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yas雅利安人,《梨俱吠陀》中有关雅利安人横穿婆罗多西北来到印度北方的记载很多。 知识链接诗人沃勒陀利总结雅利安文化时说:“当雅利安人第一次进入印度时,他们以畜牧为生,拥有大量的家畜,善于喂养山羊、狗、驴和马,他们并不喂养大象。《吠陀》中因陀罗的坐骑是马,而不是大象,人们欢迎因陀罗时,他们高声欢呼:‘快,快上马。’《吠陀》中并没有说因陀罗得到大白象的过程,他的两匹拉战车的马无人可敌。”《梨俱吠陀》中提到了雅利安人对农业的重视,被开垦的耕地和田野分别被称为尤里婆罗和克塞特罗,人们用6 头、8 头甚至12 头阉牛犁地,为了灌溉,将水储存在水池和水槽中,雅利安人非常熟悉农耕艺术,他们培育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并将农作物用于贸易交换。雅利安人在皮革、木制品以及冶金术方面很有才华,他们也精通医术。在当时,编织是相当重要的工业,棉布和毛织品也被他们大规模地制造,冶铁技术也很发达,《梨俱吠陀》中对盔甲的描述就是冶铁技术发达的证据。雅利安人对航海并不熟悉,他们也不重视巡航的重要性。食物方面,大米和酥油相当重要,肉类也受欢迎,圣人们穿着动物皮。《梨俱吠陀》时期,雅利安人的社会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村,由很多家庭组成,也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原子;由数个村组成一个县;数个县组成一个阇那。生活在敌人中的雅利安人必须确立王位,《梨俱吠陀》中描述了他们因没有合适的首领所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他们的社会结构中一定要设立一个王者位子,对于国王的加冕礼有这样的描述:“我在这里加冕你为王,让你生活在我们中间,你要用勇气和决心统治我们,使你的子民爱你,让你的王国与你同在。”《吠陀》中提到了很多这样的国王,值得一提有:提婆达萨、修达斯、安巴瑞萨、友邻王和洪呼王。牧师一直担任政治谋士,众友仙人和极欲仙人是婆罗多王朝的两大谋士,他们主持议会,可以看出,议会是由博学之人组成的。还需一提的是雅利安人的家庭生活,父亲有卖孩子的权力,有权让孩子失去支配财产的权利,众友仙人卖掉了不服从他的50 个儿子。嫁妆也很流行,新娘出嫁后要在丈夫家生活,一夫多妻不受限制,有一种妻子之间用来相互攻击的咒语,其目的是让丈夫宠爱自己而冷落其他妻子,这种咒语源于因陀罗的王后因陀罗尼,因陀罗有很多妻子。婚姻被认为是一种必需的义务,寡妇也容许再嫁。《梨俱吠陀》给出了雅利安人与其他民族相互战斗的社会图景,“我们被强大的敌人包围,救救我们”。这是《梨俱吠陀》中的呐喊声。《梨俱吠陀》是雅利安人的历史,描述了从库巴陀陀到雅穆纳河的整个进军过程,在库巴陀陀,他们第一次创造真言,到达恒河,《梨俱吠陀》就结束了。经过五河区的每一条河都有重大事件发生,当他们看到宽阔的印度河时,他们惊呆了,这种惊奇感在一种真言中有所反映,跨过印度河后,他们开始与许多被称为达休的敌对民族处于战斗状态。据《梨俱吠陀》记载,这些达休民族比雅利安人更开化,达休王商波罗统治一百座城,他们的城防非常坚固。雅利安人的主要敌人是波尼族部落,从词源学的角度可以看出,波尼族人善于贸易,《梨俱吠陀》中提到了一些达休国王,雅利安人认为他们有着超强的力量和勇气。达休人也有几类,力量较强大的有西缪人、吉迦陀人、西戈鲁人和耶克苏人,据《梨俱吠陀》中的描述,他们皮肤黝黑,鼻子扁平,说着与雅利安人完全不同的语言,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他们属于达罗毗荼人种,他们既不献祭也不敬拜像因陀罗这样的神。征服这些勇敢开化的敌人后,雅利安人来到雅穆纳河畔,这时他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种族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当时婆罗多人定居在雅穆纳河和恒河之间时,与恒河以东的达休人和睦相处。而雅利安人定居在五河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阻止外敌入侵,雅利安部落联盟与婆罗多人之间出现的一次大战便是有名的十王之战。这次战争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大战之一,尽管这次战争是雅利安人与婆罗多国王修达斯之间的战争,但部分雅利安人却是支持修达斯的,战争以修达斯的胜利而告终,这阻止了雅利安人的继续远征,从此,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联起手来,共同创建了伟大的印度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