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鹰潭市是产粮区,具有粮食生产优势。在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中,各地注重稳定粮食生产,保持现有优势。
❶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在确保10万公顷播面的基础上, 重点在信江、白塔河、罗塘河沿岸的20个产粮大乡, 建立了永久性粮田保护区, 使水稻总产量保持年产4亿千克的水平, 1995年达4.05亿千克。
❷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增加优质稻比重。经过多年的试种, 基本形成了早稻以杂交为主、晚稻以鹰优晚1号、R4015为主的栽培品种, 实现了优质高效, 同时不断搞好重点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
❸重点推广地膜、旱床育秧、配方施肥、耕作改制等增产技术措施,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1995年, 全市粮食播面单产达270千克, 比1983年增长8%, 其中播面单产在200千克以下的中低产田,由1983年的1万公顷减少到1995年的0.33万公顷,建成高产田1万公顷。
❹优化粮食作物结构。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 积极推广早稻—玉米、玉米—大豆、玉米—西瓜和冬播大小麦、蚕豌豆等间作套种模式, 大力发展饲料粮和旱粮, 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 又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