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363梁惠王 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363梁惠王 上

【梁惠王

首 章

退溪曰:自利之本而言之,‘利者,義之和’,非有不善,如言‘利、不利’,言‘利用’之類是也;自人之為利而言之,在君子則為心有所為之害,在衆人則為私己貪欲之坑塹,天下之惡皆在於此。利之為言,隨處不同如此。○東巖曰:‘必’字當玩味。夫利生於義,而害義者莫如利。利固君子之所欲,然但以利為利,則循欲忘返,未必得利而害先至;以義為利,則不期利而利自至矣,故不曰‘何可曰利’,而曰‘何必曰利’。蓋曰何必言利而後為利,仁義即所以為利也。下文‘上下交征’,言利之所以為害也;‘未有遺、後’,言仁義之所以為利也。口授。
仁者,心之德,愛之理。
問:‘以愛為仁之用則可,豈可以愛之理為仁之用乎?至於事之宜,則朱子曰“事物當然之理”。然則以當然之理為義之用,可乎?’南溪曰:‘體用之説,其例不一。仁體義用,專以性而論者也;仁體愛用,兼以性而論者也。至於以心之德為體,愛之理為用,是亦有兼專之别。蓋心之德,以仁之全體而言;愛之理,以仁之偏處而言,皆以其理為言者也。義亦然。’○大山曰:仁之一字,專言則包四者,偏言則一事。所謂心之德者,以專言者言;愛之理者,以偏言者言。然愛之理固是心德之一事,而心之德亦非離乎愛之理也。○夫仁者,天地生生之德。而人之所得以為心者,指其所得生生之德。曰愛之理,此乃仁之本相。而即此生生之德,具辭讓、羞惡、是非之理,故合而統言之,則曰心之德。隨其所言之偏全而異其訓。然所謂‘生生之德’,通貫乎二者之中,則偏言之,而未嘗外乎專言;專言之,而亦未嘗離夫偏言也。
義者,心之制,事之宜。
后山曰:‘義’固在中之理,而‘制’字命義就處物而為義,故只言宜之理,而不就事言,無以見心制之所施處。然事雖在外,而所以處其宜則在乎心,固未嘗不在内耳。
‘王亦曰仁義’注‘結上文’。
槐潭曰:上句結下節,下句結上節。又上文所對,重在求利之害,故先説‘何必曰利’。此節則承‘仁義未嘗不利’之意而言,故又先言仁義。
造端託始
問:‘沙溪曰,“義利之辨,學者第一義,故造為一書之端,託於始初也。”雲峯曰:“程子所謂拔本塞源者,所以救當世流弊之極。朱子所謂造端託始者,所以謹夫學者心術之初。”二説未知熟得?’南溪曰:‘義利為學者第一義,故其欲謹之於心術之初者,必用此法。二説未得其本意。’健休按:‘造端’以、學言,‘託始’以書言,蓋謂以義利之辨為學者發端用工之地,而揭之書首,以為開卷第一義也。
‘寡人之於國’章
移其粟
南溪曰:集注曰‘所移者特民間之粟而已’,蓋移之者雖由於惠王,而所移者乃其民之粟,以後世言之,如賣爵、括富民粟之類是也。小注‘自移其粟’之説,失其本旨。
王好戰
東巖曰:因論政而及好戰,因言樂而及好獵,與夫‘肥甘、便嬖’之説,皆是孟子過行法。
五十者可以衣帛
問:‘五十〔者〕可以衣帛,集注曰“未五十者不衣”,内則曰“十年衣不帛襦袴”、二十則始可衣也。此與孟子説不同。’南溪曰:‘内則本通卿士大夫之禮而言,孟子所論,即制民恒産之法,自有不能同者。然孟子之説亦與王制不同,安看其大概如何耳。’
晉國天下莫强’章
壯者以暇日
南溪曰:老弱無非民也,而獨舉壯者,蓋以施教言也。如所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者,亦可見。
齊宣王齊桓晉文’章
釁鍾
尤庵曰:‘古人成器,必以血(途)〔塗〕[1]其釁隙,如釁龜、釁玉是也。’古語曰:‘血者,幽陰之物。釁用血,所以壓變怪、禦妖釁也。猶治亂曰亂也。’
觳觫若無罪
沙溪曰:‘栗谷以“觳觫若”句絶。愚以為,禽獸有何有罪無罪之可言乎,似謂如無罪之人就死也。’或曰:‘似若自謂無罪之意。’按:禽獸之死,固無有罪無罪之可言,但未見其將死而此心未發,則未必思量其罪之有無;若見其觳觫而此心已發,則便覺其無罪而不忍殺,故下文曰‘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集注曰‘牛羊皆無罪’,觀此則所謂無罪正指牛羊而言。栗谷以若字屬上句,則似不若屬下句之為穩。活看可也。
天地之性,人為貴。
健休問:‘性字从心,从生。蓋形既生矣,理具於心而有性之名,故隨其形而異其性,譬如月落萬川,水清則月明,水濁則月晦;雨下千溪,科深則水深,科淺則水淺。夫性一也,而物之生也,其形或横或逆,故其所具之理或僅通一路,或全塞不通。惟人之形,象天象地,外直中虚,故所具之理,純粹渾全,萬善具足。此天地之性,人所以為貴也。’東巖曰:‘然。’
仁民易,愛物難。
問:饒雙峯曰:‘人性靈,所以仁民易;物無知,如何感得他動?所以愛物難。’按:所謂仁民易者,蓋以萬物之中,人為最貴,而人之與人又同類相親,故其愛之也易。豈以人性靈,故謂之仁民易也?所謂愛物難者,蓋以物之與人雖同生于天地之間,而既與人為異類,又不得不有時資而為用,故其愛之也,比乎人則難。所謂難者,非謂全不愛也。今以愛物比於愛人,則愛人易而愛物難云爾。豈以物無知,故謂之愛物難也?南溪曰:‘來喻只説得上一截,若以推廣仁術之義言之,饒氏説恐勝。’○九思堂曰:‘説恐非集注本義。如以羊易牛,何論感動難易?特以民與我同類,故推廣仁術易;物與我異類,故推廣仁術難耳。以上文“惻隱之發,〔則〕於民切而於物緩”者觀之可見。’
心為甚
東巖曰:以權稱物,以度量物,則權與物自是二者,度與物自是二者,以此度彼,猶為難度。至於以心之本體權度,度其心之所發則本非二者,以此度此,尤為易度。故曰心為甚。口授。
終身飽
東巖曰:終身飽,言飽之甚。先輩云此是孟子筆快處。口授。

☚ 12_362東儒孟子解集評 附:四書總論   12_364梁惠王 下 ☛
000031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