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 上篇】
庚戌二月,試官吴載純、徐浩修。
羲淳進,伏誦孟子滕文公上篇自‘滕文公為世子’止‘厥疾不瘳’訖。
試官吴載純曰:方言為善之道,而必言‘若藥不瞑眩’,何歟?
羲淳曰:氣欲所拘蔽,失其本性之善者,如人之有疾病,故復性善之工,必當猛下工夫,如用峻劑而祛沈疾,此所以以‘藥不瞑眩’言之也。
載純曰:‘善國’云者,何謂耶?
羲淳曰:行王道,則是可為善國也。
載純曰:國之大小何關於為善,而以五十里言之耶?
羲淳曰:孟子以湯、文王‘五十里、七十里’為政言行王道,則其興也固不係於地之小大,而惟滕則處戰國以力争强之世,左齊右楚,其勢不得以行王政,故以幅員之狹小言,而猶勉其為善國也。
徐浩修曰:以‘彼丈夫、我丈夫’言之,有若相較者,然聖賢之言亦如是耶?
羲淳曰:希賢希聖,不可以聖人謂不可及而不為,故以彼此對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