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国大洪水1998年6月底至9月初,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嫩江、松花江也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在6月下旬也相继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7月份长江中下游各主要水文站的洪水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达1215亿m3,比1954年多45亿m3。汉口站1648亿m3,比1954年多120亿m3。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有4个特点:❶全流域发生大洪水; ❷干流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 ❸水位高; ❹洪峰接连出现。造成长江大洪水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暴雨强度大、范围广、时间长,加之长江流域洪水调蓄能力、河道行洪能力降低、蓄洪水量减少则是导致水位居高、险情频发的重要原因。由于淤积和围垦,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减少了45.5%,洞庭湖、鄱阳湖和汉江湖群在50年期间丧失的湖泊容积超过300亿m3。由于同样的原因,众多通江湖泊不再通江,使长江洪水约束在干堤内,水位居高不下。长江向洞庭湖分流的比例由50年代的45%衰减到目前的25%左右。由于河道淤积,滩地围垦、设障严重,致使河道过水断面缩小,洪水宣泄不畅,行进缓慢。而长江上游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江水输沙量增加则是河湖淤积和暴雨之际洪水频频的主导因素。但是1998年长江洪水和1931年、1954年一样,都是全流域的大洪水,而造成的损失比1931年、1954年少得多。1998年长江干堤只有九江一处决口,几天之内即堵口成功,沿江城市和主要干线无一受淹。长江流域特大洪水1931年死亡14.5万人,1954年死亡3.3万人,1998年死亡1320人。1998年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全国29个省(区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2120万hm2,成灾面积1307万hm2,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497万间,各地估报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98年中国大洪水后,中国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果断提出“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境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灾后重建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