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8_162泰伯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8_162泰伯篇

【泰伯篇】

夫子稱泰伯之‘至德’,而不及仲雍,何也?當泰伯之讓也,仲雍不從,則事必有所礙也。且‘民無得而稱焉’,則夫子之去泰伯,年世久矣,安知泰伯之志必如是而稱其至德也?
曰:泰伯已知古公之欲傳文王矣。泰伯之讓若有憾,則王季之受亦有憾矣。泰伯仲雍逃,則仲雍已知泰伯之志矣,安有不從之理乎?泰伯當立而逃,而仲雍從之,則宜乎夫子之獨稱泰伯也。泰伯自晦其迹而逃,故‘民無得以稱焉’。而夫子深推得天下之由,則默契於泰伯之所志,故發其潛德之至,而使後人知之歟?
曾子臨終語:‘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此以孝而言乎?以德行而言乎?
曰:先言啓手足則全歸之意,此以孝而言也。後言恐懼戒謹則持敬之意,兼德行而言也歟?
曾子將終,以三事告孟敬子,而曰‘所貴乎道’。聖賢之事有許多道理,而以三者為貴,何耶?
曰:曾子守約,故以莊敬、誠實為貴。非斯三者,則豈做許多道理?是實修身之要而為政之本也。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虚,犯而不校’之説,王氏注:‘上(四)句,知之事。下(一)句,仁之事。[1]輔氏注以理與事分之,何耶?
曰:王氏該集注,而以義理無窮為知之事,以物我無間為仁之事。輔氏謝氏説,而以不知己有餘、人不足為理,以不必得在己、失在人為事,窮理為知之事、行事為仁之事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知而由之,則不可耶?
曰:聖人之於斯民,豈不欲知此理之當然而由哉?以民之知不能知其理之所以然,故難使知之。
關雎之亂’小注云‘卒章’,關雎首章而曰亂,何耶?
曰:謂關雎之卒章。樂已成,故曰亂,何必以首章謂關雎乎?
之有天下,不與焉’之義,可言耶?
曰:富有天下,而其心與匹夫時同,所謂‘富貴不足以累其心’。
夫子稱賢臣之多,而曰才難,何不言德而曰才也?
曰:德者體也,才者用也。蓋治世之君臣用為貴,故言才,而德在其中也。且古語,故仍而言之也。

☚ 08_161述而篇   08_163子罕篇 ☛
000019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