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94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94年 1994年1月于坚的长诗《0档案》发表于《大家》创刊号。 4月巴金与20世纪学术研讨会于14日在北京开幕。同日,现代文学研究馆等主办的“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巴金”大型摄影图片展在北京图书馆展出。 5月中国作协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单位在海峡两岸联合举办纪念台湾作家赖和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8月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集》小说卷出版,入选者为: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后在文坛引起争议。 10月中国作协举办的丁玲诞辰9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1993年 1995年 ☛ 1994年 1994年1月应台湾“中国作家艺术家联盟”会长尹雪曼的邀请,由朱子奇、邓友梅率领的作家访问团一行22人赴台进行文学交流和参观访问。 4月台湾新诗界举行“90年代前期台湾十大诗事”票选,从32件诗坛事件中,选出《台湾诗学季刊》制作《大陆的台湾诗学》专题等十件诗坛大事。 5月海峡两岸相继举行纪念台湾作家赖和100周年诞辰纪念会。此活动由中国作协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单位联合举办。与会者认为,纪念赖和,学习和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及鲜明的民族统一意识,具有深刻意义。 10月中国作家协会首次组团赴台,成员有邓友梅、李国文、舒乙等。 ☚ 1993年 1994年 ☛ 1994年 1994年由文晓村、王禄松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国诗歌艺术学会”,是“葡萄园”“秋水”等弱势诗社的组合。其目标是联合起来对抗以“创世纪”诗社为龙头的《年度诗选》的话语霸权。 ☚ 1994年 1995年 ☛ 1994年数学陈永高通过引进函数f的n阶极大极小的概念,给出了n维欧氏空间中的光线障碍问题的一些基本性质。同时,利用Fourier级数理论研究光线障碍问题,对方体和球两种情形得到了新结果。 物理学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表面原子操纵方法,开拓了“有序移植领域”。 化学北京大学以液相腐蚀的方法纯化碳管观察并研究了碳管的化学稳定性。 天文学北京天文台怀柔太阳研究小组在太阳光球的矢量磁场研究中取得了太阳22周峰年期间一系列日面主要活动区系统的光球矢量磁场资料。 地学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探明了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对古特提斯构造格局的改造,建立了特提斯带岩石圈构造演化模型。 生物学杨雄里等在视觉研究中首次发现r-氨基丁酸(GABA)选择性压抑撤光(OFF)信号通路,建立了新的两栖类卵母细胞表达系统。 农学中科院合肥分院用离子束介导法研制出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 医学王振义用诱导分化疗法治疗白血病,获国际凯特林医学奖。 工程技术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实现国内国际联网。 1994年文化2月8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成功。 政治3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经济1月1日,中国外汇管理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集汇制;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流通;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 军事10月8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张树田等15名同志晋升为武警中将、少将警衔。授衔仪式在北京举行。 1994年文化1月14日~18日,首届亚太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会议在曼谷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亚太空间合作筹备委员会。 政治1月14日,俄美两国签署了《莫斯科宣言》和关于不扩散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人权、中东问题的三项声明。 经济1月1日,随着《欧洲经济区条约》1月1日生效,世界最大的市场——欧洲经济区宣告成立。欧洲经济区的诞生不仅改变了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关系,同时也将对西欧联合和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军事1月14日,俄、美、乌三国首脑在莫斯科签署协定,乌克兰同意拆除176枚洲际弹道导弹和约1 500个核弹头,并全部运到俄罗斯销毁。 1994年数学安德鲁·威尔斯修正了他最初对费尔马大定理的证明,改正了其中一个错误。 物理学德国发现了新元素——第111号元素,它比已发现的元素都重,但极不稳定。 化学美国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把氟氯烃转变成食用盐、碳和氟化钠的方法。 天文学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发现木卫一上有火山爆发。 地学1月,美国洛瓦陨石坑年代被重新确定,认为其对K(白垩纪)—T(第三纪)灭绝并无影响。 生物学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甜瓜、桃子、李子含有一种名为“丁酸丁-N”的化学物,可以取代一向被用来制造电脑芯片的三氯甲烷的地位。 农学5月,美国科研人员发明了可用于从土壤中除去砷的工艺。 医学美国的研究人员认为大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可分解并解除亚硝胺的毒性。 工程技术日本研制成氮化铟发光二极管,能将2%的外加电能转变成光。 4月28日/5月16日至29日/9月20日至26日/9月27日至29日/9月28日至30日 ☚ 12月26日 4月28日 ☛ 1994年 1994年1月5日台“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曾虚白在台北病逝,终年100岁。 6日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表示,两岸应加强经贸高层互访与 “政策性对话”。 同日台“经建会”主任委员萧万长表示,两岸直航是必然结果,是台湾的长期目标。 9日台“经建会”主任委员萧万长称,两岸关系的发展对台成为亚太营运中心有影响。 11日李登辉特任施启扬为台湾当局“国家安全会议” 秘书长。 12日台湾当局 “外交部” 宣布 “中止与莱索托的外交关系”。 同日台 “立法院”通过《消费者保护法》,并于同日公布实施。 14日台“经济部”核定《对东南亚经贸纲领》草案。 18日李登辉在台军事工作检讨会上宣称,“中共仍是威胁台安全的敌人”。 19日台乡镇市长、县市议员候选人今日开始竞选。 20日林尊贤任“台北驻韩国代表处”首任代表。 20日台 “经济部”核准营造、租赁等业界赴大陆投资。 21日国民党修宪咨询顾问小组21日开会,就“总统” 选举方式达成共识。 同日前台湾当局“监察院”院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余俊贤在台北病逝。 25日台驻 “韩国台北代表部” 正式成立。 27日郝柏村回忆录 《无愧》 出版发行。 29日台县市议员和乡镇市长选举结果揭晓。 30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许水德率16人代表团去美国活动。 31日台湾当局 “大陆委员会” 成立 “大陆资讯及研究中心”。 2月1日台湾“综合研究院”成立,该院以两岸关系问题为研究重点。 同日两岸 “唐焦商谈” 在北京举行,4日结束,双方达成五项共识。 2日台湾当局“外交部”宣布,台与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 “复交”。 6日国民党中央常委林洋港表示,台省长民选后,“总统” 也要民选产生。 7日台湾高级军事将领蒋仲苓针对郝柏村的《无愧》 一书提出七点说明与质疑。 同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许水德结束访美行程返台。 同日台“经建会”主任委员萧万长在国民党中央总理纪念月会上指出,台可发展为九大项目的亚太营运中心。 9日李登辉经菲律宾出访印度尼西亚。 14日国民党高级官员上午在中山堂举行新春团拜。 16日国民党修宪策划小组决定,台“总统”“副总统” 将直选。 22日台 “大陆委员会” 开始研拟 《港澳关系条例草案》。 24日台 “总统府” 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沈之岳在台北病逝。 25日台 “行政院” 院长连战在 “立法院” 答询时称,“两岸未来合组 ‘联邦’ 或 ‘邦联’ 不失为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向”。 27日台湾当局首次公布 “二二八事件” 中死亡和失踪人员名单。 28日台 《经济日报》称,至去年底台商大陆投资总计近110亿美元。 3月1日台完成县市议会正副议长选举。 3日台党政高层会议召开,讨论大陆政策及两岸经贸问题。 4日国民党“新同盟会”正式向台湾当局“内政部” 登记为政治团体。 7日台“大陆委员会”完成《港澳关系条例》草案审查工作。 8日台“投审会”核准138件台商间接对大陆投资案,其金额达1亿美元。 同日国民党副主席郝柏村出席该党十四全党代表联谊会时,批评国民党把选风败坏归咎于社会风气不良。 9日台“行政院”院长连战召集有关部门会商推动 “南向政策” 相关计划。 12日台报报道,国民党临时中央全会于4月下旬召开,主题为 “修宪案”。 同日台《中央日报》公布《港澳关系条例》草案。 15日李登辉在接见美国客人时声称,世人应“体认两岸分裂分治事实”。 16日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涂德锜因县市议长贿选案辞职。 2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登辉交议的党务人事案。 同日台湾当局公布《国防报告书》,说台军参谋本部与三军总部将合并。 24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许水德在日本访问时发表题为 “进入新时代的中华民国” 的演讲。 同日台500多名学者发表反贿选声明,指责国民党为其候选人涉嫌贿选开脱。 25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北京举行两岸第四次事务性商谈。 26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许水德在日本对记者称,李登辉访日的想法不会计较名位。 28日台湾当局与中非签署 《联合公报》。 29日台开放 “大溪档案”,让 “立委”、新闻界参观。 31日“千岛湖事件” 发生。 4月3日国民党中常委林洋港表示,未来台 “总统”参选不应强制规定必须由政党提名。 4日国民党党营事业负责人刘泰英说,台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以印尼为主导。 6日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央政策会中称,台地方自治法规务期6月底前 “立法”。 7日国民党中常会讨论 “千岛湖事件”。 同日台 “经建会”主任委员萧万长表示,“千岛湖事件” 不应影响两岸关系发展。 10日台 “大陆委员会”声称,将成立 “千岛湖惨案调查小组”。 11日国民党 “修宪策划小组”决定,“总统、副总统由人民直接选举并采取相对多数方式选举产生”。 同日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建筑物被拆除,引发反对者激烈抗争。 13日国民党 “修宪策划小组” 通过 “立委” 任期延长为四年案。 14日台 《联合报》 报道,台将向美采购200枚爱国者导弹部署在台北近郊。 15日台海军总司令庄铭耀因受尹清枫命案影响辞职,由台 “国防部” 副部长顾崇廉接任。 同日前台湾省议会议长、台“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蔡鸿文在台北病逝。 18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八项 “修宪” 要点。 19日台 “考试院”决定,今后台高普考试将不再列考孙中山遗教或三民主义。 24日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正、副“总统”民选等七项“修宪”原则,决定交付党籍 “国代”于 “国大”临时会 “修宪”时执行。 同日台“考试院”院长邱创焕在马来西亚出席亚洲台商总会年会上,呼吁建立 “华人经济文化中心”。 27日李登辉声称,“主权在民”,“推动两岸关系不应存在主权问题”。 28日台空军副总司令蔡春辉调升台湾当局 “国防部” 副参谋总长。 同日高雄县议会正副议长等人以 “投票行贿及收贿罪” 被起诉。 30日国民党中央发布台湾省县市党部主任委员调动名单,二十一县市仅五人留任原职。 本月国民党副主席郝柏村在接受日本 《读卖新闻》 专访时表示,反对李登辉连任 “总统”。 5月2日台第二届“国民大会”临时会议举行开幕典礼,李登辉致词。 4日李登辉启程访问尼加拉瓜。 5日台 “外交部”常务次长陈锡蕃称,台准备接受南非 “双重承认” 政策。 同日李登辉与尼加拉瓜总统查莫罗签署 《友好联合公报》。 7日李登辉抵达哥斯达黎加访问。 同日台 “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表示,台不排除与大陆直航。 8日国民党 “新同盟会” 在台北成立,“总统府” 资政许历农任会长。 9日李登辉抵达南非访问,次日参加南非新总统曼德拉就职典礼。 12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中常会每三个月下乡召开一次。 同日李登辉访问斯威士兰,14日签署 《联合公报》。 17日台湾当局召开“港澳工作会议”,研拟1997年、1999年后放宽港澳中资公司赴台的 “认定标准”。 同日台 “外交部”部长钱复在“立法院”声称,“南非若与中共建交,台不会主动与南非断交”。 18日台《联合报》报道,已结案的21个县市议会贿选案中被起诉的县市议员共312人。 22日新同盟会举行座谈会,评论李登辉执政功过。 23日台花莲地方法院宣布花莲县议会议长因贿选判刑二年四个月。 26日台 “大陆委员会”发布两岸直航说明书最新版本,全文1.6万字。 29日台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抨击台大陆政策,说排斥沟通是违背 “国统纲领” 近程做法。 30日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会主任黄耀羽称,两岸关系 “必须斗智不斗力,交流能缓不能断”。 同日台“立法院”通过1995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 本月李登辉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谈 “生为台湾人的悲哀”。 6月1日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自今天开始对外开放1961年以前的党史史料及重要档案,以供学术界研究。 同日台“立法院”通过将山胞正名为“台湾原住民族” 的修宪提案。 同日梁国树出任台 “中央银行” 总裁。 2日台“监察院”就采购反潜机案,通过对前空军总司令郭汝霖等八位将领的弹劾案。 7日台“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冯启聪在台北病逝。 同日台湾当局与尼日尔签署 《联合公报》。 同日台 “国大” 临会审查会通过国民党版本的“修宪案”。 10日台 “司法院”院长林洋港向李登辉提出辞呈。 14日国民党中央政策会举行协调会,就“二二八事件赔偿条例” 作四项结论。 15日国民党举行中常会,重申兴建核能四厂决心。 27日台 “立法院外交委员会”通过提案称,台驻外单位应考虑改用 “台湾”。 7月2日章孝慈当选国民党外围组织 “中华民国团结自强协会” 理事长,高铭辉当选为副理事长。 4日台湾当局于今、明两日在台北召开大陆工作会议,李登辉致书面贺词。 5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表《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 6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该党省市长候选人提名办法。 7日台“立法院”通过关于省县长选举的《省县自治法》 与 《直辖市自治法》。 8日国民党台湾省党员代表大会举行,李登辉到会致词,称国民党政府取中道而行。 同日台 “外交部” 长钱复称台参与联合国三原则: 无预定立场; 不挑战中共权益; 有助于统一。 10日国民党台湾省党部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选出40名新委员。 同日国民党中常委、“台湾省主席”宋楚瑜宣布,他将争取国民党内部提名,竞选台湾省省长。 11日国民党中常委、台 “内政部”长吴伯雄宣布退出省长选举,并请辞“内政部”和“行政院中央选举委员会” 主任委员职务。 12日台 “立法院” 国民党 “立委” 与在野党“立委”发生强烈抗争,在会场气氛火爆的情况下,通过核四预算。 13日李登辉接见中美洲七国代表,重申台参与国际事务意愿和权利。 同日“台北市”市长黄大洲表示不愿参选首位民选 “台北市” 市长。 14日国民党前中常委、前台 “国家安全局”局长宋心濂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去世。 同日台“行政院”院会通过《社会福利政策纲领暨实施方案》。 15日台 “行政院大陆工作策划小组”决定恢复因 “千岛湖事件” 而中断的两岸经贸往来。 同日台 “立法院” 通过 《选罢法修正案》。 16日台湾举行乡镇市代表及村里长选举。 17日台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前主任委员许历农批评国民党当权派在执行民进党的政策。 同日台“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透露,台高学历失业率的情形日渐普遍。 18日“台北市”市长黄大洲宣布参选第一届直选 “台北市” 长。 同日台 “立法院” 通过 《全民健保法》。 同日台 “外交部”部长钱复称,台“外交部”应全力以赴推动参与联合国。 19日台 “经济部”通过27件台商投资大陆案。 20日台报报道,国民党中央为庆祝建党百年,将首次组织百名党员访问大陆。 20日台 “大陆委员会”宣称,将台港通航的许可制改为 “原则开放、必要限制”。 23日国民党中央副主席郝柏村抵香港访问,并称 “一国两制” 是 “权宜之计”。 25日国民党中央副主席、台 “行政院” 院长连战在“孙中山纪念月会”上提出台 “行政革新”方案。 同日连战告知吴伯雄,同意其辞去“行政院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不准其辞“内政部”长一职。 26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决定逐步恢复因“千岛湖事件”而中断的两岸文教交流活动。并决定开放台近海渔船雇用大陆船员,首批约4万人。 同日台 “国防部”长孙震称,“反制中共统战阴谋及渗透活动” 是台军当前首要任务。 27日台“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通过1995年总经济目标,订经济增长率为6.2%。 28日台第二届 “国民大会” 临时会议通过 “总统直选” 等 “修宪” 条文。 29日台第二届 “国民大会” 临时会议结束,完成第三次 “修宪”。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公布“一个中国” 政策等12份说帖。 30日李登辉批准台“司法院”院长林洋港辞职,提名施启扬继任。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通过决议,进一步开放两岸金融、民用航空、保险业务往来。 同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海基会在台北开始两岸两会第五次事务性商谈。 31日台 “总统府” 国策顾问赵耀东称,台继续加强对大陆的经援,才能增加台对大陆谈判筹码。 本月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书记长由中央社会工作会总干事林武俊接任; 屏东县前党部委员陈泰一转任中央政策委员会总干事。 本月国民党中央政策研究工作会主任黄主文辞职。 8月3日国民党召开例行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会上,国民党中央副主席郝柏村批评“国大”通过“修宪案”是“一党修宪”“一人修宪”。李登辉反驳这是偏见。 4日大陆海协会秘书长唐树备与台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会谈获重大进展,两岸就渔事纠纷处理和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5日台决定加速开放大陆物品入台。 同日台“经济部”宣布,再开放187项大陆半成品进入台湾。 7日国民党 “新同盟会” 召集 “联谊会”。会中抨击李登辉具有明显的 “台独” 倾向。 8日大陆海协会秘书长唐树备与台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在台湾桃园机场签署发表 《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共同新闻稿》。 9日李登辉接见 “台独”组织 “世台会” 骨干,这是30年来台 “总统” 的破例行动。 14日国民党省市长候选人党内提名投票完成,三位现任省市长宋楚瑜、黄大洲、吴敦义赢得党内提名。 16日台“外交部”长钱复向舆论界表示,“国家主权不是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传统国际法中主权至上的观念有必要修改”。 17日国民党中常会听取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报告“台北会谈”情形,对“大陆委员会”“海基会”“从业同志的表现”,认为 “有助于两岸关系之推展”,决议“应予嘉勉”。会中,还讨论了1996年 “总统、立委、国代” 选举问题。 18日台 “行政院” 院会通过 “大陆委员会” 所拟“83年 (1994年) 大陆工作会议各分组工作要点或具体建议事项分办表”,内容计列115项工作重点,其中64项为 “立即办理”。 同日台 “国民大会” 同意施启扬出任台 “司法院” 院长。 同日林洋港表示 “不管任何阻力都会参选总统”。 19日台“经济部”通过31件台赴大陆投资申请案。 同日台“大陆委员会”通过《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从事经贸相关活动许可办法》。 20日施启扬任台 “司法院” 院长,丁懋时任“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司法院”前院长林洋港被聘为台 “总统府资政”。 同日台原驻“希腊代表”刘达人转任“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主任委员,遗缺由“总统府战略顾问”黄幸强出任。 22日台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明贤表示,为推动对外合作,台将成立“亚洲农村发展基金会”。 24日国民党中常会任命关中为 “考试院铨叙部” 部长,原部长陈桂华辞职。 同日台“国防部”发言人吴奇伟宣布,“汉光11号” 军事实弹演习于9月在台东举行。 同日台 “经济部” 长江丙坤结束南美洲四国访问,返回台湾。 25日台报报道,国民党成立以李元簇为首的“中央审核委员会”,审核国民党籍省市议员党内提名。 26日国民党十四届二中全会在台北市举行。李登辉致开幕词,重点谈两岸关系、民主与极权等问题。会中听取各工作会报告。国民党副主席兼中常委、台“行政院”院长连战提出当前“行政院”的六大重点工作。国民党中央委员、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在报告中提出 “以两岸对等地位作为提升两岸关系的起点”。大会选出31名新的中央常务委员。 27日国民党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以省市长选举为核心的 《1994年政治任务提示案》。 28日国民党中央副主席、台湾当局“副总统”李元簇率团访问巴拿马,参加该国新总统就职典礼。 同日台“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萧万长率经贸团访问南非,并称将以南非为中继站向非洲拓展经贸关系。 29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梁肃戎在主席团会议上抨击李登辉倾向 “台独”。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审议通过《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经贸相关活动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交通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交通事务相关活动许可办法》 及《大陆地区农业专业人士来台从事农业相关活动许可办法》 草案。 同日台 “经济部” 再开放285项产业赴大陆投资。并通过64件对大陆间接投资案。 30日国民党中央组织工作会宣布,该会正研拟办法号召失联党员 “回娘家”。 31日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林志嘉升任中央政策研究工作会主任,遗缺由曾永权担任。 本月台驻“马达加斯加代表处”代表刘祥璞调任驻 “中非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9月1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公务员赴大陆地区从事活动申请作业要点》 草案。 同日台 “行政院”通过 《1985年度中央暨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收支方针》。 2日台第二届“国民大会”投票通过李登辉提名的16人出任 “司法院” 第六届大法官。 7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称,“以大陆为经济腹地”的想法应再审慎考虑。 同日美国务院通知台驻美“代表”,台驻美机构由“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美代表处”更名为“台北驻美经济文化代表处”。 同日台“总统府”与“外交部”宣布,李登辉决定应邀参加广岛亚运会。 8日台 “考试院” 院会通过高考普通科目取消“遗教” “三民主义” 两科考试。 同日台“总统府”副秘书长兼发言人戴瑞明称,李登辉赴广岛是代表台争办2000年亚运,其行程将灵活运用。 9日国民党中央重申,大陆、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中国统一立场不变。 同日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指导小组开会,讨论海基会在香港设分支机构问题。 10日宋美龄抵台探视“孔二小组”,李登辉亲自到机场迎接。 同日台“外交部”宣布,台已于7日上午与柬埔寨签署 《互设代表处协定》。 12日李登辉对台记者团称,“统一须有好条件——在自由民主之下统一”。 13日台 “立法院”院会通过将大陆同胞继承台湾亲人遗产请求权期限改为三年。 14日国民党举行例行中常会,研究该党年底省市长辅选问题。会议还通过了吴泰成接任铨叙部政务次长、李诺一任常务次长,以及李光雄任“考试院考选部” 政务次长等人事案。 15日台新任驻美“代表”鲁肇忠在台宣誓就职。 同日李登辉接见美新闻界人士称,美“不应陷入一个中国政策框框”。 同日全球四大洲42个台商组成的世界台商联合总会在台北成立。 同日国民党中常委、台“总统府资政”林洋港重申参选台下届 “总统” 决心不变。 16日李登辉出席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举办的研究班联谊会,声称国民党执政的目标是为了统一。 同日李登辉称,“广岛事件”(李登辉欲参加广岛亚运会) 重点是让国际间注意到 “中华民国在台湾存在”。 17日朱石炎任台 “司法院” 秘书长。 18日李登辉在高雄称,台湾的文化工作应以社区为推动基点。 19日国民党中央副主席林洋港指出,两岸关系求互利,但 “不必说刺激的话,挑起敌意”。 同日宋美龄乘飞机自台湾返回纽约住所。 20日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会主任黄耀羽称,台“确保生存是当前大陆政策最高原则”。 21日台 “经济部”长江丙坤称,台加入关贸总协定后,将宣布 《与中共互不适用GATT条款》。 22日台加入联合国的提案未被列入联合国代表大会讨论内容,台挤入联合国的图谋再次被打破。 24日台 “行政院”长连战称,台将以 “阿信精神” 再创经济奇迹。 25日国民党中央举行“安成工作研讨会”,李登辉下达动员令,要求“以统合整体力量,达成年底选举政治任务”。 同日李登辉在国民党内部会议上称,“中华民国在台湾”必须贯彻政治民主化、推动务实外交、建立强有力的军事力量等三项任务。 26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通过 《港澳关系条例》 草案。 29日台湾三军在台东知本海滩举行 “汉光11号” 大规模军事演习,李登辉到场检阅。 30日台 “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以参加广岛亚运会为名启程赴日本活动。 同日李登辉在台北“总统府”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总主笔詹金斯和资深记者马杰敏访问时宣称,亚太经合会是他会见江泽民的理想场合,并称“成立中国国协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本月连战在西班牙《外交政策》杂志上载文说,两岸在联合国分享代表权有利于统一。 10月2日国民党主席李登辉在该党省长辅选工作会上为宋楚瑜抬轿。国民党副主席连战在该次会中强调,国民党年底省市长选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同日李登辉南下高雄,为国民党高雄市长候选人吴敦义及国民党籍市议员参选打气。 3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在国民党中央总理纪念月会中强调,“两岸的互信是开创双赢的大道”。 同日台“海基会”与“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管分别表示,两岸高层对话须符合 “对等” 原则。 4日台 “总统府”副秘书长兼发言人戴瑞明称,李登辉认为两岸领导人在国际场合见面对两岸关系可产生良性互动,并对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和缓和两岸紧张情势有所帮助。 同日台 “经济部” 通过18件赴大陆投资案。 5日台“立法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以台湾名称申请加入联合国及所有国际组织的临时提案。 同日台 “外交部” 长钱复在 “立法院外交委员会”报告时称,必须打破“中共代表全中国”的观念。 7日台 “经济部投资审检委员会” 准许31项水产品赴大陆投资。 10日台湾当局举行 “双十节”庆祝活动。李登辉发表“双十节祝词”,宣称“谋求中国统一是台不曾改变的目标”。 同日国民党中央海外工作会举行茶会,欢迎回台参加 “双十” 活动的500多位海外侨胞。 11日由台 “经济部”辅导成立的 “亚太投资公司” 成立,王永庆任董事长。 12日台 “外交部”发言人重申,亚太经合会议是李登辉与江泽民会面的好地方。 同日国民党籍“立委”在“立法院”通过“以中华民国名义” 申请加入联合国案。 同日台“司法院”院长施启扬辞去国民党中央委员之职,遗缺由候补中央委员简金卿递补。 同日国民党中央政策会政党关系工作会副主任洪浚哲调任国民党中央社会工作会副主任。 13日国民党中常委、“台湾省主席”宋楚瑜登记参选台湾省长。 15日李登辉称,台在 “政治发展上已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表“两岸文教交流说帖”。 16日台 “总统府”发言人戴瑞明称 “李登辉的理念是先建设台湾再追求中国统一”。 17日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决议,推动延长 “立委” 任期为四年的工作。 18日台 “行政院”院长连战在“立法院”表示,“中华民国永远不会改变国号”。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表首份委托学者进行的 《未来两岸通航法律问题研究报告》。 同日国民党中央海外工作会主任程建人表示,“九七” 之后,国民党党务组织续留香港。 19日台 “立法院外交委员会”通过提案,今后须以 “台湾” 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 同日台“司法院”召开首次司法改革委员会议,决定以 一年时间推行改革。 20日李登辉称,台 “坚持反共、反台独、统一中国的政策绝没有改变”。 同日台 “立法院” 通过 《选罢法修正案》。 同日台中市议长及15名议员因贿选被判刑。 21日林碧炤任台 “国家安全会议” 副秘书长。 23日台 “行政院”前政务委员丘宏达指出,两岸事务性协商不应谈主权问题。 24日台高层官员重弹李登辉与江泽民会面“现阶段应以国际场合为宜” 滥调。 同日台各界在台中举行台湾光复49周年庆祝会,“台湾省主席” 宋楚瑜主持会议。 同日台“监察院”完成贪渎泄密调查报告,要求议处叶昌桐等20名将校官员。 25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主任委员黄昆辉称,绝不接受两岸党对党谈判。 27日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表示,两岸领导人会面可以多层次,不必拘泥形式。 同日台“行政院”院长连战称,金马与台澎是命运共同体,是台湾安全的屏障,金马不撤军。 28日李登辉称,“台独是自我孤立,不切实际”。 29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 《两岸关系的整体评估报告》。 30日国民党发布说帖,批评民进党有人走私贩毒并主张从 “金、马” 撤军等。 同日李登辉为台 “荣民节” 致书面贺词,宣称“反共反台独立场” 不变。 本月周远大任台海军副总司令。 本月国民党博新育乐公司董事长王述亲调任裕台企业董事长,遗缺由前警政署长庄亨岱出任。 本月国民党港台贸易公司董事长由党营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泰英兼任。 11月1日台“行政院”院长连战称,确保台澎金马安全,必须坚持不允许 “台独” 等三原则。 同日台“总统府”发言人戴瑞明称两岸领导人会谈时机尚未成熟。 2日国民党中央决定,为强化党内组织联系,为每个党小组长订阅 《中央日报》。 3日李登辉称,1997年后,台不会自香港撤退,并有周详准备与因应措施。 4日台 “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 审查通过51件赴大陆投资案。 6日今日起,台各地陆续举行庆祝国民党建党100周年活动。 7日台“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宣布,萧万长代表李登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袖会议。 8日原国民党内派系组织集思会核心人物之一的吴梓宣布正式成立“台湾人民联合党”,并参选台湾省长。 8日台 “国防部” 副部长赵知远对 “立委”说,只要台湾搞 “台独”,中共一定会出兵打过来。 9日第一届台湾省长民选公办政见会开始在台中市举行。 同日台“外交部”长钱复表示,就参与联合国举行公民投票是不负责、误导民众之说。 10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表示,两岸领导人在国际会议场合会面是 “最自然方式”。 11日台 “行政院” 院长连战答 “立委” 质询时表示,两岸领导人尚无会谈条件。 12日李登辉在国民党黄复兴党部座谈会上批评民进党的 “变天论”和新党的 “失败主义”,称只有国民党继续执政,台湾才有前途。 13日台 “经济部” 前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李达海在台北病逝。 15日台 “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章孝严自美返台后马上转机飞大陆探视胞弟章孝慈。 同日台军方承认炮弹误击厦门,并表示愿赔偿。 16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开除自行参选省长的吴梓、蔡正治党籍。 17日章孝严赴桂林为母亲扫墓,并看视母亲生前故居。 18日国民党、民进党、新党共签理性选举承诺书。 20日国民党今日起至23日在台北中央图书馆举办建党百年学术研讨会。 同日新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赵少康发表政见电视讲话,猛烈抨击李登辉搞 “台独”。 21日台 “内政部”决定放宽公务员和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规定。 22日李登辉发表谈话称,新党台湾省长参选人批评指责他搞 “台独”,是 “政治阴谋”。 同日两岸第六次事务性商谈自今日起在南京举行,27日结束。 同日国民党“薪火传递”自檀香山点燃后于今日运抵台北,揭开建党百年党庆活动序幕。 24日国民党举行 一系列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李登辉在会上重申反 “台独”。 同日国民党大老蒋纬国公开支持新党,并表示“新党是国民党的第六代”。次日,蒋纬国还约见新党台湾省长候选人朱高正,表示关切新党发展及省市长选情。 27日李登辉在国民党高雄县党部称宋楚瑜是省长最佳人选。 同日李登辉在高雄誓师大会上称国民党有四大贡献:保卫台澎金马、发展经济、普及教育、贯彻主权在民。 同日国民党在台北市举行 “团结安定大游行”。 28日台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指出,两岸商谈应有更高层次的考虑。 29日李登辉在北投黄大洲政见说明会上鼓动台北市民选黄大洲。 30日新党召集人王建煊说,国民党最高当局指示 “台北市”长的选战策略为 “弃黄保陈”,放弃辅选党籍候选人黄大洲,而将选票集中投给民进党的陈水扁。 12月1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许水德在记者会上说,希望新党回归国民党,以支持国民党赢选。 同日台“行政院”院长黄昆辉在“行政院”院会上宣称两岸协商不成皆因海协会节外生枝。 2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许水德在记者会上说,国民党年底省市长选举“高市很稳、台湾省有信心、北市续努力”。 同日李登辉呼吁台湾人民都应以冷静理智的态度来面对选举结果。 3日台湾省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参选人宋楚瑜、吴敦义分别当台湾省长、“高雄市” 长。 5日台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说,将把推动大陆台办官员去台列为下一年工作重点。 同日李登辉和连战就台内阁改组问题交换意见,考虑尽速进行改组。 同日台 “立法院外交委员会” 再次通过以 “台湾” 名称加入联合国的议案。 6日台“总统府”发言人说,李登辉决定参谋总长刘和谦继续留任。 7日台 “立法院外交委员会” 致函美国参众两院,声称台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部分。 8日台 “考试院”通过“行政中立法”草案,明订执政党不能用行政资源为其服务。 同日台 “行政院”院会通过《省政府组织规程》和台北、高雄两市 《市政府组织规程》。 9日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谢深山说,李登辉反“台独” 立场明确,党内不应误解。 12日台 “国外部”长孙震表示台军有六名将领曾加入帮派组织。 13日国民党中央副主席郝柏村说,台执行务实外交,不等于 “台独” 或 “独台”。 14日李登辉发布台 “行政院” 改组任免令。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称台对大陆政策 “应保守一点”。 15日台 “行政院” 院长连战主持 “新内阁”会议,提出六项施政重点。 同日李登辉接见美国在台协会理事长丁大卫时称,中国须在自由、民主、均富下统一。 16日台新任 “国防部” 长蒋仲苓谈台防务,强调制空、制海、反登陆作战程序不变。 18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许水德说,两岸维持良性互动关系、经贸交流可创造双赢局面。 同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许水德对记者声称,“海峡两岸的竞争领域已从经济转向民主化”。 同日亚太投资公司在台北正式成立,王永庆任董事长,吴惠然任总经理。 19日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发布人事命令,调台中央通讯社副社长蒋震为中央日报社副社长,遗缺由文工会秘书黄敬质接任。 同日吴伯雄出任台 “总统府” 秘书长。 同日台“教育部”次长李建兴表示,台湾史将逐步纳入中小学教材。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新任主任委员萧万长表示,不反对举行两岸高层会谈。 20日首届民选台湾省省长宋楚瑜举行就职典礼。 同日第十届台湾省议会议员宣誓就职,国民党籍省议员刘炳伟、杨文欣分别当选台湾省议会正副议长。 21日李登辉指示 “严正处理” 国民党籍当选台湾省副议长杨文欣违反辅选纪律案。 同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人事案,同意“考试院”秘书长吴容明辞职,遗缺由台湾省议会秘书长伍锦霖担任。 22日台“行政院”通过1995年《国建计划》,经济增长率订为6.7%。 23日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通过省党部开除杨文欣党籍建议案。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通过简化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的相关规定。 同日台“内政部”完成相关法令修正,大幅放宽大陆人民赴台探亲等规定。 24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萧万长表示,支持两岸两会高层政策性对话。 25日国民党“高雄市”长吴敦义及各局处长分别举行就职典礼。 同日国民党籍的台北市议员陈健治、吴碧珠和高雄市议员陈田锚、张瑞德分别当选台北市、高雄市议会正副议长。 27日台报报道,台多所大学的三民主义研究所已纷纷改名。 同日李登辉约见台湾省长宋楚瑜、“台北市”长陈水扁、高雄市长吴敦义,并赠书。 28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开除违纪参选的杨文欣、张瑞德党籍。 同日台 “外交部”长钱复称,“两岸处于分治状况事实上就是两个中国”。 29日台 “行政院”院长连战说,1995年是台湾经济冲刺行动年,“行政院”各部要朝五大方向努力。 同日国民党中央副主席林洋港说,台应停止“统独” 争论。 同日台 “考试院”院会决议,自1995年7月起各种 “国家” 考试一律废除孙中山遗教。 30日国民党中央在台北市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召开年终工作检讨会。李登辉在会上强调国民党要坚持“反共反独”两个基本原则。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许水德强调为因应政党竞争,国民党要重整基层组织。 31日李登辉主持台军事将领晋升授阶仪式。 本月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由中央政策委员会指导委员洪玉钦担任。 本月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书记长张人俊辞职转任台“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副秘书长,遗缺由“总政治作战部” 中将副主任熊德铨接任。 ☚ 1993年 1995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