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超薄膜取代普膜进行地面覆盖
降低了农本,扩大了粮食作物的覆盖栽培面积。甘肃省覆盖栽培使用的农膜主要有三种:
(1)棚膜。顾名思义,棚膜因主要用于建造大、中、小拱棚而得名。膜壁厚度0.08mm,按公顷折算,每公顷用量约1 500—1 800公斤。这种膜一般韧力强,抗冻胀,不致因严寒、大风、冰雹而断裂,使用最早,至今仍然是建造塑料拱棚的主要材料。
(2)普膜。早期地膜覆盖,包括石本正一先生馈赠的“膜而地”农膜均属于普膜,膜壁厚度0.015mm,进行地面覆盖每公顷施用量150公斤左右。有的地方部分用以修建拱棚,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3)超薄膜。膜壁厚度0.008mm,亩施用量,仅为普通薄膜的一半,用于作物地面覆盖,农本也只为普通薄膜的1/2。1983年由天水塑料厂与甘肃省皮革塑料公司协作研制成功并正式投产。质量在全省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农膜的应用,一开始就显示出很好的效益。但用棚膜进行覆盖,投入比较高,尤其是粮食作物,因粮价偏低,农民觉得不合算,而成为推广普及的一大障碍。普膜的应用,以及继普膜之后超薄膜的投产应用,则大大降低了农本,为农膜的扩大,加快推广,特别是粮食作物的覆盖栽培开辟了广阔的前途。目前在甘肃除用超薄膜大面积覆盖喜水喜雨的玉米、高粱外,马铃薯、小麦等的覆盖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