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03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03年

1903年


2月

由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孙翼中、马君武等主编的《浙江潮》月刊在日本东京创刊。


4月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


5月

《绣像小说》在上海创刊,李伯元主编,其小说《文明小史》在该刊连载。
李伯元发表《活地狱》(《绣像小说》第1期)。
章炳麟在《黄帝魂》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6月

夏曾佑发表《小说原理》(《绣像小说》第3期)。
鲁迅发表译作《斯巴达之魂》(《浙江潮》第5期)。


8月

连梦青的小说《邻女语》在《绣像小说》上连载。


9月

刘鹗的《老残游记》在《绣像小说》上连载。
狄葆贤发表《论文学上的小说之位置》(《新小说》第7期)。


10月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历史小说《痛史》在《新小说》上连载。


12月

《中国白话报》在上海创刊,由林白水主编。

☚ 1902年   1903年 ☛

1903年

1903年

张肇桐的小说《自由结婚》由上海自由社刊行。
金天翮在《江苏》月刊上发表《孽海花》第一、二回。次年写成第六回后由曾朴续写。
孙玉声的《海上繁华梦》由笑林报馆刊行。
上海大同书局刊行邹容的《革命军》,章炳麟的《〈革命军〉序》在上海《苏报》发表。
鲁迅翻译的凡尔纳科幻小说《月界旅行》由日本东京进化社出版。
普希金的《俄国情史》(戢翼翚译)由上海大宣书局出版。
最早的莎士比亚汉译本《海外奇谈》(译者未署名)由上海达文社刊行。
桐城派文学家吴汝纶逝世,终年63岁。

☚ 1903年   1904年 ☛

1903年

1903年

春 台南人汪春源中三甲第120名进士。著有《柳塘诗文集》。


7月

台湾新竹人郑鹏云所著《师友风义录》刊行。另曾编辑《郑氏族谱》《新竹县志》等。

☚ 1902年   1905年 ☛

1903年清·光绪·癸卯


物理学

鲁迅(周树人)发表《说》一文,对1898年刚被居里夫妇发现和一年前刚被测出其原子量为225的新元素镭作了详细介绍。这是第一篇把镭这个元素介绍到国内的文章。


地学

鲁迅用“索子”的笔名发表第一篇介绍中国地质的文章《中国地质略论》。文后并附有中国石炭田(即煤田)分布略图一幅,以及满洲、直隶、山西等省石炭田名称简表。它批判了上帝创世说、地理环境决定论,介绍了中国地质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中国18个省的矿产状况。
北京练兵处首先设立测绘科。后又另设京师陆军测地局,各省也都设立了测量机构。


医学

震旦医学院在上海创立。
京师大学堂设立医学馆。


农学

11月19日,清廷命各省振兴农务,于省城设立农务学堂。


工程技术

1月,晋丰公司开始办理山西的一切矿务。
5月,日本邮船开始在长江行驶。
7月,东清铁路和广州至三水间的铁路通车。
8月,外务部奏正太铁路改用窄轨,并与法订立滇越铁路修筑协定,公布商会、铁路简明章程。
12月12日,商部代侨商张煜南奏准举办潮汕铁路。
是年,中东铁路(满洲里一绥芬河)和南满铁路(哈尔滨一大连、旅顺)通车。
沪宁铁路(上海一南京)开始施工。


1903年


数学

罗素[英]发现集合论中的罗素悖论,出现所谓第三次数学危机。
弗列特荷姆[瑞典]建立线性积分方程的基本理论,是解决数学物理问题的数学工具,并为建立泛函分析作了准备。


物理学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居里夫人与其夫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与贝克勒尔同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卢瑟福[英]从偏转实验中,发现α射线的荷质就其符号和大小都与带2个正电荷的氦原子相一致。
威尔逊[英]用云室实验揭示电子的荷电量。
克鲁克斯、埃尔斯特、盖特尔[德]分别独立发现,当α粒子撞击硫化锌时,所产生的荧光或闪烁现象是不连续的光点。这一发现使计量单个α粒子成为可能。
阿伯拉罕[德]提出运动电子的钢球模型理论,推定电子质量随速度而变的公式,后来同相对论公式存在长期的争论。
汤逊德[爱尔兰]提出气体中电子碰撞的电离理论和气体放电的击穿理论。
长冈半太郎[日]提出围绕核心转动的电子环的土星型原子模型,认为
原子是由电子均匀地绕着质量较大、带正电的粒子组成的。


化学

阿列纽斯因研究电解质溶液电离理论,被授予第三届诺贝尔化学奖。
科斯脱[德]和格留德斯[德]提出电导滴定的基本原理。
齐格蒙第[瑞士]发明观察胶体粒子运动的超显微镜,是直接观察平衡涨落的直观仪器。
威·拉姆赛和索迪证明从镭放射出的气体是氦,从而得出放射化学的位移定律。
比·居里、威·拉姆赛和索迪等人观察到镭盐水溶液有气泡逸出,索迪等证实这是辐射引起水的分解,产生了H2O2。是辐射化学研究的开端。


天文学

齐奥尔科夫斯基[俄]著《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一书出版。这是星际航行学专著,作者提出了火箭发动机的原理,阐述了火箭用于星际航行的可能性。


地学

李希霍芬提出了关于东西地体的构造理论。
沃格特[挪威]提出岩浆的溶液理论。
斯科特[英]探险到达南纬82°17′。


生物学

芬生[丹麦]因利用聚焦光线治病,特别是治疗狼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斯塔林[英]和贝利斯[英]发现一种胃内分泌的肠促胰液肽,并称之为“激素”。


工程技术

拉米尔[法]兄弟发明彩色摄影术。
美国制成第一辆摩托车。
莱特兄弟[美]设计并制造成用自制轻便内燃机作动力的有人驾驶的螺旋桨飞机。机上安装了一台12匹马力、水冷四缸活塞汽油发动机,并于同年12月17日在基蒂霍克试飞成功,飞行距离达852英尺(259.86米)。
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利用火箭推进飞行器探索宇宙》一文,提出将火箭用于航天飞行和火箭构造与质量比的概念。
尤斯特[德]和哈克马[德]创造用钨制作灯丝的廉价方法。
A.佩尔雷特[法]在巴黎建设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K.比尔克兰和艾岱取得在空气中电弧固氮法专利。
博克斯·登巴发明电动凿岩机。
福特[美]建立“福特汽车公司”。
美国在芝加哥的菲克斯街发电站设置了功率约5000kW垂直汽轮机。
英国纽卡斯尔的泰尼电气公司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具有旋转磁场的交流发电机,这就是后来遍布整个世界电力厂的发电机。
阿塞代特实现人造丝的工业制造。
波尔森[丹]发明电弧式无线电话机。
德国成立德律风根无线电讯公司。
塔曼[德]运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理论探讨了冶炼中物质平衡、热平衡及炉内气体运动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对冶炼过程的控制水平。
美国在辛辛那提市建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6层楼房。
7月4日,由美国西海岸直达中国的海底电缆铺设完成。


1903年清·光绪·癸卯


文化

1月29日,湖北留日学生刘成禺、李书城等在日本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自第四期起改名为《汉声》。以后各省留日学生也相继创办《浙江潮》、《江苏》、《新湖南》等刊物,鼓吹国民革命。
3月29日,法传教士创办的震旦学院成立。马相伯任总教习,各科教习由教会委派教士担任。
5月,邹容著《革命军》一书在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作者以火热的激情、犀利的笔调鼓吹民主革命,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政治主张。该书辗转翻印,发行逾百万册。
李宝嘉主编的半月刊《绣像小说》在上海创刊。该刊曾发表刘鹗的 《老残游记》和李宝嘉的《文明小史》。1906年4月停刊。
吴沃尧创作的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在《新小说》上发表。
8月7日,章士钊等人在上海创办《国民日报》,宣称愿作国民之“公仆”。
秋冬之交,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两书在日本东京出版,风行一时。
11月,高天梅在松江创办《党民》期刊,主张把反对外来侵略和笼统排外区别开来。
刘鹗就其所藏5 000余甲骨片中,选取1 058片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字著录书《铁云藏龟》。
12月15日,蔡元培等于上海组织对俄同志会,发刊《俄事警闻》日报。
12月19日,林懈主编的《中国白话报》在上海创刊,以鼓吹爱国救亡为宗旨。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首次将乐歌课列为新学堂课程之一。


政法

4月8日,中国女留学生胡彬夏等在东京成立共爱会。这是中国争取男女平等的第一个爱国妇女团体。
4月27日,沙俄违背《交收东三省条约》,又提7条无理要求作为撤兵先决条件,还要清政府承认俄在山东、蒙古的独占势力范围。江苏等18省爱国人士于上海张园召开拒俄大会,通电全国反对沙俄违约。
6月29日,“苏报案”发生,章炳麟等被捕下狱。《苏报》由日本人创办于1896年,1900年由湖南人陈范承办。1902年5月,聘爱国学社章士钊为主笔,刊章士钊所作《读(革命军)》、章炳麟撰《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大力推荐邹容《革命军》,斥光绪帝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6月下旬,清廷发布谕旨,指责《苏报》“形同叛逆”,令各地严密查拿、随时惩办。两江总督魏光焘立即下令封闭《苏报》,并将邹、章等列为要犯。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派巡捕闯进爱国学社和《苏报》馆,捕走章炳麟等人,邹容于7月1日自动投案入狱。7月15日审讯章、邹,清廷竟作起诉一方控《苏报》,章、邹顽强斗争,租界迫于舆论,未能判决、引渡,次年章、邹被分别判监禁3年和2年,邹容于1905年病死狱中,章氏于1906年刑满出狱。


经济

荣宗敬、荣德生在无锡成立茂新面粉公司。
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制定或重订一系列“奖励实业”的规章办法,颁布商律及路矿、银行章程。


军事

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青山设立革命军事学校。
12月4日,清政府在中央成立以奕劻为大臣的练兵处,在地方成立以督抚为首的“督练公所”,统一领导全国新军训练。


1903年


文化

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马丁纽斯·比昂逊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罗曼·罗兰把在《戏剧评论》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戏剧的论文汇成《人民戏剧》一书出版。这本书与他的《唯心主义的毒害》一书充分反映了罗曼·罗兰的美学纲领。
罗曼·罗兰创作《贝多芬传》。
德国托马斯·曼早期中篇小说《托尼阿·克略格尔》出版。
拉脱维亚作家莱尼斯的诗集《蓝色夜晚的遥远回声》出版。
法国柏格森的主要哲学著作《形而上学导言》一书出版。
英国乔治·爱德华·摩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伦理学原理》一书出版。
奥地利巴依宁格的《性与性格》一书出版。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逝世。
法国著名画家高更逝世。
法国比纳的《智力的实验研究》一书出版,提出了比纳智力测验。
美国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出版,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


政法

1月22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与哥伦比亚代表埃兰签订《海一埃兰条约》。规定美国以1 000万美元的补偿金和9年后每年25万美元租金的代价取得在巴拿马地区为期百年的独占租借权,并享有设防和驻军的权利。3月17日,美国参议院批准该条约;但6月20日,哥伦比亚参议院否决该条约。
6月10日,塞尔维亚爆发军人起义,国王及首相等20余人被杀。后国民议会选举彼得·卡拉乔治维奇为国王。
7月,教皇利奥十三世去世,庇护十世继位。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因警察干扰,迁到伦敦继续进行。大会通过了《火星报》提出的党纲草案,最高纲领规定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为此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大会分裂成两派:布尔什维克派和孟什维克派。
11月3日,美策动巴拿马城部分市民起事,并派军舰协助起事者。次日,成立美国控制的巴拿马共和国,宣布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
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和巴拿马公使比诺·瓦里亚签订《海一比诺·瓦里亚条约》,规定美国永久使用拟议中的运河两岸10英里之内的地带,作为交换,美国保证运河中立,并支付1 000万美元的现款以及年租。
是年,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分裂为保加利亚工人社会民主党(紧密派)和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广泛派)。
英国威廉·兰德尔·克里默获诺贝尔和平奖。
日本幸德秋水组织“平民社”、出版《平民新闻》,次年,该刊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日译本。1905年,日政府勒令《平民新闻》停刊解散。
英日签订第二次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 “保护权”,并规定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即应提供军事援助。


经济

德国与土耳其签订修筑巴格达铁路最后一段的条约,这条铁路经过柏林、拜占庭和巴格达,三地地名均以“B”字开头的“三B铁路”,全长约5 000千米,从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到波斯湾,把柏林和波斯湾连在一起,引起英国的激烈反对。1914年,英德草签格雷一里赫诺夫斯基协定,德国承诺铁路以巴士拉为终点,不再延伸到波斯湾,但因世界大战爆发,未生效。巴格达铁路全线工程是在1934年~1944年由英、法、土三国分段建成的。
俄国外债总额达30亿卢布,每年所付利息即达1.3亿卢布。
美国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不仅控制了美国的钢铁和石油生产,而且还掌握了120家银行、铁路和保险公司等。


军事

2月,美国在古巴的关塔那摩和翁达湾两地建立美国海军基地。
3月15日,英军完全征服尼日利亚北部。
日本定陆军将校现役定限军龄。


其他

12月30日,美国芝加哥伊里库瓦大戏院发生火灾,500多人丧生。
印度本年内发生鼠疫,死者逾200万人。

1903(光绪二十九年)


1月5日

北洋大臣袁世凯公布招商局 《改革章程》 9条,强化对招商局的控制,如 “动支款项一万两以上者,须禀清本大臣核准,方可开支”。“与各国洋商或他国轮船公司订立合同,须先将合同草稿呈请本大臣核准后,方准签字。”(120,523页)


1月9日

由于法商汉口亨达利洋行将财产出售给德商礼和洋行,湖南矿务总局与礼和洋行订立合同,“允将湖南矿务总局与亨达利洋行所立之承销各种矿砂之各合同,移交于德商礼和洋行,照各原合同条款接办,并无更改。”(114,172页)


1月14日

天津海关道发出布告,同意天津英租界再增加3 928亩面积。1924年北洋政府直隶交涉署还予以正式承认。至此天津英租界面积达6 149亩左右,为上海租界以外所有租界之冠。每亩每年仅向中国政府交纳钱粮(租金) 1 500文。此外包括赛马场和马场道两侧的大片土地也为英租界当局所占有。(316,66页; 408,5-6页; 409,325页)


1月27日

总税务司赫德与葡萄牙签订 《分关章程》,决定在澳门设立海关分关(102,152页)。由于葡议会反对,分关未成立。(李永胜: 《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95页)


1月31日

日商大东汽船会社、戴生昌轮船公司、内河招商局签订业务协定,组成运价联盟,垄断沪、苏、杭三角线上的航运。1904年这种垄断逐渐扩大到苏州、镇江间和镇江、清江间航线。在收入分配上,戴生昌得388‰,大东得348‰,内河招商局得264‰。此协定从1903年1月31日起实行,以三年为期。在三家公司的共同垄断下,一些力量较弱的公司,不是被迫停航,就是改航他线。间或有个别新船局试图与之争衡,也立即遭到三公司的共同打击,“或出资将公司盘顶,或故意减价,以使其力不能支,自行闭歇”。(120,234、1330-1333页; 321,258页)


2月4日

中国通商银行在营业时发现一批伪造的钞票。消息传出后,市场人心大乱。次日,全市钱庄拒用通商钞票。持钞者大为恐慌,纷纷向通商要求兑现。伪钞是日本人制造的。通商的业务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334,30-31页)


2月

袁世凯把在八国联军之役中遭破坏、停了工的天津机器局迁移到山东德州,更名为德州机器局,或称北洋机器局新厂。1903年2月开工建筑,1904年9月建成,10月开工,试行制造。生产枪弹、炮弹、火药。1914年,改名为德县兵工厂。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将德县兵工厂部分机器拆运天津。1925年冬,山东督军张宗昌又将大部分机器设备迁转济南,并入山东兵工厂,德县兵工厂停办。(114,457-458页;《一代枭雄袁世凯》,182页; 369,173-174页)


3月30日

1902年8月袁世凯接收天津后,批准成立 “天津济安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此公司最先是由中国商人申请成立,后变成中外合资并主要由外商经营的股份公司。公司在香港注册,资本15万两。是日,公司的芥园水厂建成,并向老城区供水。水源在南运河。1904年,公司日售水量380万加仑。1903年,供水范围扩大到俄、奥、意租界,1915年扩大到日租界,以后又扩大到原德租界。1922年,原来由英租界自来水厂供水的法租界也改由济安公司供水。至此,济安公司供水区域包括了6国租界和中国城区,成为天津最大的供水系统。1936年济安铺设的自来水管道长度达144公里,日供水量达600万加仑。1937年1月,决定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华人股份必须占51%以上,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华人担任) 重新登记并实行改组。(《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55-56、58页)


3月

早在1893年,轮船招商局、太古、怡和已与从事长江航运的小公司——成立于1876年的麦边洋行(Macbain & Co.) 和成立于1890年的鸿安轮船公司(Hung On Steam Navigation Co.) 签订了合约。至此,三公司又分别与麦边、鸿安续订协议,协议以三公司商定的条件为基础,即所有轮船收费必须按照三公司1902年8月规定的价目单。麦边、鸿安不得支持与联营轮船竞争的对手。协议有效期5年。(323,91页)
3月 (二月) 江苏裕宁官钱局(在南京。开办经费15万两)、裕苏官钱局(在苏州)开设。发行银元、制钱等纸币。(107,988、992、1009、1011页)


4月22日—1910年6月22日

上谕: “方今时局艰难,财用匮乏,国与民俱受其病,自非通盘筹划,因时制宜,安望财政日有起色。著派庆亲王奕匡等会同户部认真整顿”。决定于京师设立铸造银钱总厂(105,5013页)。这道上谕也是设立财政处的依据。同年7月17日财政处奏请将此厂建在天津。1905年6月(五月) 开机鼓铸,名曰造币总厂。1910年6月22日度支部拟定的 《造币厂章程》 规定: “各省藩、运、关库所存银两及别项银元,应次第交大清银行转交造币厂代铸,铸成国币后由各省照章行用。”(107,814 -820页)


4月24日

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日本驻天津领事伊集院彦吉签订 《天津日本租界推广条约》,承认此前日本已非法扩占的土地。日租界共占地2 150亩。天津英、法、日、德4国租界经过扩展后,连同俄、意、比、奥租界,天津租界总面积达23 300余亩,即15.6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天津旧城的8倍。(102,155-156页; 316,68-69、70、79页。408,82页说正式划定租界在是年11月4日)


5月13日

天津商务局改组为天津商务公所。(《近代史研究》 1986年第4期,184页; 《一代枭雄袁世凯》,177页)


5月18日

总税务司赫德、邮政总办帛黎与日本签订 《代寄邮件章程》,为日本在华非法设立的邮局取得了合法地位。1910年2月9日,总税务司裴式楷、邮政总办帛黎又与日本签订 《互订代寄邮件章程》,再一次承认北京使馆内之日本邮局、塘沽日本邮政代办处以及大东沟、安东、牛庄、辽阳、奉天府、铁岭、长春等处所开之日本邮政局的合法地位。(102,157-158、638-642页)


5月

日本邮船会社以250万日元收买了英商麦边洋行的船只、码头和其他设备,轻易地展开了长江航线的航运业务。(351,106页; 120,135、154页; 323,92页)


7月9日

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英国银公司签订 《沪宁铁路借款合同》。后者借款325万英镑兴建沪宁铁路。借款以已成之淞沪铁路及沪宁铁路全部产业及各项进款作抵押。由两名中国人和三名英国人(其中一名为总工程师) 组成总管理处管理造路行车事务。在购料方面,银公司得5%的酬劳金。铁路所得余利,以1/5归银公司(102,165-177页)。1905年4月开工,1908年4月全线通车,长311公里。1904年将已成之淞沪铁路并入。(318,16、22页。据143,161页,通车时间是3月28日)


7月14日

中东铁路全线竣工,开始正式通车营业。(李济棠: 《中东铁路》,71页)在铁路临时通车时期,客运和货运运费都收取本地的货币。到中东铁路正式通车时期,所有客运和货运运费一律改收卢布。从此 “卢布羌帖遂通行于路线所经各地,操纵财权,市间不见官币。”(108,634、632页)


7月—1909年11月

1903年7月(闰五月) 四川总督锡良发起成立川汉铁路公司(121,1058页; 313,1993页),修筑自宜昌经万县、重庆以达成都的铁路。1907年2—3月(正月),改名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实收股银2 386万元,其中 “租股”(收租在十担以上者,岁抽3%) 和 “租捐” 占了80%的比重(313,2000页)。1908年以詹天佑为总工程师(121,1056、1057页)。1909年11月在宜昌至秭归间同时开工。直到川路被收归国有,共完成行驶运料列车的线路17公里。(349,62页)


9月7日

谕令设立商部,以载振为尚书。(105,5063页)


10月8日

依据1901年9月 《辛丑和约》 第11款的规定,中美签订 《通商行船续订条约》。在裁厘加税税率问题上,内容与1902年9月5日签订的中英商约基本相同。中英商约第8款第3节规定保留所有常关。中美商约第4款则规定裁撤内地常关,但设有新关之通商处所及沿海沿陆边界之常关不在此例。第2、3、5、12款中都是规定美国在华享有最惠国待遇。这些最惠国待遇,有些是片面的,如第3款关于美国人民身家财产所享之利益、第2款关于领事裁判权。但在第2款中也规定中国驻美领事官员所享 “优例及豁免利益均与别国驻美领事官员一律”; 第5款中规定 “中国人民运货进美境者,所纳之税不得较重于最优待之国之人民所纳者”。在第12款里,美国享有内港行轮的特权,但又规定嗣后无论何时,或中国,或美国,都可将内港行轮章程再行修改,只要 “所拟修改之处果为贸易所必须,且于中国有利”。第2款除规定美国驻华领事官员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对其活动作了较严格的规范。第14款规定教民应遵守中国律例、缴纳捐税,教士不得干预中国官员治理华民之权,这些较以往条约中的规定,有所改善。条约中有两项是中英商约中未曾有的: 中国同意设立专利特许的机关,为美国制发 “创造执照”,中国援照所允保护商标的办法,保护美国书籍、地图等的版权利益。中国将奉天、安东二地自行开埠通商。(102,181-188页; 崔志海: 《试论中美 <通商行船续订条约> 》 载 《近代史研究》 2001年第5期)
10月8日 依据1901年9月 《辛丑和约》 第11款的规定,中日签订 《通商行船续约》。在裁厘加税问题上,日本表示 “按照中国与有约各国共同商定加税之率一律照输无异。所有中国征收出产、销场、出厂以及土药、盐斤等税亦悉照他国与中国商定办法,无稍歧异”。第2款规定允许日本轮船业主在川江水道上 “施设扯上湍濑之件”。中国政府承诺: 如驻扎直隶省之各国兵队暨各国护馆兵队一律撤退后,在北京自开通商场; 将长沙开作通商口岸; 将奉天和大东沟两地自行开埠通商。《续议内港行轮修补章程》 也列为条约附件,其内容与1902年中英商约附件丙相同。在中英商约中规定只有小轮才允许行驶内河,但在中日商约附件第二、第三却以照会形式允许19艘日本行海轮船行驶内港。在中方代表的坚持下,“行海轮船” 四字未写入商约(李永胜: 《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217-219页)。第4款规定: 中国人与日本人 “合股经营,或合办公司”,“按日本公堂解释合同章程”。此成为日后日本假中日合办之名霸占中国工矿业的法律根据。第9款规定日本官员臣民在中国应享 “别国政府官员、臣民、通商、行船、转运、工艺以及财产之一切优例、豁除及利益,无论其现在已允与或将来允与,一体均沾,完全无缺”。虽然也规定中国官员、工商人民在日本者,“日本国政府亦必按照律法章程,极力通融优待”。这种“优待” 与日本在华享有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完全不同的。此外除统一国币外,还有统一中国度量衡的规定。(102,192-197页; 340,182-183页)


10月18日

福州将军兼管船政崇善与法国驻福州领事高乐待签订 《洋员续订合同简明约章》,聘法人柏奥镗为船政局总监工。“凡总监工要雇洋匠及购办料件,须由船政大臣允准画押,方准照行。否则均作废。”(338,291-292页)


10月29日

中法签订 《滇越铁路章程》。清政府答应根据铁路勘测图,陆续拨交足敷铁路应用的地段,同意在干路造成之后,接修支路。铁路轨距为一米窄轨。中国工匠人等的纠纷由中国地方官按律办理。外国人 “执事” 有违法行为则 “按条约办理”。铁路治安由中国地方官维护。“无论出有何事,总不得请派西国兵丁”。中国可在80年将满时,收回铁路。滇越铁路越段(389公里) 于1903年完工。1904年滇段(河口——昆明,469.8公里) 兴工。此段工程远较越段艰巨。峡谷深邃,两岸高峰峻峭,气候恶劣,潮湿炎热,多瘴气。“法人驱华工,冒瘴毒,昕夕操作,鞭挞从事,十死其九,生者尽逃亡”。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一华里,约死二百余人。” 1910年3月滇段完工,4月1日通车。自海防至昆明全线通车。(102,202-209页; 318,16、26页; 313,657页; 121,665页)


10—11月(九月)

直隶总督袁世凯扎委周学熙设立直隶工艺总局,下设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劝工陈列所(原名考工厂。1904年2月开办)、实习工场(1904年9月开办)、教育品制造所(1905年11月开办)、北洋劝业铁工厂(1906年4月开办)。开办经费和常年经费都由银元局余利筹拨。1903—1906年,银元局共向工艺总局及其所属企事业提供经费388 765两。(《直隶工艺总局资料选编》,载 《天津历史资料》,16) 1906年10月7日,天津实习工场在窑湾举行第一次 “劝工展览会”。参展商品均为实习工场所产,分为纺织、刺绣、制燧、烛皂等12科,各按性质归类陈列。展览会展期5天,先后参观的人员约114万。(415,53页)


11月12日

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比利时铁路合股公司签订 《汴洛铁路借款合同》。后者借款2 500万法郎(合100万英镑) 修造开封至洛阳铁路,九扣付款,年息5厘,以铁路作为头等担保。比国公司取得了承办洛阳至西安铁路的优先权。1907年3月31日光绪帝又批准续借1 600万法郎(121,737-738页)。1905年6月汴洛铁路开工,1909年12月完工通车,长183.8公里。(102,209-217页; 318,16、25页)


12月2日

商部奏定 《铁路简明章程》 24条。规定华洋官商均得请办铁路。华商请办铁路,“集股总以华股占多数为主,不得已而附搭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款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这是此后各省请求商办铁路的法律依据。(121,926页)


12月9日

湖南巡抚赵尔巽奏准将阜湘总公司与沅丰总公司合并成立湖南全省矿务总公司,先集股300万两。“所有湖南全省矿产,除矿务总局现在试办之新化铁(锑?) 矿、常宁铅矿、平江金矿外,皆归总公司经理。以后本省、外省、外埠各绅商,有愿承办湖南矿产者,只准指一矿作为总公司之分公司,一切章程,必须遵守总公司所定”(105,5109 -5110页)。刊布了湖南全省矿务总公司章程,规定 “无论本省或外省、外埠各绅商人等皆可入股,但不准参入非本国之人”。“股票不得卖与非本国之人”。“山主除赴总公司商办外,不准私卖私办”。“股本须确系华商,不准暗中参以非本国之人或为出名,有此弊者,查出合同作废”(周石山: 《岳州长沙自主开埠与湖南近代经济》,181-182页)。章程遭到了德、美、日各国公使的反对,日使要挟尤甚。湖南巡抚复照予以驳斥。章程在捍卫湖南矿权方面作出了贡献。至1907年年底,总公司 “共购买矿山至一千数百处之多,成效甚著。外人虽有垂涎之意,亦无从得而染指。从前私售矿山之人,亦转而售于总公司。”(刘泱泱主编: 《湖南通史》,近代卷,549-551页)


12月12日

商部请准侨商张煜南修建潮(州) 汕(头) 铁路。同年公布了 《潮汕铁路公司创办章程》,拟集资200万元(121,930-931、933页)。公司渗入了日本资本,张请准的承办权也让与日本势力联办。1904年4月14日订立由日本人的 “三五公司” 承办的合同。公司一度聘用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因与日人意见不合,很快离开。1904年动工,1907年1月潮汕间完工通车,长39公里。1908年又展筑潮州至意溪码头长3公里的支线。此路大权完全在日人手中,此点遭到广东各界的强烈反对。1909年日本资金被迫退出(121,945页)。1923年12月收回自办(349,64页; 318,14、22页)。这是我国第一条民营铁路。1938年日寇侵入广州后,不久将铁路拆除,改为公路。


12月14日

汉阳铁厂向日本大仓组借洋例银20万两,以汉厂栈有钢轨6 000吨作抵,以一年为期。是为汉阳铁厂借日债之始。(367,128页; 123,36-37页。两书有出入)


12月19日

在桂林厘金总局内成立广西官银钱号,发行银钱票。(郑家度: 《广西近百年货币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75页)


1903年

开设长沙官钱局(1907年7—8月改为湖南官钱局)。发行银两票、银元票、铜元票。1912年4月改组为湖南银行。(107,1009、1011页; 363,210页)
是年 盛宣怀被撤销招商局总办职务。袁世凯委杨世琦为招商局总理。(321,224页)
是年 关内外铁路大虎山至新民段竣工,长69.7公里。至此,山海关至新民段竣工通车,长359.8公里。(318,12页) 由于1898年中俄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有 “此支路(南满铁路) 经过地方,不将铁路利益给与别国人” 的规定,关内外铁路修至新民屯后就不能朝奉天推进了。(329,78、90页) 此约第一款可能更是阻挠关内外铁路向东推进的“根据”,但亚当湾、亚当山脊、皮子窝湾等地名的确切位置不清楚,不敢肯定。
是年 张謇在通州吕四创办了试图改良盐业生产的同仁泰盐业公司。股额15万两。淮南盐业生产一向都是晒灰淋卤,蓄草煎盐。这种生产方法耗草大,成盐慢,产量低,成本高,质量差。同仁泰公司进行了好几种改革生产方法的试验。总括起来,就是以晒代煎,以煤代草,服从于张謇的既发展盐业生产又腾出草荡地开垦的意图。比较成功的是采用了松江的板晒法。这种办法不用草,有利于发展垦殖,成本也比较低。但对于天气的依赖性很大,产量不够稳定,所产盐粒也粗。1932年,同仁泰公司结束。(350,78-86页)
是年 张謇等创办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初创时名通州大达小轮公司),实收资本不足12万两。到1918年开辟了南通至镇江、镇江至清江浦、南通至吕泗等10条航线,拥有小轮20艘。1927年后,发展很不顺利,一再停业清理。抗战开始后,正式结束。(350,64 -65页; 328,436页)
是年 天津引进日本脚踏织布机(铁轮机)。“它是将原来投梭机的织纬机构加装滑车、梭盒和拉绳,变原来双手穿梭为一手拉梭,一手打纬,速度增加一倍,布幅也能加宽至18寸,所织称改良土布。”(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0,917页) 其后天津实习工厂的木工科模仿制造这些机器。设于天津的北洋劝业铁工厂也开始制造。直隶总督袁世凯下令在全省推广。三条石的小铁作坊开始制造织机用的铸件。(《天津史研究》 1985年第3期,59-60页。据142,2卷,412页,“光绪二十七、八年(1901、1902),天津设立实习工厂,购买日本织机……又于各县设工艺局66处,以为传布。” )
是年 上海大隆机器厂正式开业,资本75 000两,主要生产业务是为外轮修配机件。此后逐步转到修配纺织机件。(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编: 《大隆机器厂的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3-4、7页)
是年 1824年成立的荷兰银行在上海和香港设立分行。1913年以前,上海分行是接受庚子赔款中的荷兰份额的银行。该行接受南洋华侨向祖国的汇款业务,曾在上海发行纸币,1920年曾与比利时银团共同承担陇海铁路借款。(332,166-167页; 108,1157-1158页)

1903年

1903年


1月


28日

兴中会会员谢缵泰、李纪堂与原太平天国将领洪全福共谋在广州起义,建“大明顺天国”,事泄失败。


29日

湖北留学生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革命刊物《湖北学生界》(后改名 《汉声》) 。随后,其他省留学生创办的 《浙江潮》《直说》《江苏》等相继出版。


3月


本月

邹容著《革命军》脱稿,5月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


4月


29日

汤尔和、钮永建等留学生500余人在东京举行大会,声讨沙俄侵占东北罪行。会后组成拒俄义勇队(后改称军国民教育会) ,参加者200余人。后上海爱国学社学生100余人也成立了拒俄义勇队。


5月


2日

“拒俄义勇队”改名为“学生军”,由蓝天蔚、黄兴等领导。


11日

东京 “学生军”改组为 “军国民教育会”。


6月


3日

上海 《苏报》开始陆续刊载《中国当道者皆革命》 等宣传革命的文章。


4日

黄兴等受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派遣,启程归国策动革命。


12日

上海爱国学生与中国教育会革命党人发生争执。


29日

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封 《苏报》,轰动一时的 “苏报案”发生。次日,章炳麟等爱国学生被捕。7月1日,邹容愤然到巡捕房投案。


7月


下旬

孙中山自安南(今越南) 河内经西贡、暹罗抵达日本。随即在日本青山创办革命军事学校。


8月


7日

章士钊、张继等在上海创办《国民天天报》。


9月


21日

孙中山撰 《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一文,发表于东京《江苏》杂志第六期,指出外人如胆敢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必将 “出死力以抗”。


本月

孙中山与来访的留学生廖仲恺、何香凝等,畅论革命救国的道理和方法。后孙中山又与日本平民社领导人幸德秋水就实行社会主义问题交换意见。


10月


本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改组《新报》为党报,发表“敬告同乡书”,与保皇党机关报 《中国报》展开论战。


11月


4日

黄兴、张继、吴禄贞、宋教仁、陈天华等在长沙成立 “华兴会”。


12月


上旬

孙中山重返火奴鲁鲁,发表演说,力辟保皇谬论,并成立中华革命军。


15日

蔡元培等组织对俄同志会发行 《俄事警闻》 日刊。


17日

孙中山就所询社会主义问题复函友人,说明他“所主张在于平均地权,此为吾国今日可以切实旅行之事”。

☚ 1902年   1904年 ☛
000022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