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7.蔬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7.蔬菜 7.蔬菜1950—1954年, 蔬菜实行自由购销, 价格随行就市。淡季菜少,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旺季菜多,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蔬菜生产上下波动, 难以保证市场正常供应。1954年, 陕西在西安市首先设立了四个蔬菜批发市场, 农民运菜进城, 私营菜店、集体伙食单位和个体菜贩在批发市场自由选购, 议价成交, 国家只收5%的管理费。1955年, 农村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蔬菜生产的扶持和管理, 农民种菜积极性提高。西安、宝鸡、铜川等大中城市郊区建立了专业菜田基地。蔬菜购销方式仍主要靠农民和菜贩自由买卖。1955年12月, 西安市蔬菜公司成立, 各地、市国营蔬菜公司也相继成立,蔬菜基地不断发展, 逐步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收购, 统一价格的生产、流通计划管理格局。1957年, 陕西根据中央关于“城市附近和工矿区应该把增加蔬菜等副食品的供应作为城市和工矿区的重要任务来抓” 的指示精神, 在西安等大中城市近郊和附近县划出了部分可耕地作为专业菜田, 生产蔬菜供应大中城市和工矿区职工及居民。1958年, 省上确定将长安县列为西安市蔬菜基地, 富平、耀县列为铜川市的蔬菜基地, 宝鸡县列为宝鸡市的蔬菜基地。结合省内蔬菜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确定将朝邑、华县作为全省胡萝卜、大葱、大白菜生产基地。为确保城市居民吃菜, 蔬菜公司对全省各地专业菜田生产的蔬菜, 实行统购包销。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政府提出“低标准, 瓜菜代” 的口号, 蔬菜面积扩大, 价格上升。1959年, 全国14个城市书记会议后, 对抓菜提出更高要求, 确定 “城市近郊区农业生产要贯彻以菜为纲” 的方针, 全省迅速掀起了抓蔬菜生产的热潮,当年秋菜播种面积达213.3千公顷, 比1958年扩大1.8倍, 总产达340万吨, 比上年增长2倍多。全省在21个县、市开展蔬菜加工腌制, 数量达14080吨。由于狠抓蔬菜生产, 在粮食低标准的情况下, 瓜菜发挥了重要作用。 ☚ 6.水产品 8.中药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