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轮泵工程
1956年广西从福建省引进30型、40型水轮泵样机,灌溉效益20公顷,这是广西第一个水轮泵示范工程。到1957年安装水轮泵达到了200台。
1964年,国务院在广西柳州市召开全国水轮泵会议。同年,自治区水利部门组织3 000人的规划队,对全自治区1 340条小河流进行了查勘,提出了建设水轮泵的规划,并在柳州成立自治区水轮泵研究所,开展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经过两年的研究、示范和推广,1966年安装了水轮泵10 984台,1967年兴建水轮泵达到高潮,县县都搞水轮建设,这一年年底共建成水轮泵站1.3万个,拥有水轮泵1.8万台,灌溉面积达到6.92万公顷。但到1969年以后,各地对水轮泵站一度放松了管理,水轮泵零配件的生产不落实,无零件维修装配。到70年代以后,许多水轮泵站改为电灌站,有的改为水力发电站,水轮泵装机迅速下降,灌溉面积也大幅度减少。1985年水轮泵拥有量减少到9991台,比60年代末减少了近一半,灌溉面积也由过去6.92万公顷下降到4.8万公顷。到1992年水轮泵拥有量又减少到8 513台,灌溉面积下降到4.31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