐朽事物;用之于人民内部时,则运用善意的讽刺,触及弊端或缺点,目的是为了教育和团结。 ☚ 拟人化 幽默 ☛ 讽刺 讽刺Fengci文章技法之一,即用讥刺和嘲讽的手法暴露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讽刺的效果,产生于作者把漫画式的艺术形式和严肃的生活哲理的巧妙结合。譬如许多笑话都含有辛辣的讽刺,如《属牛》讽刺贪官污吏的贪得无厌,某县官作寿,下属合送一金鼠,他高兴地说:“你们知道夫人的寿诞就在明天吗?她属牛。”这里就把生活的一个侧面进行了强烈的夸张与放大,实现了讽刺的效果。还有的讽刺运用逻辑的“归谬法”,即把荒谬的论点予以推论或凸现,如《不能赊帐》说一个吝啬鬼,死时不肯咽气,众子女一一说出他心中的遗愿,都不对,只有小儿子猜出:待他死后把尸身卖给肉铺。他才合上眼,但一会儿又醒过来,小儿子哭着说:“您的心我知道了,卖时要拿现钱,不能赊帐。”吝啬鬼才放心死去。讽刺与幽默相似,但后者只是一种寓庄于谐的含笑的讽刺,讽刺则比幽默尖刻、锐利、强烈、浓重,更有醒世的意味。运用讽刺要注意对象和分寸,对敌人,毫不留情,一刺而置敌于死命;对人民,则应善意指点,内藏热情。讽刺中使用夸张也不可太甚,过分而失掉真实,就破坏了可信性。 ☚ 夸张 双关 ☛ 讽刺 讽刺Fengci美学概念之一, 喜剧的一种体现形式。是对现实中的弊端和人们的缺点错误,应用冷嘲热讽、抨击挖苦等尖锐有刺的手法,戳穿其掩盖丑陋、愚昧、落后、乖戾的伪装,揭露其表里不一、名不副实、自相矛盾的实质,通过直接否定丑达到间接肯定美,使人获得强烈的审美感受这样一种审美方式。讽刺主要表现在社会活动和艺术作品中。讽刺的形式有嘲弄、讥讽等。嘲弄的特点是暗含讥笑而表面装成严肃认真的样子;讥讽以尖酸刻薄的形式,不容作模棱两可解释地把人们的好恶直接表现出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形式和程度的讽刺,要根据讽刺对象的情况而定。讽刺是否定类型的审美评价中程度最强烈的一种形式, 比幽默尖刻、锐利得多。对丑恶、荒谬的事物进行正确的审美评价,具有重要的美育作用。它把生活中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引导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恶事物、赞美和热爱美好事物的审美享受, 借以针砭弊端,促使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人们在使用讽刺这种审美形式时要有正确的理解能力,对丑恶、美好、高尚、卑劣等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程度的界定。否则就会出现颠倒美丑的情况, 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 幽默 和谐 ☛ 讽刺喜剧性表现形式之一。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或丑恶事物及其所表现的滑稽性或喜剧性所作的审美反映。效果一般比幽默、诙谐更尖刻、更强烈。对象往往为人们司空见惯,而一经揭露,特别当以艺术形象出现时就能引人发笑,产生审美快感,并对对象作出否定。参见“文学”中的“讽刺”。 讽刺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往往通过引申、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揭露荒谬、丑陋的社会现象,予以贬斥和否定。 讽刺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别人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指责。如:你有意见就明说,不要讽刺人。 讽刺feng cisatirical; critical 讽刺irony;satire 讽刺irony 讽刺satirize;mock;sneer;ridicu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