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油菜
生产历史悠久,江苏又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原产地之一。从70年代起,引入甘蓝型油菜品种,并培育了一批新品种,丰富了品种资源。现有品种及野生资源共1 600个,其中白菜型291个,芥菜型157个,甘蓝型1 054个,野生资源98个。白菜型具有“油蔬”两用特性,50年代是油菜区的当家品种,如涟水大菜籽、泰县油菜、兴化油菜、启东油菜等。现种植面积约占油菜面积的15%左右,主要是兴化油菜、泰县油菜等农家品种。芥菜型50年代少量种植,目前极少种植,只作杂交育种亲本,有涟水小菜籽、溧阳苦菜等。甘蓝型是引进资源,已经人工培育出较为丰富的抗性较强品质优良的品种,并有种皮土黄色、无花瓣菜种质资源。50年代开始引种在苏南种植,如胜利油菜、早生朝鲜、垛油1号等,都为中晚熟种,亩产一般在75~100公斤,高的达150公斤,比白菜型增产35%~50%,含油率在40%左右,比白菜型增加3%~5%。现在种植面积已达油菜总面积的82%。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培育出早中熟甘蓝型品种,有沪油23、宁油4号、5号和7号、扬油1号、淮油6号、沛选170、睢油1号等,代替了中晚熟品种。其中有油芥酸含量>30%、丰产性好、抗病较强的宁油7号、扬油1号、淮油6号等甘蓝型常规品种。80年后期,从国外引进单、双低油菜新品种资源,培育出淮油12号、镇油1号、75—01—1、宁油8号都属低芥酸油菜。其中宁油8号的油酸含量达59.74%,比宁油7号高2.7倍,亚油酸22. 62%,比宁油7号高近1倍,芥酸只有1%,含油量与宁油7号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