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delhi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Delhi印度前首都德里分为旧德里和新德里两部分。身为印度第三大城市的德里,是印度的首都所在,城区又可分历史悠久的旧城区及新规划的新城区。旧城区目前仍保有许多重要古迹,新城区部分则是印度现代化的象征。新德里位于德里南部,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始建于1911年2月。“德里”(Delhi) 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曾有一位叫“Dhillu”的人统治过这一地区。有些历史学家认为“Dilli” 为“dehali” 的传讹;“dehali”——印度斯坦语即“起点、开端”之意,故“德里”同样被认为具有印度特征事物的开端,如印度河—恒河平原。另外一种理论认为,“德里”的原名为“Dhillika”,古印度语(Prakrit)“dhili”一词常指位置(方位名词),“dhili” 渐渐演变为地名“Dilli”。据考古发现,德里及其邻近地区在约200万年以前有人类出现。有人认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述的般度家族(Pandavas) 的都城天帝城(Indraprastha) 位于德里,公元前1 世纪孔雀王朝的拉贾·迪卢重建此城,并命以己名,遂转成今名。自孔雀王朝(公元前4世纪) 开始定居人口增加。1180年,阿杰米尔(Ajmer)的查哈曼(Chahaman) 拉其普特王占领拉尔科特城,将其更名为其拉拉伊皮妥拉(Qila RaiPithora);1192年,查哈曼王普里特维拉贾三世(Prithviraj Ⅲ) 败于阿富汗穆罕默德·喀乌里(Mohammad Ghauri)。1206年,奴隶王朝第一位统治者库杜布-乌德-丁· 阿依巴克(Qutb-ud-din Aybak) 建立德里苏丹国(DelhiSultanate)。公元1206年德里苏丹和1526年莫卧儿帝国先后于此建都,并建红堡。1638年沙贾汗改建此城,并建豪华的贾玛清真寺,将德里命名为沙贾汗纳巴德。1857—1859年英国殖民者把“英属印度”首都迁至加尔各答,1912—1931年还都德里,1931年迁都新德里。新德里人口增长迅速,1901年人口仅约20万,1941年也只70万;印度独立后,大批移民从巴基斯坦涌入,至1961年迁入的人口即超出100 万。1971年增至364.7 万,成为印度第三大城市。新德里主要景点有胡马雍墓、贾玛清真寺、库杜布塔、莲花庙、红堡、印度门、甘地陵等。1936年3于25日泰戈尔到达德里,为现代学校祷告厅奠基,并于26、27日演出《齐德拉》。甘地当时也在德里,为泰戈尔如比高龄奔波还为国际大学筹款感到不安。比拉财团为泰戈尔捐款6万卢比。德里民众在皇后公园欢迎泰戈尔。3月19日泰戈尔还在美如特汽车公司讲话,在德里电台朗诵自己的诗。 Delhi德里印度德里直辖区城市。位于恒河支流朱木拿河西岸。由新城(新德里)和旧城(沙贾汉纳巴德)合并而成。旧城始建于公元前15世纪,1639年重建。1912~1931年为英属印度首都。多寺院和古代建筑,以宝石细工和象牙雕刻等美术工艺品著称。新城1929年建成,1931年起成为首都。铁路、航空枢纽。有棉纺、化学、电子、木材加工、印刷、食品等工业。设有德里大学(1922)。人口:5 714 000(1981)。 Delhi[ˈdeli]n.德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