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扬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扬剧 又称“维扬戏”、“扬州戏”。 中国戏曲剧种。音乐丰富多彩,唱腔曲牌有100余种,常用的曲调有〔梳妆台〕、〔满江红〕、〔大陆板〕、〔探亲调〕、〔补缸调〕等20多种。伴奏以二胡、三弦、四胡、月琴、扬琴、笛、大锣、大鼓等为主。表演、化妆、锣经和武打等方面,受京剧较大影响。流行于江苏省扬州、镇江地区、安徽部分地区和南京、上海一带。由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 苏北香火戏,锣鼓伴奏,唱腔粗犷,俗称“大开口”,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名演员有程俊玉、潘喜云等。代表剧目有《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扬州花鼓戏用丝弦伴奏,唱腔细腻,俗称“小开口”。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名演员有葛锦华、藏雪梅等。 代表剧目有《小寡妇上坟》、《双怕妻》等。因“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解放后整理改编的影响较大的剧目有《百岁挂帅》、《鸿雁传书》、《上金山》、《恩仇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