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三段:蒲盧。
近世説者以蒲盧為蜾蠃,頗有援引。然若如是説,則‘地道敏樹’將為無用之贅語矣,奈何?大抵學問之道,先要講明乎文義,然後識得義理。今人不此之為,惟新奇是悦,異哉!
第四段章句:取人之則又在修身。
‘修身’,仁身之謂也。‘取人之則’,宜莫如智,而其曰在仁,何也?蓋未有未仁而能智者也,仁包四體,智從這裏出。
第五段:仁、義、禮。
篇内語‘四德’,始詳於此,而不及智,故章句以‘分别事理’補得智字,至哉!智者,義之藏也。以進學之序言,則分别事理為急,故不可以不舉智而包義也。以性中粲然者而言,則各有所宜為重,故固不可以不舉義而包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