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城市经济区的概念
5. 城市经济区的概念
建立和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对城市经济区的概念有着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区是一种非严格意义的经济区,它是对综合经济区序列 (即大经济区、省级经济区、省内经济区)的一种补充,最终还要在综合经济区划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
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区是建立在客观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基础上的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网络型的经济联合体。理由是: (1) 它突出了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在经济区的主导地位是客观存在的。(2) 它突出了城市组织经济方面的作用。(3) 它突出了城市经济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的功能。由于国民经济活动要依托城市这个社会再生产的枢纽,使其成为横向经济联合、条块结合、城乡结合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区是以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具有明显地域差异性的生产地域单元,即地域生产综合体。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生产力合理布局考察问题,通过对城市及其周围经济地域的规划,实现生产力地域空间结构的最优化和经济高效化。并主张城市经济区应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区界。
第四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区是适应商品经济横向联系的要求,依托中心城市而形成的一种“平面交织、辐射联系”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管理形式,即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理由是: (1)城市经济区要一改以纵向为主的管理体制为横向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城乡结合、条块结合的经济网络; (2)城市经济区的实质在于实现区域经济网络化,它不应该有明确的稳定的区界,只要有一个大致的“区位”就可以了。
☚ 4. 城市经济的特征 6. 什么是城市经济结构 ☛