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6.科技兴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6.科技兴牧

6.科技兴牧

吉林省地处北方,属较寒冷地带。过去各种畜禽品种混杂,自然消耗多,猪肉长期不能自给。各种畜禽繁殖率、出栏率、商品率都比较低。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省委、省政府为了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十分重视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
40年来,全省畜牧业科研成果斐然。培育成功了吉林挽马、草原红牛、良种细毛羊等地方优良畜种和碱茅改造退化草地,聚合草饲料开发利用。马传贫防治、马牛羊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所有这些重要科研成果在推广应用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受到了中央农业部和国家科委的奖励。
8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组织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向农民推广科学技术,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了生产水平。近几年,猪禽高产新品种的推广,配合饲料的应用,暖棚的推广使猪禽生产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解决了多年来北方寒冷地区养猪养禽饲养周期长、消耗多、生长慢、成本高的问题,跨入科学养畜新阶段,实现了猪肉自给。
1988—1990年,全省每年都选择10项畜牧、兽医、饲料方面的新技术,在全省推广。同时,又在推广单项技术的基础上,实行组装配套推广模式化、系列化技术。提出和实施了全省1990—1995年科技兴牧的“奔马工程”。这项工程确定:生猪“四良四改”、育肥牛、优质细毛羊、奶牛高产技术、高产肉鸡、蛋鸡、绒山羊、养蜂、恢复草原植被,发展水生饲料,鹅业开发十个技术推广示范区。由吉林农大、省畜牧分院,延边农学院、省兽研、白城畜牧研究所等单位143名专家、教授,组成11个科技承包集团,18个科技兴牧小分队,组织2 900名技术干部下基层推广配套技术。
为了实现“奔马工程”指标,1990年全省举办各种饲养专业户当家人技术培训班1 361次,培训人员10.1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8. 5万份,全省达到“四良四改”养猪技术标准的养猪数量136.3万头,配套养羊技术为67. 2万只,推广暖棚养畜禽的1 563万头(只),分别比上年增加66. 4%,112. 9%和22.9%。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了畜禽生产能力,据测算,养猪,推广“四良四改”配套技术,饲养周期由一年,缩短到6个月,出栏率由57%提高到85%,胴体重由86公斤提高到92.8公斤。养牛,推广改良品种、青贮氨化饲料、暖棚饲养、短期育肥的配套技术,饲养周期由36个月缩短到28个月,出栏率由14. 61%,提高到18.04%,胴体重由106.8公斤提高到110公斤。养羊,推广优良品种、代乳料、暖棚饲养、快速育肥的配套技术,提高了繁殖率和羊毛产量,菜羊饲养周期由18个月缩短到8个月,出栏率由21. 38%提高到28. 18%,胴体重由10.7公斤提高到12.1公斤。
农业科技进步,畜牧业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繁荣,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技术人才的培养。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畜牧培训工作。1986年以来,省政府每年拨款35万元专项经费,采取三条渠道(正规学校招生、系统内办学、社会力量办学),三种形式(脱产、半脱产、不脱产),三个层次(大学本科、大专、中专),三种规格(发给毕业证书、专业证书、结业证书)的办法,培养提高了畜牧专业队伍。全省组织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共4 150人,其中大学本科602人,大专1 668人,中专1 889人,在全系统职工队伍中、非业务人员已由1985年的53. 6%下降到16.7%,使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素质产生了很大变化。
在搞好畜牧队伍的教育培训基础上,加强了农村三种规格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对农村6200名防疫员、253名配种员,进行了农村技术资格培训(即绿色证书培训),对8 021名村干部和1 821名村妇代会主任进行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骨干队伍培训,对11.2万户专业户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使这些农民掌握了一两项致富本领,为农村培养一批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队伍。其中有500多名专业户的子女参加了畜牧兽医专业学校学习,为发展畜牧业增加了后劲。

☚ 5.建设商品基地   7.筹集资金,增加投入 ☛
000163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