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营渔场、集体渔场、群众渔业齐发展
当前全省渔业生产按所有制形式来分,主要有三种生产方式:
❶以刘家峡水库渔场为代表的国营渔场,放养水面和鱼产量虽然在全省渔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仅约2.5%,但却是甘肃渔业的骨干。在生产技术、放养方式方面为全省渔业生产起着示范作用;
❷以永靖县未川渔场为代表的集体渔场。未川渔场是村民合办,以低洼碱地入股形式开发水面20.34公顷,推荐能人挂帅承包。自1989年投产后,连续每公顷产值2.2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也带动了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
❸以榆中县青城乡为典型的群众养渔业。青城乡耕地面积人均不足0.067公顷,而养鱼水面达113.34公顷,鲜鱼年产量190吨上下。14个自然村中有9个村的农民从事养鱼,是甘肃省群众渔业生产的先进乡镇之一。养鱼户王延璇于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劳模大会,受到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以上三种形式的发展,构成了甘肃渔业生产的基本框架,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