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4. 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有三种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的三个基本因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理由是: (1)三因素是生产力的细胞,是对它最简单、最一般的抽象; (2)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三因素相互作用开始的,是生产力发展史的起点,因而也应是逻辑起点;(3) 三因素之间的矛盾包含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潜藏着生产力经济学一系列范畴的丰富内容。
另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生产力必须从生产工具开始。因为: (1) 生产力可以简单地抽象为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两个方而,其中又只有生产工具是最简单的抽象; (2)生产工具包含着生产力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矛盾关系 (人与物的矛盾),生产工具往往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与水平。(3)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运动的历史起点; (4)生产工具的二重性是生产力二重性的基础,研究生产工具可以揭示生产力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
第三种观点认为研究生产力必须从生产力的整体出发。理由是: (1)如果不顾生产力的整体性,在实践中往往把生产力搞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结果造成生产力的内部结构比例严重失调,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只有把生产力因素的合理结合作为研究生产力经济学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才更准确、科学地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在实践中指导生产力朝内部结构合理,运行方式先进的方向发展。
☚ 3.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5. 什么是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