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6. 经济区划的理论依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6. 经济区划的理论依据

6. 经济区划的理论依据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区划的理论依据基本还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理由是: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区划理论是以社会生产地域分工学说为基础的。它承认存在着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过程,认识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影响和形成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 (如资源、水源、土地、气候等)和各个要素(如工、农、商各业,城市居民、水利建设各方面) 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经济区划的客观依据要充分考虑: (1) 生产部门的分工与地域之间分工的有机结合; (2) 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都必须实行生产布局合理和协调; (3) 地区之间的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
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对我国比较适用的经济区划理论依据是“三论”,即“梯度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系统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其指导意义就更重大了。理由是: (1) 梯度理论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来划分不同的地域,阐明了四种基本的梯度: 自然梯度、经济梯度、人口梯度、技术梯度,由东至西呈现规律性的梯度下降趋势,为建立新的区域经济模式提供了依据; (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强调了从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来进行区划; (3) 区域经济系统理论则从整体性 (全国各经济区域的组合)、立体性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互相适合)和网络性 (经济区的横向联合) 的总体综合的角度设计进行区划。

☚ 5. 经济区划的性质   7. 经济区划的原则 ☛
000006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