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 節】
‘為德’之德,形而下也,故章句以為‘性情功效’。性情,猶言情狀也。章句‘功用’以下皆言鬼神,功用是鬼神,鬼神是造化,造化之外更别無鬼神,則‘造化之迹’一句,是形容鬼神者,言鬼神是造化,而造化是可見之迹也。
【四 節】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依抑詩本注,以‘鬼神之妙,無物不體,其至於是,有不可測’之意看之,則可以明上文‘如在’之意,可以應下文‘如此’之意。而陳氏以‘不見聞’釋‘不可度’之意,反晦引詩本義也。
【五 節】
此章言鬼神微顯以明道之費隱。蓋理無形而難見,氣有迹而可見,欲令人易知,莫如從其有迹處説去。故言鬼神之德,而結之以‘誠之不可揜’,一章大旨可見於此一句。而‘誠者,真實無妄之謂’也,所以為物之終始,而發見於‘陰陽合散’。故特言於前三章、後三章之間。‘兼費隱,包大小’之章,實為一篇之樞紐,而不但為一章之結辭也。
鬼神微顯上見實理流行,如心之動静上見大本達道也,故結辭曰‘誠之不可揜如此’。而章下注曰:‘不見不聞,隱也;體物如在,則亦費矣。’蓋以理氣混融無間,於此亦可見費隱也。
【章下注】
前三章所言,不出身與家而務自卑邇,故曰‘費之小’也;後三章所言,達乎天下萬世而盡其高遠,故曰‘費之大’也。兼者,所已言也;包者,所不言也。此章言‘不見不聞,體物如在’,則費隱之意已言之,而小大之意包在不言中也。‘九經’章言‘修身’,至於‘懷諸侯’,則小大之意已言之,而費隱之意如此章之‘包小大’也。
前三章、後三章,就人事而言費隱,此一章就天地之功用而言費隱,其義益明。而‘體物不遺’一句中,前三章、後三章之事亦無不該,此所以為‘包小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