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50年代山东支边垦荒活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50年代山东支边垦荒活动 50年代山东支边垦荒活动为了开发边疆资源,1955年至1960年,由国务院农垦部、内务部、劳动部等部门统一组织了支援边疆垦荒活动。山东省为重点支边省份之一。六年中全省70多个县市共迁出110多万人。迁入地为东北三省及青海、内蒙,其中迁往黑龙江省的人数占迁出总数的73%。1955年迁出13453户,58848人,其中迁往黑龙江10961户,47489人:吉林1982户,8945人:内蒙古自治区510户,2414人。迁出最多的是梁山县,迁出28379人,占全省迁出人数的48%。1956年迁出189179人,其中组织105944名青壮年到黑龙江省34个县建立425个移民新村。该年秋季又动员其家属3116户,10113人迁往新村。1957年为做好1956年移民的巩固工作,又向黑江迁出10715户,40187名移民家属。1958年组织25232户、115723人迁往黑龙江省。其中,原移民家属11305户,43593人:新户13927户,新户多系水库移民。1959年迁出24万人,其中青壮年14万人,整户2万户约 10万人。这一年迁往黑龙江省202562人,吉林省25101人,辽宁省12444人。1960年迁出46.25万人,其中二分之一迁往黑龙江,四分之一迁往吉林省,四分之一迁往辽宁省。五十年代山东如此大规模地有组织地往边疆移民,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使部分移民又陆续返回山东。例如,1956年冬至1957年春,仅青壮年移民分批返回原籍的就有4万多人。1959年和1960年迁出的整户移民,返回的户数占迁出户数的50%,返回人数占迁出人数的40%。 ☚ 人民公社 于子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