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5_339第十六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5_339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按:德者,得其理之稱,即善之謂也。鬼神之德,猶言鬼神之善處也。此猶性之德、情之德、中庸之德也,不可分性情、中庸與德為二也明矣。而侯氏分鬼神與德,以德謂之誠也。鬼神之德之所以盛,蓋以其誠也,則豈可以誠别為一物而為鬼神之德也哉?朱子辨之,以此故也。但小注朱子曰:‘鬼神只是氣之屈伸,其德則天命之實理,所謂誠也。’與或問説少異。沙溪辨疑亦言之矣。○又按:前後六章,以日用人事言費之大小,而此章以鬼神言之於中間,文義不相屬,故讀者多以臆料。或謂鬼神者,天命之所以行,‘其大孝’章,概承上十五章‘父母其順’之語而反覆天命有德之意,天命有德,不過乎造化鬼神而已,故以此章置於中間為之承接云云。然竊謂子思本意斷不如是,愚則以為此章就天道而主隱説,何者?子思既以費隱申明道不可離之義,而費之義則其所發明至於六章之多,獨於隱之義豈無别般提説以明其意乎?第隱是不可見聞之謂,則無可依倣為説,故就天地而因鬼神以明隱之能著見,如上節‘鳶魚’以明道之費也。必以鬼神言之者,隱之實體天道是已;而天道之運,鬼神是已。今夫鬼神,雖是氣也,而大而天地之運、日月之明,小而一塵之微、一息之頃,其所合散,無非至誠。故其體用至微而能顯,其範圍至大而包小,舉其微而顯者觀,則是即道之隱。而費拈其至誠者言,則是即隱之實體。故於是乎特引鬼神之不見、不聞、體物如在,以明其微而顯。末乃以‘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總結之,以明其隱之實體焉,微即隱之謂也,誠即隱之實理也,非獨説隱而已。露出其實體而特揭言之,則此章之不主隱而明其義者,十分無疑矣。○‘誠’之一字,始見於此,為下‘誠明’之張本,然此‘誠’字以在天之實理言,下文‘誠’字以在人之實心言。實理即實心之本然,而實心即實理之體得者也。
視之而(不)〔弗〕見止體物而不可遺。
按:不見、不聞,是指鬼神之無形聲處言,即隱也;體物如在,是指鬼神之無物不在、發見昭著處言,即費也。先言不見不聞,而繼言體物如在,則可見其主隱説,而明其隱而費也。此雖鬼神之隱而費,而觀下文結辭,所謂‘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是)〔此〕夫’云云,則其因鬼神之隱而費,以明道之隱而費者,章章明矣。朱子曰‘不見不聞’,此正指隱處。饒氏曰:‘前章詳於費而不及隱,此章推隱而達於費,以發前章未發之意。’又曰:‘此章即鬼神之費隱以明道之費隱。觀鬼神之體至隱,而其用至費,則道之用所以至費者,豈非有至隱以為之體乎?’觀此數語,則此章之為主隱説以發前章未發之旨,而因鬼神之隱而費以明道之隱而費者,斷無可疑矣。
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按:‘微’字指隱言,‘誠’字指隱之實體言。微之顯,即隱而費之謂;誠之不可揜,即道體自然昭著之謂也。每就鬼神上看,故疑其與上下章不相聯屬。而今以此結語觀之,其為主隱言之者,明白的確矣。且前章首語道之‘費而隱’,而復言費之大小於上下六章,又以此章主隱言之,而置之於費之大小之間,以示隱在費中、一以貫萬之意。又以‘誠’為結辭,以明道之實體,而為下至誠、天道之張本。其血脈相貫,道理昭著者,尤可見其至密。竊料子思之用意,尤嘆良工之獨苦,而體認到此,不覺手舞而足蹈也。
此一章,兼費隱、包大小而言。注。
按:此章雖兼費隱説,其主意則重在隱,而所以明隱而費也。‘包大小’之‘大小’,即‘其大無外,其小無内’之大小,乃費之大小也。蓋‘體物不遺’之物字,已包大小故也。○南塘丈以‘鬼神’之神字看做道之妙用,而曰‘誠為神之體,神為誠之用’。然此鬼神之神即二氣之良能,而其為德微而顯,故因鬼神之微而顯以明德之隱而費而已。不可以此‘神’字直把作道之妙用也。若如此言,則理氣不明,而亦與鬼神本義不相關涉。此章‘神’字既帶‘鬼’字而説,則分明以氣而言,豈直指道而言耶?

☚ 15_338第十五章   15_340第十七章 ☛
000040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