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208第三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208第三章

【第三章】

吴因之曰:‘白羽、白雪、白玉,各二字連珠。不必以上白字作稱許看。’退録曰:‘恐當以稱許之辭看為是,然後於義為穩。’竊意:看上文‘白之謂白’,一謂字可見。
退録曰:‘此章只是因告子之説而詰窮其所以為説者,以為開析地爾,非意在羽、雪、玉之質不同發也。然告子既以“生之謂性”言“猶白之謂白”,則並混羽、雪、玉之為質不同,而所以白其白者不容有異矣。夫若指人之生底直以為性,如指物之白底直以為白,則亦當以犬、牛、人之生同,遂謂犬、牛、人之性同,如何可也?孟子所以斷言其不成義處以闢之。只知生動之為性,而不知所以生之是性,可乎?’○竊意:告子以杞柳、湍水等喻性,孟子皆已辨倒,故又説其論性之本意如此。蓋生對死而言,言人之生底即是性,初無善不善之可論,但隨所引而為善不善耳。然生之謂性四個字内,語無破綻,其以為所以生底是性與?抑以為生便是性與?姑無顯案,故反問之曰‘子之所謂“生之謂性”也,只如言“白之謂白”否’,而告子曰‘然’,則果然以為生即是性也。然而又未知其意以為就生中還有等殊否,抑凡有生者皆即生是性耶,故再問之曰:‘羽之白猶雪之白,雪之白猶玉之白與?’而告子又曰‘然’,則是果然以為凡有生者通同,即生是性也。然則人與犬牛無異生,殊無異性矣。夫責犬牛以仁義,其必不能然也無疑。則告子之説至此,其可通乎?凡世言性者,只就平白易見上察識,不待深思費説。而其此物非彼物,及人類之異物類,都可見得矣。即其不同處,犬不可使之牛,牛不可使之人,到底其各率之性,無不可以推論矣。今必舍此不求,而必欲强求其所同處,必不同人道於禽獸不已,此乃告子之失也。及到後世或論理,以為人物本同之説。夫欲其分别此條路者,理説之所由起也,而反以混之,惡在論理本意?或論氣,以為不善所由起之端。夫見其擔勝此道理者,氣説之所由發也,而反以為咎,惡在論氣本意?夫告子之所不明千古貽弊,而只作口説之争,認性不真,道從晦矣。預為辨示者,有孟子焉。倘使及見此紛,則定以為如何否?

☚ 12_207第二章   12_209第四章 ☛
000029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